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文大咖“巫十人翡”大大的完结小说《浮生百记》,是很多网友加入书单的一部古代言情,反转不断的剧情,以及主角姜清冥谢桐苑讨喜的人设是本文成功的关键,详情:人来人往的世界总是免不了一边抛弃一边被抛弃 国师、储君、将军相互纠葛,从四国鼎立到三国对峙,国与国的纠纷换了一代又一代人,王朝更迭,后浪催前浪,各自谱写着各自的传奇
第2章 相助(二)
姜清冥:“多日不见,魏将军可安好?”
镣铐与地面的碰撞声在这个极度幽暗的环境里显得格外的清脆,却给人一种沉重之感。
声音渐渐靠近,
魏熙:“国师大人?”
低哑地声音带着几分疑惑。
察觉到不止一人的气息,魏熙微微侧目,猝不及防地望进一双清眸,精致白皙的脸庞让他略觉面熟——
“参见殿下!”
魏熙单膝跪地行礼。
不过一瞬间,那双清眸已经恢复了往日的清冷。
谢桐苑缓缓启齿:“不必多礼。”
美眸却依旧落在他身上。
姜清冥:“魏将军,国玺一事——”
魏熙:“国师大人,此事确臣所为,罪臣魏熙甘愿伏诛。”
“……”
谢桐苑没有说话,纤长的睫毛微微颤动了一下。
姜清冥:“魏将军,有一事你要明白,陛下既然能探察到伯落国玺在你府中,自然也会知晓那位你竭心要保全的人。”
姜清冥轻抬眼皮,嗓音微凉。
魏熙闻言,忽然笑了,像是一种自嘲,又像是一种心满意足的坦然。
魏熙:“国师大人,此事,确臣所为。”
一字一顿,低哑的嗓音格外坚定。
谢桐苑:“够了………”
魏熙抬头,二人视线相撞,昏暗的灯光下看不清情绪。谢桐苑率先别开视线,转身的衣浪掀起一小阵风,一股淡雅的木香萦绕在鼻间。
谢桐苑:“回宫吧。”
“……”
魏熙:“恭送殿下。”
声音波澜不惊,恭敬至极。
将过转角之际,姜清冥脚步微顿,
“魏将军,个人命数既定,既来之,则安之。”
“……”
那道欣长的身影依旧站在原地,垂眸不语。
车外悬挂的銮铃随风叮零作响,华丽的车辇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徐徐驶过。
姜清冥几不可察地叹了口气,
“阿苑,你需得入宫一趟。”
从魏熙这里探不出消息,只得从陛下那边入手了。
谢桐苑朱唇微抿,脸上没有多余的表情。
辘辘的马车声戛然而止,帘外琉香的声音传来,
“殿下,国师大人,国师府到了。”
姜清冥微微颔首以示知晓,
“阿苑,世上最爱你的人以前有两位,现在仍然有两位,这份感情没有消失,它只是从两个人身上转移到了一个人身上。”
谢桐苑没有答话,但姜清冥知道她听进去了。
先皇后薨逝后的几年里,谢桐苑对平阳皇再立皇后一事一直心存芥蒂不肯与之亲近,身为父亲,做得多了怕引起谢桐苑的反感,做得少了……没有做得少的时候。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姜清冥不想谢桐苑以后会为自己当初对平阳皇冷漠的态度而后悔。毕竟按谢桐苑那孤傲倔强的性子,反应过来之后必定会因自责而狠狠惩罚自己。
刚进国师府,阿谜便已等候在侧。
“大人,探子均已派出去了,今夜应当就有消息来报。”
姜清冥微微颔首,奔波了许久,繁重的朝服让她有些疲累,便在榻上稍靠歇息。
阿谜将姜清冥发顶的鎏金朝冠取下,丝绸般的乌发尽数披于肩后。换下庄重奢华的朝服后减了几分压迫感,眼前的女子看上去多了几分温和。阿谜用一支玉簪将姜清冥两侧的发丝轻轻别在脑后,黑发如瀑,看起来甚是柔美。
北伐一役,领军之人有二,文是姜清冥,武则是上将军杨玄裔。此人在平阳皇潜邸之时便已是沙场名将了,当今平阳能征善战的几位将军中,威望最高的自然属他。
魏熙初入疆场时,表现就颇为惊艳,杨玄裔慧眼识珠,力排众议将其重用,才有了后来魏熙伯落皇城下单骑斩袁良的名声大振。
杨玄裔曾一度夸赞魏熙:“旧有四将享负盛名,今有三尊并驾齐驱。”
平阳、甘鲁、伯落、圭渡一度四国鼎立,百姓家喻户晓的四国名将分别是甘鲁的司念,平阳的杨玄裔,伯落的袁良还有圭渡的章肃息,只是流光易逝,世事更迭,往日的四大名将只剩杨玄裔一人尔。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甘鲁剧变,伯落灭国,现如今名动四方的三位名将分别是:平阳魏熙、甘鲁苏芈君,还有圭渡的章卿。
平阳尚今还有杨玄裔将军镇守,相比之下更为别国所忌惮。
或许,魏熙一事杨将军能有所助益。
“阿谜,备辇,去上将军府。”
姜清冥收回思绪吩咐道。
平阳尚武,武臣要比文臣多出许多,值得一提的是,平阳武臣一向极为尊敬文臣。
杨玄裔似乎早就料到姜清冥会来,案上已备好了薄酒。杨将军此人生平最爱三件事:饮酒、聊天、打仗。
“是否为魏熙所私藏我不敢断言,但国师大人,魏熙此人,绝做不出任何对平阳不利之事。”
杨玄裔浩然正气的脸上有一股不容置疑的肯定。
“从一介草民到宫廷侍卫再到右将军,有些人要花掉半辈子的时间,魏熙十八岁出头的年纪就已有此作为,此子绝非凡品。”
四年前寂风谷一战中,杨玄裔率军将伯落军队诱入寂风谷,凭借居高临下的优势准备将其一万人马困死在谷中,可消息提前泄漏,反被袁良将计就计。谷内的殷阳联合袁良里应外合,将杨玄裔所率的五千人马反困在山上。因要诱敌深入,杨玄裔所带人马与粮草无多,敌军人数远高于杨玄裔所率之军。主将被困,后方军队军心大乱,姜清冥当机立断,冒险派魏熙率轻骑五十人绕后而行,凭借险峻之路陡峭难行无人看守的优势,魏熙一行人冒险攀山,如天兵一般空降袁军粮营,一场大火,围魏救赵,这才解了杨玄裔被困之围。
此后杨玄裔便更加喜欢魏熙了。
杨玄裔:“今日朝中,幸而太女殿下要保他,魏熙此番想必是无事了。”
说罢欢喜地饮下一杯,酒入喉长,
“快哉!”
姜清冥不禁摇头轻笑,思忖片刻后道:“杨将军可还记得当日伯落城破,众将清宫之时有无何事发生?”
当日城破之后,伯落大势已去,姜清冥便率先返回平阳赶赴国师临尤大人的丧礼,临尤于姜清冥而言如师如父,消息传来,姜清冥便立刻加快攻城进度,以全部兵力集中猛攻,城门一破,便立即返程上路,快马加鞭、昼夜兼程,但最后仍没能见上临尤国师最后一面。
后来只知晓那日城破后,袁良原本率军想要突围将伯落小皇子送出城去。可偏偏遇上了魏熙,一番激战之下,袁良被斩于马下,小皇子被俘,伯落皇室皆举旗投降,自此,两国恩怨告一段落。
杨玄裔:“我们搜遍全宫国玺却不知所踪,定是有人提前携逃出城,便只好奉诏将一众皇族押解归京。”
沉默片刻,应当是在仔细回想,顿了顿,便又道:
“其间并无任何不妥。”
姜清冥答谢:“多谢杨将军告知。”
杨玄裔:“国师大人不必客气,我生平最欣赏的便是您这种能谋善断之人!”
说完便是一阵令人熟悉的爽朗笑声。
杨玄裔:“不瞒您说,国师大人,魏熙身上很有当年那位甘鲁大将司念的风范,日后好好培养必是我平阳的一头猛虎!”
魏熙斩袁良与昔日的司念战章公很是让人津津乐道。不同的是那时的司念虽胜了章肃息,令其坠马惨败,却也生生受了章公一刀,十几斤重的麒麟刀劈在肩上伤得并不轻。
昔日的四大名将非死即伤,伯落袁良死于魏熙之手,甘鲁司念死于乱箭之下,圭渡章肃息,虽然没死,但已经是个残废了,不过好在他的儿子章卿继承了他的衣钵,虽是世代单传,但章氏一门,惯出猛将。
像是想起了什么,姜清冥问道:“魏熙可有什么与常人不同之处?”
杨玄裔脑袋微偏,仔细想来,好像是有一处。
“他常年戴有一副手套,我有次依稀见得,他只有九指。”
“他断过一指?”姜清冥不禁发问,“还是说此乃与生俱来?”
“应当是生下来就是如此。”
“……”
沉默了一阵,姜清冥仿佛如梦初醒般收回思绪。
“将军请放心,魏熙此番自当无事。”
说完将案上杯中之酒一饮而尽。
“哈哈哈,国师大人好酒量!”
“今日在朝堂上见你和殿下两位出言相助,我便知道他会无事的,杨某在此先谢过了!”
姜清冥没有再答话,杨将军和自己,间接地让魏熙成了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