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回到童年改写人生 类型:都市小说 作者:潇飒 角色:张弛潇飒 简介:【系统脑洞+重生】而立之年的懦弱废柴男张弛,勤勤恳恳为公司卖力多年,不料年终会却被辞,情绪异常低落回想自己从小到大遭遇的种种不堪与屈辱,他无数次想要重新活过回家路上巧遇无字天书,终帮他圆了此梦 他像是坐上了时光机,穿越回了九十年代他是天才学霸,也是致富能手看他在天书的助力下,如何凭借智慧、努力与信念巧妙化解种种难题,一步步改...
第9章 生意做大
“喂?H市丝绸印染厂吗?”
“对的对的,请问您是哪里?”
“我要批发一百条丝巾,10元一条那种,货到付款,请把货发给希川县大阳镇张家村张力。麻烦尽快发货!”人小鬼大的张弛知道取货时要身份证,就用了老爸的名字。
“没问题,没问题!”对方操着一口南方口音回道。
1993年8月中旬,批发的丝巾到货,张弛蹬着三轮车到镇上取货,冷饮的生意就全权交给了街坊的那几个兄弟儿,张弛则独自到镇上摆摊卖丝巾。
起初,他以为这酷暑难耐的时节儿,丝巾这东西不好卖,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到市场上试试水。
没想到出摊第一天,摊位就被妇女们围了个密不透风,一边挑一边说:
“看这丝巾摸着多舒服,又柔软又光滑,比那粗不呲啦厚墩墩的线围巾强多了。”
“那是,这颜色也好看。”
“哎,你们看这几款上面还有刺绣的花呢,多精致啊!”
经过一番挑选,一个个都把挑选好的丝巾紧紧地握在手里,生怕中意的样式再被谁挑了去。
“我要这两条,给我包一下。”
“我要三条,多少钱?”
“我也要,先给我结账吧。”
……
“先给大家说清楚价格啊,20一条,不还价,挑好的在这儿排队付钱。”张弛站在凳子上大声喊道。
报了价格之后,人群里也没有一个人退去。是啊,现在生活好了,买东西自由了,20元虽然抵得上两件衣服的钱了,但人们也都毫不在乎。
另外,可见人们对潮流和时尚的需求,以前穿着上没什么可挑选的余地,什么军装、火车头帽,粗旧毛线围巾,人们早都不爱穿戴了。这丝巾是市场上的独一份儿,被疯狂抢购也是可以预见的。
出摊第一天成绩不错,俩小时卖出了40条,到手800元。这还是夏天大中午的时候,他想如果是一大早来卖,一定卖的更好。
第二天,张弛吃过早饭,叫上邻居小胖一起来到镇上,不忙时,小胖就在一旁卖冷饮,人多的时候就过来帮忙。
这次还不到中午11点半,剩下的货都快被抢光了,张弛这才意识到进货量太少,他眼疾手快地从摊位上撤下了几条当样品展示。
再有想买的,就参考样品登记预订,一下午的预订量就多达100多条。
看着这么高的预订量,张弛知道这块儿市场才刚刚打开,还远远没有饱和。
张弛迅速跑到镇上邮局打电话,这次果断进货300条,他和厂家商议以后每周按照这个量定期发货,如有变更会提前电话告知,厂家为保障长期合作,给予了九折优惠。
盈利越来越多,张弛越发干劲十足。周五,300条货刚到,他就地支起了摊位,除了预订的货被取走之外,又卖出去了近百条。
张弛不断地加大进货量,由一周300条到600条、800条。单单一个镇的市场潜力,大得都超乎他的想象。
半个月后,他突然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想干分销商。他想把货分销给其他村和县上,还进行了合理的区域划分,一个村子最多只能有一家销售,县上也不能超过三家。
靠着乡亲的口碑宣传和之前的销量,张弛两三天内就招到了十几个零售商。从此,他就只管进货和对账,过起了坐在家收钱的日子。
到9月份开学时,张弛已经净收入超过了30000元。他开始盘算盖新房子需要多少资金了。
1993年一块砖头要5分钱,一块砖的长宽高分别为240*115*60毫米,一般二四墙一平米需要128块普通实心砖,要盖50平米3米高的房子,大概需要32000块砖,这样大的房子要盖三间——父母、自己和妹妹各一间,还要盖间20平米的厨房。
“(32000*3)+(32000*2/5)=108800块,108800*0.05=5440元。”张弛熟练地心算出了需要的砖块数量和费用。
再加上钢筋、房梁、水泥、沙子、瓦片和人工的费用。初步估算,盖一院新房最少需要10000到20000元。
张弛跟父母说起要盖新房的想法,父母竟然都垂眉丧眼地叹气说:“这房能遮风挡雨的挺好,不用盖!再说哪儿来的钱盖啊?”
“钱的事儿你们不用管,你去找村里再划片地就行!”张弛底气十足地拍着小胸口说道。
“你有钱?就你暑假卖冰棍儿能挣几个子儿啊?几十?还是几百?”张力不屑地反问儿子。
“我说出来怕吓着你们,我还是低调点吧,告诉你们啊,五位数!”张弛挑眉弄眼,一脸得意。
张弛父母听到这巨额钱数瞠目结舌,他们就算是不吃不喝,也得十年八年才能攒够万把块。
张力到村里花了两千块,将房后菜地划成了自家新院儿。
之后的日子,张弛每天都是从各种噪音中被迫醒来。卸砖块沙石声、运木料声、说话声等等,最让人受不了的就是那打夯机发出的巨大的“咚咚”声。
别小看农村人,到处都是能工巧匠,多的是建筑设计师、木工、电工、砖瓦工等,只是那时候不兴考证书啥的,但他们实践经验丰富,干活儿又有效率又细致。
一个星期全院的地基都打好了,线也画好了。半个月功夫,一间50平房子边墙都砌好了。等到秋末,堂屋、厢房、街房、厨房都已陆续盖好,就连屋里的墙也粉刷好了,里里外外的地面也都铺成了水泥地。
新房子落成,剩下的打家具、走电线这些小活儿,等农闲时再找人慢慢做,年后就可以入住了。
放学后,有时张弛也会在村里跑着玩儿,发现村里变化很大,以前到处都是土房,现在只剩下四五家,而且还是废弃的。
他每次望向土房的一角,仿佛都能看到有个酷似自己的少年蜷缩在墙角,无助自卑的眼神望向地面,很久很久。
有人说,人,生而自卑,自卑是人进步的动力。但是对于以前的张弛来说,那过度的自卑,是他刻在骨子里的伤,曾令他怯懦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