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节《皇帝是个冒牌货》在哪里看?

小说:皇帝是个冒牌货 类型:军事历史 作者:青云在眼前 角色:林木史可法 简介:穿越明末山贼四寨主,一次打劫中发现,四寨主居然与逃亡途中的福王朱由菘极其相像,此时正值崇祯十七年初,北京被大顺军包围,崇祯帝即将走向歪脖树,于是,一场李代桃僵的戏码上演了,试看冒牌的弘光帝如何整合南明资源、击败满清、再现汉民族的辉煌! 书评专区 这锅我不背:好看脑洞喜人有意思推荐 代练帝国:惨惨惨,作者有关系,提前知道...

第4章 秦淮河大劫案(一)


崇祯十七年二月上旬,冰冻了三个月之久的秦淮河解冻了,南京城的官绅豪商、才子佳人们欢呼起来,整个冬季,虽然秦淮河两岸的青楼里樽酒不空、宴歌弦管不停,但见不到画舫凌波、桨声灯影,人们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这天,莫愁湖畔的清晏楼里,李十娘正与好友李香君、葛嫩一起饮茶谈心,侍女进来,呈上一封信,李十娘看看信封,对二女笑道,“是虞山先生的信,应该谈的是今年花榜的事情。”

李香君听了蹙眉,道,“姐姐,何必沾染此等事?”

葛嫩饮了口茶,不语,李十娘对二人笑笑,粗略看了信笺,道,“果然,”然后又对李香君道,“妹妹,人在这脂粉江湖中,岂能置身事外?”

李香君听了,轻叹一声,不再说话。

虞山先生便是东林党领袖、曾官至礼部侍郎的钱谦益,所谓花榜便是秦淮河名妓排行榜。

自从武宗正德皇帝南下江南后,秦淮河花榜便流行起来,隆庆四年,诗人曹大章评出“金陵十二钗”。

之后,戏曲家潘之恒曾评“华林七桂”,又作《金陵妓品》品评乐妓,以“品、韵、才、色”为标准列三十二人。

崇祯十四年底,继苏州虎丘大会后,复社重要成员郑元勋、李雯、龚鼎孳、邓汉仪等名流又在南京集会,会后闲谈间,众人推选出秦淮八艳的人选。

花榜排名年年有,甚至每年都有多个版本,但这一次并非正式举办的花榜排名,赢得了所有人一致认同,自此,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柳如是、陈圆圆、马湘兰名扬天下。

李十娘与葛嫩都是金陵名妓,在其他榜单上均榜上有名,只是不在秦淮八艳排名中,所以名气比李香君小了一些,但作为当事人,已经有了爱人的李香君,对自己被列与秦淮八艳名单中,比较反对。

葛嫩笑道,“也许我有了意中人后,才能理解香君姐的心思,此时还不行。”

南京城青楼无数,秦淮河畔的名楼也数不清,但以来宾、清江、石城、鹤鸣、醉仙、集贤、讴歌、轻烟、淡粉、梅妍、翠柳等花月春风十四楼最为有名,这些名楼蓄养歌伎,以待四方来宾。

名楼之所以为名楼,是因为他们的歌姬个个都赏心悦目、色艺兼备、能歌善舞、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此时的青楼选美,参加赛会的歌妓多是曲中名妓,在某个艺术领域有深厚的造诣,大家一起比试技艺,众艳荟萃、精彩纷呈。

**们“一经品题,声价十倍”,好像读书人中了状元,其不得列于榜首者,辄引以为憾事。

活动的评委通常由文人名士和富商担任。文人名士看重的是他们评花鉴色的眼力,而富商则是赞助方。

作为头牌中的头牌,李香君虽然已经厌恶被人排榜,但却有无数女子期待通过青楼选美的花榜一举成名。

二月初十傍晚,华灯初上,在钱谦益等人的倡议下,今年花榜筹备活动在秦淮河最大的画舫“金陵”号上举行。

“金陵”号飞檐翘角,玲珑精致的亭楼宛如一座移动的三层楼房,弧线优美、高高翘起的船尾上,彩画浮雕层层错落有致,在夕阳余晖中、在两岸璀璨的灯火映照下,画舫带着富贵、华丽的气质,从东关门顺流而下。

虽然大明北方水深火热,流贼肆虐、鞑虏纵横,百姓苦不堪言,但江南依旧笙歌燕舞,在达官贵人、名流富商眼中,再没有比评花榜更重要的事情了。

秦淮河评花榜,需要选择花场、立章程、开代表会,整个过程有一套完整的规则和程序,所以需要提前几个月发起筹备活动,而且从筹备到举办,这种乐事每一个过程就是极具吸引力的。

虽然李香君反感,但还是参与了此次筹备活动,因为她收到了来自诗人吴梅村的信笺邀请,除了钱谦益、冯梦龙和吴梅村外,著名的复社四公子中的陈贞慧、方以智、冒辟疆三人——除了她的爱人侯方域外——也都参加了。

李香君虽然反感花榜排名,但是此次活动还是一次诗文酬唱的盛会,音律诗词无一不通的她,无法拒绝其吸引力。

倒是李十娘,偏偏在前一天都感染了风寒,没有参加。

“红闺紫塞昼飞霜,顾影羞窥白玉塘。

近日心情惟短笛,当年花絮已空箱。

梦残舞榭还歌榭,泪落岐王与薛王。

回首三春攀折苦,错教根植善和坊。”

三十三岁的冒襄儒雅而帅气,朗诵完自己刚做的诗文后,对与会众

人拱手笑道,“拙作不堪,还请诸位大家指教。”说完坐下,他的妾室董小宛替他斟茶,情意绵绵看着他。

冒襄,字辟疆,出自如皋冒氏,是忽必烈第九个儿子镇南王脱欢的后代。他14岁就刊刻诗集《香俪园偶存》,被董其昌比作初唐的王勃。

但才华横溢的冒襄在1627年-1642年间,六次在南京乡试,六次落第,仅两次中副榜,连举人也未捞到。

明代自万历以来江河日下,特别是太监弄权、朝纲倾颓,已达登峰造极,面对这种危亡局势,自感怀才不遇的冒襄,与张明弼结盟,参加复社。

崇祯十五年十二月,十九岁的南曲名妓、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从良,冒辟疆将她安顿在“水绘园艳月楼”内,辟为“别室”,去年四月正式立为“如夫人”。

“好!近日心情惟短笛,当年花絮已空箱!意象绵密,辟疆此诗实属上佳!”待冒辟疆坐下,对面的冯梦龙捋捋胡须,率先喝彩道。

虽然“江左三大家”是后来评选的,但此时龚鼎孳与吴梅村、钱谦益都已经是著名诗人了,是人人钦仰的文坛盟主,而冯梦龙在文坛的地位比江左三大家只高不低。

冯梦龙赞叹后,一旁的钱谦益捋着山羊须,亦颔首称赞冒辟疆此诗文字练达、意境深远,余人均发表意见品评,气氛热烈。

崇祯末年,虽然国事糜烂,但在南京城,在文人歌姬的交往、品评及各种唱酬活动中,秦淮风月进入了鼎盛时期。

“金陵”号画舫分为三层,最下一层主要是操船的艄公和服侍的下人忙碌的场所,中间一层除了供贵宾们休息的高档卧房外,还有供戏班演奏的舞台,最上一层则是宴饮欢聚的宴会厅。

初春的天气,虽然秦淮河解冻,但天气依然是较为寒冷的,此时三层的豪华宴会厅内生着炭盆,雕栏画槛、绮窗丝障,四十多人分成内外两圈团座,中间的桌子上,摆着的尽是珍馐美味,器物精洁异常。

暖烘烘的宴会厅一角,是董小宛亲自布置的隔纱燃香,玉帏四垂、两三枝红烛旁,在几只宣德炉内燃沉香,供人静参鼻观,就好似进入了蕊珠众香深处,极有格调。

评罢冒襄的诗,作为今天活动的召集人,钱谦益一捋胡须,向斜对面的吴梅村笑道,“骏公兄快快吟诵一下佳作,鄙人今天是洗了耳朵来的。”

大家和着他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