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节《皇帝是个冒牌货》在哪里看?

小说:皇帝是个冒牌货 类型:军事历史 作者:青云在眼前 角色:林木史可法 简介:穿越明末山贼四寨主,一次打劫中发现,四寨主居然与逃亡途中的福王朱由菘极其相像,此时正值崇祯十七年初,北京被大顺军包围,崇祯帝即将走向歪脖树,于是,一场李代桃僵的戏码上演了,试看冒牌的弘光帝如何整合南明资源、击败满清、再现汉民族的辉煌! 书评专区 这锅我不背:好看脑洞喜人有意思推荐 代练帝国:惨惨惨,作者有关系,提前知道...

第7章 秦淮河大劫案(四)


林水根和瘸狼、杨树林、刘老疤、王四带着一半兄弟留守都梁寨,李大刚、肖叔林和林木带着周秃子、郑老狠、冯宽、三驴子四个头目,以及另一半兄弟南下。

此时,肖叔林正在一楼主持局面,二楼的仆妇丫鬟随从们,也都被赶到了一楼。

李操去了。

周秃子来到李大刚面前,再次重申想抓女人玩玩。现在还在城里,危险还没解除,这混蛋玩意就起了色心,李大刚当即踢了他一脚,骂道,“你他娘的给老子滚回去,先办正经事!”

林木看着拿着簪子戒备的李香君和葛嫩,笑道,“把簪子插回头上吧,真要欺负你们,簪子有个屁用。”

说完,他回身拿起几块糕点吃了起来。

林木的言行让一众女人暂时放下了心,她们都担心被土匪们**,李香君对林木点点头,表示感谢。

方以智见这匪首还讲道理,便道,“四寨主,这可是在陪京,难道你们不怕被官军包围?依在下看,你们的此次行动非常不智。”

林木一边吃糕点,一边道,“这大明天下,大半个国家灾荒惨重,大户兼并土地、剥削小民、经营商业,只知锦衣玉食、竞相奢侈。

无处不有叛乱,官兵到处剿匪,可是按下葫芦起了瓢,贼越剿越多了,那些起义军为什么造反?不就是因为没有饭吃吗?

你们这些官绅名流,句句仁义道德,但家里的粮食都发霉了,也不见拿出一粒米周济灾民。

北京城的皇帝都要吃素,衣服都是打着补丁的,再看看你们这些吃食,一顿饭要多少银两?而那些保卫你们的将士,在作战的时候都是饿着肚子的。

大明内有民乱,外有满清鞑子入寇劫掠,你们这些官绅地主只知享受权利,却不承担任何义务,等有一天成了亡国奴,就知道此时自己耽于享乐是多么不智了。”

土匪绑票杀人,在座的官绅名流和才子佳人固然害怕,但心里依然是瞧不起他们的,看看他们的吃相,在这些雅致斯文人眼里,他们是那么的 粗鲁野蛮。

方以智和土匪周旋,只不过为了脱身,没想到自己说对方举动不智,却惹回来一顿教训,而且这教训是站在道义的高点上指责,令他哑口无言,其余人想不到一个土匪居然能说出这样一番话,也均震惊不已。

这两个多月,在都梁寨土匪眼中,四寨主已然是文武双全的人设,土匪们见四寨主一番话,说的众人目瞪口呆,心里顿感痛快。

林木的话从始至终没有鄙夷不屑,也没有什么壮怀激烈,语气一直很平静,事实上这很值得琢磨。

方以智旁边的李香君接口道,“固然你说的不错,但身为男子汉大丈夫,在这国难当头,你又做了什么?无非就是打家劫舍、杀人越货!”

林木听了哈哈大笑,道,“确实,就是因为我们都没有承担起自己的义务和责任,这个国家才变成这幅样子,你这女子胆量倒大,请问芳名?”

李香君瞧了瞧林木,报出了自己的姓名。

林木听了大惊,李香君,这不是血溅桃花扇的主人嘛?林语堂曾经为李香君题诗,说她气义照耀千古,羞杀须眉汉子。

林木细细打量,然后对她点点头,眼中不由地流露出赞叹神色,然后又询问方以智姓名,方以智如实说了,林木忍不住瞪大了眼睛,想不到今天又遇到一个名人。

后世对方以智的评价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方以智祖父方大镇,曾任万历朝大理寺左少卿,父亲方孔炤,万历四十四年进士,曾任崇祯朝湖广巡抚,通医学、地理、军事。

方以智在很多方面成就非凡,但最值得称道的是,在嗜好空言大论的东林党和复社里边,方以智文武双全,在南明时期,为国家作过很多贡献。

林木对方以智点点头,表示赞赏,在刚才那种情况下他敢出来为李香君解围,是需要很大勇气的。

然后他又看向依然捏着簪子的葛嫩,询问姓名。

葛嫩,字蕊芳,早年为将门之后,其父因抗清殉国,家破人亡,葛嫩之后沦落秦淮。后来,孙临为葛嫩赎身,娶为侧室。

清初孙临参加抗清活动,唐王时任监军副使,一日过太湖,孙临因事登岸,将葛嫩留在舟中,忽有清兵至,舟上明军力战死,清兵见葛嫩貌美,欲逞**,葛嫩咬舌自尽,鲜血喷向清军,跳湖殉难而死。

林木从政后,看了很多历史传记,对明末的历史和人物是较为熟悉的,明末的男人有出息的少,倒是女子慷慨从容,在关键时候不畏死难,让人不由地不佩服。

他看着李香君和葛嫩,又看看所有的女子,对她们恳切道,“大家放心吧,我们此来只为钱财,绝不会骚扰欺负你们。”

李香君和葛嫩看到了林木眼中的善意,终于将簪子插回到头上。

林木放下糕点,对方以智笑道,“烦劳方公子给我介绍一下在座的诸位。”

与匪首保持一种亲密和善的关系,有利于己方诸人的人身安全,但是泄露众人的身份,是不是不太合适?

方以智沉吟间,林木道,“认识一下诸位,是为了更好地制定赎金标准,你们的丫鬟随从都在楼下,身份是瞒不住的,我劝诸位老实配合,只要届时你们家人如数交纳赎金,我们必然保证你们的安全。”

既然是人家案板上的肉,方以智便点点头,给林木一一介绍。

吴梅村、钱谦益、冯梦龙、陈贞慧、冒辟疆、柳如是、董小宛,这些名字对于都梁寨的其他人当然都是陌生的,但对于后世穿越而来的林木,则都是名人,响当当的名人。

秦淮八艳中的三位殊色秀容,花明雪艳就不用说了,冒辟疆的名气很大,但最让林木感慨是遇到了钱谦益。

普通人看古人的视角很狭隘,比如钱谦益和史可法,人人都说前者是汉奸,后者是民族英雄。

文体局副局长虽然算不上什么政治人物,但林木为了向上攀爬,是精心研究过政治人物的,所以比普通人的视角广阔一些。

钱谦益因为水太凉一事遭人耻笑,后又投降满清,但世人不知道的是,钱谦益只做了一年多满清的官就辞职回乡,在之后的年月里,他不顾个人安危,暗中资助、策划了很多复明抗清的活动。

顺治七年起,钱谦益不顾年迈体弱,多次亲赴金华策反总兵马进宝反清。顺治九年,李定国克复桂林,钱谦益日夜结党,运筹部勒。

顺治十一年,郑成功、张名振北伐,钱谦益与柳如是积极响应,尽囊以资之。失败后,钱并未灰心,仍先后与反清复明志士魏耕、归庄、鹤足道人等秘密策划,以接应郑成功再度北伐。

乾隆四十一年十二月,乾隆帝亲诏钱谦益列传《贰臣传》乙编,以示与洪承畴之别。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

反观史可法,作为政治家,他在策立新君上犯了致命的错误,导致南明党争激烈,武将窃取“定策”之功,自己大权旁落。

作为军事家,他以堂堂督师阁部的身份经营江北将近一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却一筹莫展,毫无作为。清军主力南下,史可法所节制的将领绝大多数倒戈投降,变成清军征服南明的劲旅。

以扬州战役而言,史可法也没有组织起有效的抵抗,不到一天扬州即告失守,对比江阴,阎应元、陈明遇以区区典史身份,率领城中百姓奋勇抗清八十三天,给清兵造成损失七万多人,相去何止千丈!

钱谦益不须为南明朝廷的覆亡承担什么责任,因为他从未站到过高位,但是,当历史把史可法推向汉民族命运攸关的决策者地位的时候,事实证明,他的见识和才具实在平凡得很。

史可法的一生只有两点值得肯定:一是他居官廉洁勤慎,二是在最后关头宁死不屈。

钱谦益在道德上有污点,是人们眼中通俗意义上的小人,史可法则是君子,但是,官高任重、身系社稷安危,史可法在军国重务上决策几乎全部错误,对于弘光朝廷的土崩瓦解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认识了众人,林木没有过多攀谈,知道身份即可,聊的太多或许不好意思勒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