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回到童年改写人生 类型:都市小说 作者:潇飒 角色:张弛潇飒 简介:【系统脑洞+重生】而立之年的懦弱废柴男张弛,勤勤恳恳为公司卖力多年,不料年终会却被辞,情绪异常低落回想自己从小到大遭遇的种种不堪与屈辱,他无数次想要重新活过回家路上巧遇无字天书,终帮他圆了此梦 他像是坐上了时光机,穿越回了九十年代他是天才学霸,也是致富能手看他在天书的助力下,如何凭借智慧、努力与信念巧妙化解种种难题,一步步改...
第8章 告别票证时代
1993年春节前夕,各地纷纷传来票证作废的消息,位于中原地区的张家村得知消息后疯狂用积压的票证消费,生怕砸手里,但凡有卖东西的地方,都聚满了人。
“给我扯2米布匹!”
“到我了,别抢啊,给我盛桶菜籽油,装满!”
“来,来2斤红糖,还有……”一个穿黄衣服的胖大婶艰难地挤进人群里,手里握着几张票往前伸。
………
“哎呦~哪个挨千刀的踩我脚了?别挤了!”一位五十岁上下的阿姨边生气地说着,边用胳膊肘捣了捣周围的人。
柜台内,掌柜急得直跺脚,喊到:“想买东西的,都在我正面前排成一条线!不排队的不卖!”
掌柜花了十五分钟疏导,队才排好,说:“好好好,开始卖,一个一个来。”
张弛的母亲刘莲这几日,就不断地穿梭在各个商铺间,为了排队一吃完饭就不见人,前儿个买回来3斤猪肉,昨儿个带回来一卷老粗布,今儿又买了几袋面和一壶油。
1月22日,除夕之夜,张弛家今年的年夜饭前所未有的丰盛,妈妈现杀了一只家养鸡炖了,还有猪肉炖粉条、红烧肉、韭菜肉馅饺子。
饭后,扭开14寸黑白电视机,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围在炉子旁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全国上下到处洋溢着欣欣向荣的喜庆景象。
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四证三票”时代结束。
市场经济大潮扑面而来,地区经济瞬间活跃起来。市面上的小摊小贩活跃起来了,涤纶布、尼龙袜、录音机、磁带等一些新鲜物品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老百姓似乎一下子忘记了苦难的日子,见啥都想买。脑子灵光又勤快的,个个都赚得盆满钵满。
看着家里还是村里为数不多的破旧的泥土房,小小年纪的张弛迫不及待地也想从这市场经济大潮中捞一笔金,盖一院新房。
因为“穷”,以前的张弛从小被笑到大,这也是他自卑懦弱的根源之一。所以,穷病得早治!
思来想去,他也没琢磨出来卖点啥,他来到镇上市场想看看什么货最好卖。
刚到街头,一首高音震耳的《YZ雄风》响彻半条街。
磁带摊位前,围满了二十来岁的小年轻歌迷,有买张某友的,有买刘某华的,有买某宁的,有买某唯的……
“来来来,卖的确良衬衣了,紧俏货啊,男女老少,各种花式的都有啊,欢迎挑选购买啊。”
前方十米处十字路口的一家衣服摊儿前,老板娘飙出高音喊货,一批人呼啦一下围了过去,一个个扒拉着衣服问道:“这衬衣多少钱?”
“大人的一律10块,小孩儿的8块。”老板娘扯着嗓子回道。
十来分钟功夫卖出了20多件,张弛站在一旁看着直羡慕。
他又往市场东边逛了逛,不是卖衣服、布料、袜子的,就是卖粮油的和日常用品的。他发现最好卖的就是吃穿有关的,卖衣物利润最大。
张弛回到家左思右想,想卖些市场上没有的女士丝巾,颜色鲜亮,加上漂亮的绣花,一年四季都不愁卖。
自己越想越美,开心地笑出声来。笑着笑着,忽然又回归理性,需要多少本钱?在哪儿进货?怎么卖?都是问题。
“搜索丝绸。”张弛把手放在天书上说道。
【指令收到,查询结果已显示。】
面前巨大的隐形屏幕上,显示了三四十家丝绸厂,没去过H市的张弛惊呆了:“4000多年历史,素有丝绸之府之称,真不是盖的。”
有H市丝绸印染联合厂、富华丝绸厂、都今生丝织厂、兴福丝织厂、春垒丝织厂、云水丝织厂、凤鸣丝织厂、富丽丝织厂等。
张弛挑选了几家规模大的厂家,了解了下价格,发现都是批量销售,平均单条进价在十元到上百元不等。
他算了下,就算进十元一条普通非真丝质量的,一百条起批,加上邮费自理,至少需要一千多元,抵上老爸三四个月的工资了,不过这钱也不能向父母要。
正在为钱发愁,妹妹叶子嗦着冰棍儿进来了:“哥,你吃不?”
“不吃不吃,上一边儿玩去啊。”张弛边说着边推开妹妹的伸过来的胳膊。
“哎,有了。”张弛茅塞顿开。眼看天越来越热了,他决定卖自制冰棍儿和冷饮,启动资金就是他的比赛**和每年的压岁钱,虽不多,也有个二三百块。
说干就干,他急急忙忙跑到商店买了几大包果珍粉和白糖,回家兑上凉白开,一部分装进洗净的矿泉水瓶里,一部分放在倒在雪糕模具盒里,放在邻居小胖家的冰箱里冷冻。
三个小时后,冰棍儿冻好了,把它们装进厚泡沫做成的恒温箱里,开始骑着二八自行车到处售卖。
五六月的时节儿,人们已经陆续开始收割麦子了,烈日炎炎,最需要的就是解渴降温的东西。
张弛来到村东地头,刚吆喝一句,各自忙碌的乡亲们立马放下镰刀凑了过来,一毛钱一根儿,这个要五根,那个要十根,没几分钟五十根冰棍儿全卖光了,就连那十几瓶橙子味的饮料也卖完了。
半晌就到手8块,张弛第一次感觉到了赚钱的快乐,为了赚得更多更快,他每次都会把赚来的钱再投进去,一百根,二百根,三百根……一天比一天卖的多,张家村卖不完的,就到邻村卖。
他上学的时候,就让一条街的小胖、飞飞、东子到村子里代卖,村子里有知道地方的,有的就直接到小胖家买了。所以挣来的钱,一部分给小胖家出了电费,一部分出了人工费。
一周下来,他最多的时候挣了200多块。等到七月份放暑假的时候,他已经攒了1500多块,终于攒够本钱了,他激动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