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谋天下:诸葛亮传最新章节列表_孔明诸葛玄小说

小说:掌谋天下:诸葛亮传 小说:军事历史 作者:薛云缺 角色:孔明诸葛玄 简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那日夕阳西下,诸葛亮病卧五丈原,满怀愁绪地望着“兴复汉室”的大旗,思绪突然飘回了从前..... 书评专区 欺负仇人的女儿难道有错吗:以前我才是因为作者脑洞和文脏区基佬脑洞混合起来才好看的,现在写的都是什么玩意? 黄庭道主:很有意思的一本书,看腻了那些主角一张嘲讽脸四处狼,主角光环碾压一切...

第6章


荆襄宿老黄承彦居住在河南乡间,也是一个素有名望和德行的老人。从名份上来讲,他是荆州刺史刘表的妹夫,然而他却从不好官场事务,淡泊名利,只求在村野之间独善其身,不希冀闻达于诸侯。

因此,刘表虽然多次诚恳地邀请他出山,都被他婉言相拒。

黄承彦素来与庞德公交好,两位老人常在一处吟诗作答,唱和消遣,关系极其密切。

有一天,在庞德公家中饮酒,庞德公微醉,对黄老笑道:“黄公,我听说你善于相人,那么你放眼荆州,谁是安邦定国的良才呢?”

黄承彦轻轻放下酒杯,微闭双目,沉思了半响,这才开口说:“据老夫愚见,荆襄之地的才俊名流多为百里之才,做到那守、校尉就是他们莫大的造化了,唯有令侄庞统,才堪称人中之凤。”

庞德公会心一笑:“黄公果然有眼力,能识得蚌珠。小侄士元虽然长相粗鲁,为人却也洒脱豪迈,如果他日明主慧眼识珠,士元必定会成就一番功业。”

黄承彦道:“老夫与令侄交往甚浅,但常听人说庞士元强闻博识、满腹才华。听说水镜先生还曾送了个“凤雏”的雅号给他。”

庞德公朗声大笑,说道:“看来黄公只知’凤雏’不知‘卧龙’!”

“’卧龙’不是诸葛孔明吗?老夫久居深山,倒也对他略有耳闻,只是从没有机会亲眼一见。”

“可惜,可惜!这孔明之才更在士元之上,又兼相貌堂堂,丰姿俊朗,儒雅随和,实在是一名不可多得的俊才。有朝一日,孔明腾空而起,不鸣则已,一鸣必然震撼天下,名满四方。”

黄公听罢,长叹一声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故人。将来天下,必是这辈才俊争锋夺势,你我老朽,只堪赏花饮月、钓雪垂江了。”

庞德公也禁不住慨叹万千。

两人正在唉叹不已之时,忽然听得窗外响起一阵歌声,二老忙抬头向堂下望去,只见“水镜先生”司马徽峻冠博带,身着道袍,笑着从堂下走进来。

“时下正是春幕时分,百花盛开,野草葱翠可爱,二公为什么叹息不已呀?”

黄公道:“司马先生不知,方才我二人闲谈间猛地觉出年华易逝,岁月不饶人,所以忍不住长叹几声。”

司马徽哈哈一笑,说:“似你我这等闲云野鹤,垂垂老矣,只求一个安然自在、清静闲雅,俗世名利与我如浮云迷雾,根本不需要触景生情,见色伤心,二公不是如此吗?”

庞德公闻言,也大笑几声:“看来我与黄公都不如先生活得逍遥,实在惭愧!”

三人重新坐于堂上,交杯换壶,谈笑风声,这中间不免又提起了“卧龙”、“凤雏”,三老品鉴二人良久,赞不绝口。

忽然司马徽长叹一声,沉吟不语。

黄公道:“先生方才还说我二人不必悲叹,这会儿怎么也无法自控了呢?”

司马徽道:“我是想到英才济世却不逢时,因而感慨几声。”

庞德公惊道:“何出此言?”

司马徽说:“我观”卧龙”、‘凤维”俱是王佐之才,若有豪雄用其中的一个,便可定国安邦,保他几百年子孙基业,然而造物弄人,这二人俱生不逢时,虽有擎天之力却也无法扭转乾坤,可悲可叹!”

黄公惊诧不已,但见司马徽一脸严肃,想到他素来善于相人,必定有非凡的眼力,必定不会有差错,因此在感叹之际,心上却多了几分见一见诸葛孔明的渴望。

庞德公心下大惊,道:“先生之言让人难以置信!”

司马徽道:“此乃天数,非人力所及,这就是所谓的“时也,命也,运也!”啊!”

黄公说:“孔明现在居住在何处?”

“孔明自去年秋天上灵山向酆公学习之后,再未曾下山来,想必正在潜心苦修吧!”

黄公不语,只是轻轻地点点头。

却说诸葛亮离开酆公之后,仍然蜗居在草庐之中,闲来便拜荆州州名流,谈论时局大事。

这一年,诸葛亮刚好二十出头,正是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年纪。

虽然他父母双亡,家中一贫如洗,只得靠双手耕田聊以生计,但是由于他在荆州的美名和博古通今的才学,不少名流仕家仍然对他情有独钟,都有意将女儿许配于他,荆襄名媛闺秀更是对他倾慕已久。

只是,诸葛孔明从不将自己的婚姻大事放在心上,只以射耕苦读为乐。

所以在那些名门豪族看来,孔明必是恃才傲物,不肯屈就了,这样一来,真正敢于登门向孔明提亲的也就寥若星辰。

人们都在观望,都在等待,这样一个年轻有为、才华盖世的青年最终将择取怎样的一个女子做为自己的伴侣。遍观荆州之地,美女如云,哪一个才是孔明心上理想的娇妻呢?

然而,谁也不曾料到孔明最终选择的娇娃却是一位鸡皮鹤面、发如枯草的奇丑无比的女子,她是黄承彦的女儿。

黄承彦自从在庞德公家中坐谈耳闻了诸葛亮的美德俊才之后,就一直对他怀有一种特殊的思慕。

过了一年之后,在司马徽的学馆中,黄公如愿以偿,第一次见到了诸葛亮。

黄公一惊,想不到天下竟有这样风流俊秀的名士,心中的喜爱之情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又见诸葛亮面对在座众多的宿老前辈,毫无惧色、侃侃而谈,据理以争,句句言语无不切中要害,黄承彦这才叹道:“看来此子不虚‘卧龙’之名啊!”

黄公越看孔明,心中越是欢喜,早有意钓上这位才华出众的金龟婿,但自家女儿相貌丑陋,这一点没有谁比自己更清楚。

而诸葛亮丰姿伟岸,有如玉树临风,荆襄之地的名媛贵秀都不放在眼里,他可能心仪我的小女吗?虽然小女内秀,兰心慧质,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诸葛亮能撇开俗艳,慧眼识真金吗?

黄公心中仿佛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为这件事徘徊拿捏了许久,仍然没有主意。

未了,黄公一拍大腿,道:“罢了,罢了,为了女儿能得到一个如意郎君,老夫豁出去这张老脸了!”

主意既已打定,过了几天,黄公便径直去了诸葛亮的草堂。

宾主落座,寒谊了几句之后,黄公便微微一笑,说:“孔明,据老夫所知,你至今尚未成亲,是吗?”

诸葛亮莫名其妙,只得如实回答道:“正是。”

黄公又道:“孔明你才华卓绝,名满荆州,不少名门望族早有与你联姻之意,不知你为什么不予允纳,难道是有所顾虑不肯屈尊吗?”

孔明忙摇手否定,他说:“黄公误会晚辈了。晚辈随家叔父流浪至此,念刘刺史美意,这才得以保全性命于乱世,只有陌室一间、薄田几亩聊以度日,简直可以称得上一贫如洗,又有什么尊贵可言?”

黄公笑呵呵地问:“那么,定是荆州地方穷山恶水,荆州女子笨丑,难合孔明的心意?”

“非也。荆州地方山明水秀,美女如云,何来丑陋之说?”

“那么,孔明因何迟迟不娶?”

诸葛亮站起身来,眼睛望着窗外依依的垂柳,心里忽然涌起了一股悲凉,儿时的飘泊不定的生活、父母双亡的惨状、骨肉分离的情景一幕幕地闪现在面前,他想起了姐姐的眼泪湿了的罗衫和红盖头,也想起了病入膏盲的叔父临终之语。

不知不觉地,诸葛亮的眼睛罩上了一层水雾。

诸葛亮极力地克制着涌上心头的泪意,缓缓说道:“黄公,您有所不知,叔父临终之时曾反复叮嘱过我,要我重振家声,如今我居住在僻野乡间,苟且偷生,大志未成,又怎么有心思去考虑儿女情长呢?故而我一直迟迟不肯求妥!”

诸葛亮的一番话,铮铮有力,一字一句地敲打在黄承彦的心上,使他对孔明的叹服又深了一层。

“孔明,你的一番苦心,老夫明白了。实不相瞒,老夫此番前来,正是为了你的终身大事。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兄弟们背井离乡,撒开宗祠,难道你诸葛家的香烟就从此断了吗?百年之后,你有何面目去见你九泉下的父母?立业虽然要紧,但成家是其根基,有了家才有创建伟业的根本啊!”

孔明听着黄公的话,良久不语,但双眸中的光却一丝丝明亮了起来。

“孔明,老夫实言以告罢。老夫十分赏识你的才华和人品,因而豁出这张老脸来向你提亲——老夫有意将亲生女儿许配于你。小女虽天生驽钝,却也识得诗书礼仪,兼修琴棋书画,而且自幼随高师学习,善制造器具、木人木马,心灵手巧,胸有城府。恨只恨天妒奇才,造化捉弄,小女相貌丑陋,不堪与名门丽质相她美,不知孔明意下如何?”

诸葛亮一窘:“这……”

黄公坦然一笑,说:“孔明如果为难,老夫绝不勉强,一切全由你自己定夺,但无论如何,明天请务必到寒舍一叙,老夫恭候。”

言毕,黄承彦起身,整理了一下衣冠,告辞而去。

孔明呆呆地愣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宛若一座雕像。

他在沉思,他在揣度,他究竟在干什么,这谁也说不清楚。



继续阅读《掌谋天下:诸葛亮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