经典力作《秋的银杏》,目前爆火中!主要人物有银无忧龙秋易,由作者“知中行”独家倾力创作,故事简介如下:她,本是远古神界银杏族的圣女——银无忧,小名银十三,因为前边有十二个哥哥,又是唯一的圣女,自小就在男孩子堆里长大 她与九重天的龙族二皇子龙秋易青梅竹马,却意外遇见了大皇子龙昭华,一场误会造成了三人的被贬,元神下到凡间历劫,直到他们三人轮回了十九世才返回仙界,共同抵挡妖魔两族的进犯 银无忧在凡间的第十九世,云锦国敏都丞相之女,文杏,自出生便被乳母抱到城郊别院抚养,只因八字与父亲相克,祖母便以此为由不准养在府中性格开朗活泼,古灵精怪,混迹于市井,男儿装打扮下倒是在江湖中混了个清玉小魔王的称号 龙秋易的第十九世,云锦国战神毓王赵城,自幼体弱,送往护国寺禅修,到十五岁先皇赵嘉恒崩逝被召回宫,太子赵辰继位,册封三皇子赵城为毓王,封地燕州,驻守边疆 性格寡淡清冷,拒人千里之外,妖孽般的容颜,更是衬托得王爷遗世独立,是云锦国闺阁话题之王,万千少女的梦中情人 一个是享誉敏都的谪仙王爷,一个是臭名远播、无德无才的刁蛮小姐,如此不同的两人,却是自出生起便注定要纠缠一世
第6章 面见太后
“各位小姐请到仁和宫偏殿歇息,稍后太后会召见。”管事嬷嬷说完便离开了,留下一众千金四处张望。
这仁和宫是太后寝殿,果然是宫内最为辉煌的一处,怕是不比皇帝所居差一分,云锦国的皇后都出自宇文家,太后在这后宫之中也是无人能及,万事要多小心。
文杏不似其他千金三三两两的扎堆聊天张望,独自一人坐在窗边喝着茶水,倒是一副闲情逸致的样子,想着该如何应付宫中的勾心斗角。
进宫来的太突然,也没准备防身的东西,怕是即便戴上了也会在宫门外被扣下,现如今只能掩藏锋芒、装傻充愣,继续做那个无德无才的文家长女。
“太后宣各位小姐觐见,请随老奴这边来。”
一众千金立马调整自己的仪态,噤声排队紧随嬷嬷去往主殿。
文杏紧随其后,尽量让自己不被人注意。
“参见太后,给太后请安。”一众小姐屈身请安。
“起身吧。”
“谢太后。”
“哀家久居宫中,近来琳琅入宫陪伴,怕她一人过于孤单,你们年轻人在一起更热闹些,且在宫中多住几日,陪陪皇后。”
太后几句话,众人便知晓太后身侧的女子便是未来的皇后宇文琳琅,皆再次行礼,向准皇后请安。还未行大婚之礼,太后便以皇后两字称呼,众千金心下了然,这是宣布了琳琅才是这未来的后宫之主,以后谁敢僭越,怕是太后眼里不会容下那粒沙。
只是这准皇后唯唯诺诺的样子,没有丝毫的大气威严,不过是太后控制后宫的一枚棋子罢了。
“丞相长女文杏是哪个?”太后问道。
“臣女便是文杏,给太后请安。”文杏听到自己的名字便从最后位走到近前,屈身行礼。
“模样倒是生的不错,哀家听说你自幼失母,养在文家别院,也是个可怜之人,这几日就跟着陈嬷嬷好好学皇家礼仪吧,成为毓王妃后不能失了皇家的体面。”
文杏故意表现得紧张万分,说话结巴,不知该如何回答,便索性跪下磕了个头,谢了太后恩典。
众人皆笑其粗鄙,不懂宫廷礼仪,窃窃私语嘲笑她。
太后见这文家长女果然没见过世面,想来自幼锁在别院,也失了教养,如市井民妇般出洋相。
可惜了这般出尘的模样,还以为会是个玲珑剔透、腹有诗书的妙人,不过赐给毓王倒也放心,不怕日后成了赵城的助力,遂作罢,不再刁难。
文杏退到最后,各家千金依次上前请安介绍自己。
看着这些名门小姐知书达理、举止优雅,极力讨好太后娘娘,更显得她格格不入、无德无才。
“哀家也乏了,跪安吧。”
众人退出主殿,依次回到偏殿休息,名义上是要各家臣女进宫陪伴太后和宇文琳琅,实则是为皇家挑选妃子。
小姐们心知肚明,此番都是有备而来,自然是使尽浑身解数,也要入宫争一争荣宠。
明日便会有人安排诗书礼乐各种考核,今日便都早早歇下养精蓄锐。
文杏第一次进宫,本就要装出一副废柴样,索性也不顾那么多禁忌,天一黑便悄悄溜出偏殿,以她的轻功躲过大内守卫毫不费力,便开始在这皇城肆无忌惮的飞檐走壁。
亥时,毓王赵城刚从家宴上退出,此刻正走在出皇城的路上,虽有点微醺,感官依旧清明,“想不到宫内还有人敢夜半于殿宇之上飞行,这大内侍卫竟毫无察觉,真是有意思。”
今日入宫面圣,赵城表现得卑微无能会显得虚假,表现得锋芒毕露又会招惹是非,唯有让朝中之人觉得深不可测方能保一时安稳。
下朝后的家宴上,皇帝赵辰看似嘘寒问暖、关心皇弟,实则是在探明赵城的底细,太后并不喜毓王,寒暄几句,便回宫就寝了。
由于宇文太后当年善妒,宫内皇子不是胎死腹中,便是幼年夭折,皇室赵家子嗣单薄,正统皇子除了赵辰,也只存活下三皇子赵城一人。
几位公主也都早早出嫁或是订下婚约。一顿饭局下来,并无寻常人家的热闹,甚是清冷,各怀心思。
这是赵城第二次见到自己的皇兄,先前只在先皇大殓时并肩而立过,此番再见,已是君臣,更多的是防备与试探。
想到自己母妃困于这深宫十多年,临终前也未能见到自己一面,心中便是愤然,此次回京定要查清当年母妃在宫中的情况。
看着没入夜色的黑影,想着周围还有皇帝眼线,还是不要多管闲事的好,赵城便继续前行朝皇城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