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言情小说《秀起凤台》目前已经全面完结,孙凤台朱白驹之间的故事十分好看,作者“作者飞絮漫天”创作的主要内容有:外祖父家遭巨变,母亲为保住她嫡女地位,不堪受辱一死以绝后患!见利忘义的祖父母,愚孝懦弱的父亲,幼小的她在高门艰难生存尚且年少的舅舅,死里逃生,得知她命悬一线,义愤之下把她偷出孙府,从此,跟随舅舅浪迹天涯!乱世生存,身如浮萍!天下之大,哪里是家?所幸,乱世浮生,茫茫人海,遇见了他,从此,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从此后,南山有台,北山有莱,乐只君子,万寿无期
第4章 迷雾
丫鬟们流水一样将晚饭放桌子上摆好,垂手立到几个主子后面,方便侍候,看见哪个主子想吃什么,就会拿筷子夹到主子面前的餐盘。老太太为了养生,一向喜欢吃些好克化的食物,孩子们另外加了他们爱吃的。老太太虽出身富庶,本身却不是什么世家大族出身,也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这也是孙凤台喜欢的。一屋子老小吃的开心。吃完饭,陪着老太太说会儿话,孙凤台带着堂弟堂妹离开。
天色已晚,院子两旁已经点亮了红彤彤的灯笼,有丫鬟挑着风灯在前面照路,孙凤台去父母院子里给爹娘请安,顺便把自己大字拿给父亲检查,父亲明儿早就要去千户所当差,按照惯例,父亲一定要今晚检查自己大字的。
孙凤台到母亲院子,一切都如以往一样,安静,祥和,虽然才是三月头,春寒料峭,母亲院子里的海棠已经在静谧的夜里,发出幽幽的暗香!孙凤台是如此喜欢古代的夜晚,没有霓虹灯光的污染,那属于大自然的夜的味道让人沉醉!丫鬟见她过来,赶紧通禀一声,得到回复掀开帘子,孙凤台进到母亲屋里。母亲和父亲在塌上坐着,一人手里拿着一盏茶轻啜,和以往没什么两样儿。但是,孙凤台还是敏感的觉得有些不一样,这个气氛有些沉凝!她看了父亲和母亲的脸,并没有看出什么,父亲帅气的脸上是温和的笑,母亲表情也很自然。
父亲伸出手,道:“把这几日写的字拿来我看。”
母亲从孙凤台的大丫鬟春香手里接过大字递给父亲笑着说:“你可不用担心她偷懒,这孩子,学什么都有模有样儿,就是不爱扎花!”
父亲接过去一张一张翻看,边看边点评。虽然父母表现的很自然,孙凤台还是捕捉到不同以往的那种不和谐!她看看母亲,又看看父亲,撒娇道:“爹娘,阿凤明天想去大德寺吃素斋,阿娘带我去!”
父亲马上接道:“不可,天太冷了,过些天暖和再去不迟!”孙凤台自从被道士治好病,一家人从不阻拦她去庙里或道观,因为碧桃观离家远,她的母亲和祖母会带着她去大德寺烧香还愿!虽然道和佛其实不是一家,但是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都是神,都有无边法力,所以大家都拜了。因此,孙凤台倒是和大德寺的素斋结了缘,因为大德寺素点心成了孙凤台最爱!
以往,孙成邦从不拘女儿去大德寺,现在居然拒绝了,更让孙凤台有一种果然如此的认知。
一家三口说了会儿话,爹娘催促孙凤台赶紧回去休息,因为她自小体弱,生怕熬出问题,一向睡觉颇早。古代的夜生活很单调,但孙凤台虽然年幼,从识字起,睡前总会看几页书,来助眠。
躺到床上,想着父母假装的平静,孙凤台带着心事儿,沉沉入睡。
早起,先和堂弟去南苑的家学,跟先生读书写字,又去老太太屋里吃了饭,跟堂弟堂妹玩了会儿,孙凤台才有时间来到母亲院子!奇怪的是,父亲居然没有去千户所,居然在书房忙碌。相比昨天的故作镇定,今日母亲面色十分不好,胭脂水粉都掩盖不了母亲的疲惫和憔悴。她抱着母亲,轻声问:“娘亲,父亲让您生气了?”因为孙凤台再也想不起来有什么能够让父母间气氛那么怪异,难道是因为母亲没有生出儿子,父亲做了对不起母亲的事情?
听见女儿奶声奶气的话,李绪兰眼眶发红,几乎忍不住要哭出声来!但是不能啊,女儿虽然早慧,但她还是太小了,她只希望自己的女儿如现在一般,无忧无虑开开心心的长大,嫁一个良人,花好月圆的过完一生。可是,自己再也不能伴女儿长大了。她在院子里等,等自己公公安排,让自己从世上消失。她强忍悲痛,下巴抵住女儿的头,不让她看见自己的脸。嗔怪道:“你一个小人儿,管好自己就行,哪里操这么多心!”
她平静一会儿,让女儿坐在自己腿上,轻言细语说:“你外祖这两日要接母亲回京城,这次去的匆忙,就不带你了,你在家要乖,要听父亲的话……”
“什么?您要去京城?为什么不带我去呢?我想小表弟了,想小舅舅了,想外祖母了,我要去哦……”孙凤台抬起头,仔细看着母亲撒娇道。李绪兰心如刀绞,女儿所说的这些个亲人,已经身赴黄泉了,但是她还不能哭,还不能吓着自己的心肝女儿,她还这么小,身体还如此弱,她那双清澈如泉水的眼眸,怎么能因如此惨事儿变得暗淡?她强忍悲痛,点着孙凤台的小鼻子骂道:“小没良心,你外祖母对你那么好,你就是先想着你表弟,又想着你小舅舅,最后才想到外祖母,外祖母可会生气的哦。”
孙凤台做了个鬼脸,说:“外祖母不会生气,她最喜欢阿凤。”
她越发觉得母亲在强抑悲痛,究竟发生了什么?大人不会告诉自己答案,怎么才能知道原因呢?
她在母亲怀里说:“娘亲,不能丢下我,阿凤要和娘亲在一起,否则,阿凤会想娘亲想的生病的!”
李绪兰听到“生病”两字,扶起女儿身子,看着她眼睛严厉的说:“娘不要你生病!没有娘,难道你就不要好好过吗?你就是你娘的命,你好好儿的,无论娘离你多远,娘就会开心,你若不好好的保重身体,娘亲会生不如死的!”
看着母亲严厉又着急的样子,孙凤台心中不知怎么一痛,眼泪要掉,紧紧抱住娘亲脖子,闻着娘亲身上幽幽的香味儿,哽咽说:“我就是不想让娘亲离阿凤太远了,阿凤要时时看见娘亲才会快乐哦。”
李绪兰也流着泪笑骂道:“小小人儿,嘴巴忒的会说,娘都被你嘴巴甜的要流泪了。娘呀,就是去你外祖家一趟,很快就回来了,因为天冷,怕你路上受凉,又是遭罪。你想想那些苦苦的汤药,还没吃腻?你在家里乖乖的,要听祖父祖母的话,听父亲的话,要对两位婶婶尊敬,好不好?回来娘亲带京城的栗子糕、烤排骨给你,还有,你不是想看看大晋的地理治吗?你外祖父有一本,娘亲给你带来,你不认识的字,娘亲说给你,好不好?”
听见母亲的话,似乎没有毛病,但处处都是毛病!听祖父祖母父亲的话,还要尊重两位婶母,这话好像母亲要去很久或者不来的意思,所以孙凤台紧紧抱住母亲,说:“不好,我要和娘亲一起。娘亲,女儿长大了,真的,你告诉女儿,发生了什么?”
她马上把脸从母亲怀里露出来,让母亲看着自己的脸,一脸严肃地说:“你不要小看女儿,女儿会为母亲分忧的。”她板着小脸,一脸郑重,让李绪兰更加心痛,她的女儿早慧,她常听人说情深不寿,慧极必伤,她最怕女儿费神多思,她希望自己的女儿平平凡凡即可。看着女儿这张假做大人的脸,她更不愿女儿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