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掌谋天下:诸葛亮传 小说:军事历史 作者:薛云缺 角色:孔明诸葛玄 简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那日夕阳西下,诸葛亮病卧五丈原,满怀愁绪地望着“兴复汉室”的大旗,思绪突然飘回了从前..... 书评专区 欺负仇人的女儿难道有错吗:以前我才是因为作者脑洞和文脏区基佬脑洞混合起来才好看的,现在写的都是什么玩意? 黄庭道主:很有意思的一本书,看腻了那些主角一张嘲讽脸四处狼,主角光环碾压一切...
书评专区
欺负仇人的女儿难道有错吗:以前我才是因为作者脑洞和文脏区基佬脑洞混合起来才好看的,现在写的都是什么玩意? 黄庭道主:很有意思的一本书,看腻了那些主角一张嘲讽脸四处狼,主角光环碾压一切,这本书的作者做了个很有意思的改变,什么情况下不会浪出事呢?答:游戏里。但他并非类琥珀流的先知挂或者游戏系统挂,主角在异界开的是时间流速挂,现实的主角度过两个月,游戏里就十六年,主角可以方便的利用时间差,修真百艺样样精通不是梦啊,而且有一点就是游戏转世经历的都是不同的仙侠世界,想象力充沛的话真心有很多可以写,这方面作者要多想想,目前除了最新卷借鉴的灵气复苏世界,前面的世界雷同的很,希望后面能好些。当然根骨贼差的废柴很想让我吐槽,但还不影响我看下去 ,另外这种千百世轮回成道时来句:“吾于尘世经千世历万劫,终得正果。”岂不是很帅气 野性为王:男主获得训宠系统,能依靠摸头等黑科技刷动物的好感度,然后直播帮人带狗、训狗,再利用金手指装X。文风比较轻松,打脸情节不多,比较日常。 目前无女主,男主设定高中刚毕业,性格逗比贱萌,略中二。
《掌谋天下:诸葛亮传》免费试读免费试读
第4章
话说这一日,孔明来登门拜访恩师庞德公,他熟门熟路的径自向前走,来到堂上却不见恩师的踪影。
他正疑惑间只见从堂上出来一人,此人身子矮胖,体态笨拙,面如锅底,鼻孔朝天,与孔明见惯的风流倜傥的文人大有不同。
孔明忙上前躬身施礼道:“在下有礼了。”
来人也躬身下拜,道:“先生必定是孔明无疑了?”
孔明笑道:“先生与我素不相识,怎么知道在下的名字?”
来人仰天大笑道:“卧龙之名如雷贯耳。在下常听人说,卧龙先生身高八尺,一表人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过奖,过奖!敢问先生大号。”
“敝人姓庞名统字士元,庞公正是家叔父。”
孔明忙又躬身道:“原来是士元兄,久仰!”
庞统大度地一挥手,笑道:“孔明不必拘礼,家叔父临行之际曾嘱咐我接待贵宾,还让我向先生讨教一二。”
孔明说:“在下专程来拜访先生,既然恩师不在,在下告退,多有讨扰。”
孔明出得庞府大门,又暗思:“恩师人物清奇,才高名重;庞家又是荆襄豪门,名满一方,不知怎么就出了这么一个粗鲁的人物,真是有损恩师清誉。”
诸葛亮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庞统虽然说不上风度翩翩,一表人才,但却满腹诗书,有经天纬地之才。不久便得到了“凤雏”的美誉,与孔明齐名。
诸葛亮沿着曲曲折折的小径,边观赏山中的清丽景致,边向草庐而来。这时候正是夏末秋初,山中的空气分外清新,袅袅雾霭如同轻纱一样轻盈透明,温情脉脉地缠绕在山谷之中。远远地有林鸟的啼鸣荡漾着,与空谷的回音一唱一和。绿树苍翠得如同伞盖一样,覆得苍莽的群山严严实实。孔明玩味不够这宜人的美景,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山歌小调。又转过一道山梁,那座俭朴的草堂就映入他的眼帘之中了。
孔明步入堂中,见堂上有一个人席地而坐,仔细一打量,原来正是徐庶。孔明心中一喜,忙迎上去,说:“元直,多日不见!听说你近来到颍川去了,怎么今日得闲?”
徐庶起身道:“孔明,别来无恙!只因为我在家乡颍川有一位忘年之交,姓司马名徽,才华奇高,如今天下大乱,唯有荆襄之地可以苟安,所以我力劝司马公避乱荆州,无奈他舍不得家园故土,一直不肯迁居襄阳。”
孔明说:“如此说来,元直这一次又是去游说司马先生咯?”
徐庶说:“正是,只是又一次无功而返。”
孔明说:“颍川之地多才俊啊!他日若有缘见到司马先生,还望元直引荐。”
徐庶笑道:“好!好!”
当下,两位好友便在堂上坐定,放开胸襟畅饮了一番。酒到酣处,又吟咏作歌,真是其乐融融了!
徐庶又说了一些颖川的人情风物、山水自然,孔明啧啧称奇,直道颖川人杰地灵。
两人推杯换盏,高谈阔论,醉后就倒在堂上酣然睡去。
又过了几天,庞德公遣奴仆来草庐请孔明进府。孔明收拾齐整,便随仆人上路,来到庞府。
孔明见到庞公,忙叩拜施礼,而后垂手立在一旁。
庞德公手玷银须,淡然一笑,说:“孔明,此番唤你前来有要事相商。”
孔明说:“恩师有话请说在当面。”
庞公道:“孔明,老夫听说令尊留下三男一女,不知是否属实。”
孔明说:“晚辈父母早亡,长兄远赴江东,隆中只有姐姐与我们兄弟二人。”
庞公点点头说:“不知令姐可曾婚配?”
“尚待字闺中。”
庞公笑道:“如此说来,妙极!妙极!孔明,实不相瞒,老夫有一个侄儿,姓庞名山民,与令姐年龄相当,老夫有意促成这柱好事,不知孔明意下如何?”
孔明当下一愣,沉吟半响,才说:“恩师,庞家乃荆襄名门望族,名盖一方,庞家子弟都是名士才俊,我诸葛一门从徐州飘零到此,无根无基,与恩师家联姻,只怕辱没了尊师门庭的清誉!”
“孔明何出此言!你资质天成、聪慧过人,又有学识,深得老夫喜爱,何谈辱没?你志在青天,只怕不出数年便能腾空而起,到那时恐怕老夫还要高攀不起呢!况且令尊为人谨慎,令叔父豁达风流,相信令妹也不会枉了家声,老夫自信不会有错!“
孔明说:“蒙恩师厚爱,孔明心中感激不尽,只是父母双亡,长兄又远在江东,婚姻大事无人做主,待孔明回隆中与姐姐商议一番,再做决定,恩师可否容弟子盘桓几日?”
”嗯,孔明一向谨言慎行。如此,老夫就在家静候佳音了。”
孔明回到草堂,请出姐姐,将庞德公提婚一事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
姐姐听完,垂首不语。
孔明心中一阵凄凉,婚姻大事,绝非儿戏,应当慎之又慎。
如果父母在堂,一定会为姐姐寻一门好人家,庄重地送出门去。如今自己年纪轻轻,如何担得起姐姐一生幸福的重任?那庞山民如果人物整齐也好,就怕像庞统那样猥琐,岂不是坑苦了姐姐?
半晌,姐姐抬起头来,凝神盯住孔明的双眸,轻声问道:“孔明,这门亲事你意下如何?”
孔明答道:“姐姐,恩师庞公德高望重,庞家又系名门,想那庞山民也不会同于那些浪荡子弟,至于这门婚事,还须其他,我所知甚少,不敢妄自揣度。这门婚事,还须姐姐自己做主。”
姐姐杏眼里噙满泪珠,颤微微好像梨花带雨,海棠带露。几年的飘流生活不仅没有使她的天生丽质有所损伤,反而出落得更加娇美动人。
她低声说道:“我一个女流之辈,又能有什么主意,一切都由兄弟做主好了。”
孔明说:“姐姐,几年流离生活耽误了你的终生大事,叔父临终之时也以此为恨,所以我们兄弟时常寝食难安。今日恰好恩师为怪儿求亲,我相信庞公为人忠诚,必定不会有错。姐姐既然要我做主,我决定应下婚事,也好早日让父母泉下安心。”
姐姐说:“我嫁入豪门,自然是锦衣玉食,但你们兄弟两个年纪尚轻,可要苦了你们了。”
说果,泪水夺眶而出,淌了一脸。
孔明安慰姐姐说:“姐姐不必担心,我兄弟二人虽居住在村野之间,只要勤植五谷,也可以度日了,虽然享不了富贵,料想也衣食无忧,也能在山中做个快活的散仙!”
姐姐听着泣不成声。
隔日,孔明便回复庞德公。庞德公大喜,当下三媒六证已备,择吉日就要成就庞山民的喜事。
孔明虽然年轻,又是白手起家,没有产业可言,但姐姐的大婚之期近在眼前,他还是倾其所有,为姐姐准备了一份不太丰厚的嫁妆。
婚期前夜,诸葛兄妹三人面朝山东方向,铺排纸马香烛,祭莫父母的亡灵。姐姐痛哭流涕,哀戚得不能自已。诸葛均一想到与姐姐分离,也哭得涕泪俱下,一发不可收拾。孔明自然也不能幸免,一想到兄妹三人千里迢迢逃难来到荆州,无论多少艰辛苦楚都是三人鼎力相担,从未分离半步。今日姐姐要出阁,孔明悲喜交加,不知如何是好。姐弟三人就这样絮絮叨叨,一直捱到了破晓时分。
一日上三竿之时,只见一大队人马吹吹打打,欢天喜地直奔草庐而来,这是庞家迎亲的队伍到了。
孔明忙拭目观看,只见打头的人骑一匹高头大马,披红挂彩,帽插宫花,洋洋得意,往脸上一看,面如冠玉,唇若涂脂,天生的一表人才。
孔明看罢多时,料想这必定是庞山民了,心里大大松了口气,心想姐姐若与这样的人物成就百年之好,也就不冤枉了。
功夫不大,喜娘从内室扶出了花团锦簇的新娘,只见她头戴凤冠,身披霞袍,婷婷玉立,宛若弱柳扶风。一时之间,鼓乐四起欢喜雀跃地向庞府而去。谁也不曾看到,端坐在花轿之中的新娘一路上哭得肝肠寸断,泪水湿透了嫁衣。
婚后,诸葛氏与庞山民举案齐眉,感情甚笃,夫唱妇随,享尽了人间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