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一眼阴阳 类型:悬疑惊悚 作者:你好老王 角色:王轩你好老王 简介:三阴鬼僵、红白撞煞、七十二精、三十六鬼……红绳糯米过阴法,占前卜后六壬术…… 百鬼雨夜行,厉鬼屠人间,阴阳眼中现,诛邪必患祸! 一场眼疾,一纸偏方,竟然让王轩走上了不该属于自己的道…… 书评专区 穿越古代江湖行:看了一点点 狼与辛香料:好看但没有能让我留下看完的G点 大数据修仙:这书的地球位面真是LOW到爆,主角飞天遁地天下...
第9章 山村招魂
刘伯吊唁过后来我们来到院子里,现在还没到饭点,刘伯带着我在村子里闲逛起来,路上我和刘伯讲了火盆上旋着的气。
刘伯当时就瞪大了眼睛开始打量我“没想到你真的有法眼啊!到什么境界了?”
法眼在佛教五眼中层次颇高,所谓佛教五眼一曰肉眼,二曰天眼,三曰慧眼,四曰法眼,五曰佛眼。
法眼观察,究竟诸道,是能照见一切法门的眼睛,拥有敏锐、深邃的洞察力,心境到了自然而成。
刘伯口中的法眼,指的是修行而得,有三个阶段,前期是掌握了大道法则之力能见生辨死,亦能运用符箓法咒的力量。
中期能晓天机无痕,化变万物,后期指的就是真的成仙了,宇宙真相皆透明。
我也是无语,我要有法眼这就是修仙了,告诉刘伯这只是阴阳眼,小时候生眼病莫名其妙的就有了。
刘伯似乎有些不相信,却也没有继续追问,开始若有所思。
“刘伯晚上我想问下老村长,看他有什么心愿未了再告诉他的家人。”
我有点怯声的对着刘伯说道,我怕他觉得会耽误仙坛的事情。
刘伯杨起了嘴角对我说道:“无妨!道心纯正,有没有兴趣来我灵宝仙坛入道?”
我尴尬的笑了笑,这还真没兴趣。
又逛了一会,我们回到了村长家,白事饭摆在隔壁邻居家院子,我们这边十人一桌,我们找了个空桌坐下,突然有人在我身边坐了下来,还拍了我肩膀一下。
“王轩你是过来卖艺的吗?怎么还背着一把剑啊?”
一个奇怪的男声响起来,像是嗓子里卡了什么东西。
转头看去只见是一头黄毛,满脸横肉,嘴里还叼着一根香烟的胖子,这人很是眼熟,可就是想不起来。
看我一脸疑惑,他又指了指自己的眼睛,我顿时恍然大悟。
这人是我初中同学张奔达,这人可是我当年见到就会低下头的人,不为别的就为找块砖头拍他,这人在读书的时候就是个小流氓,我还和他打过架,具体什么原因有点记不清了。
那时候他还不是这么胖就是比较壮,李老头一开始教我的就是武术功底,和他动手时我没什么事,他的眼睛却被我打肿了,他也是硬气老师家长追问什么也没说,往后我们也没什么交集,初中毕业他就没有读书了。
我尴尬的和他打着招呼“张奔达啊,好久不见!你有点发福了,没认出来!”
他也是嘿嘿一笑“你认识我们村村长啊,你看你这吃饭还要背着东西,拿下来我给你放房间里去。”
说着他就把我的背包拿了下来,他还想拿我背着的法剑,我急忙说道:“剑没关系,不重!”
“那好吧,我把你的包先放一下。”说完他就拎着背包去到房中。
原来这里是他家,等他回来我们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他在饭桌上喝了不少酒,迟迟不肯下桌一直再喝。
吃完饭后天色渐黑,我和刘伯来到村长家后山,刘伯在口袋中拿出一张小纸人,在地上插了三支香。
看来刘伯是要给我露一手,只见到刘伯点燃地上的三支香,将小纸人平放在香前,嘴中咒语声起:
“荡荡游魂,何处留存,三魂早降,七魄来临,河边野处庙宇村庄,宫廷牢狱,坟墓山林,虚惊怪异,失落真魂,今请山神,五道游路将军,当方土地,家宅灶君,吾进差役,着意找寻,收魂附体,只问炷香,天门开,地门开,千里童子送魂来,失魂陈法森。”
我这一听就是一头雾水啊!这个咒是用于寻找丢失魂魄用的,这引魂入体可是会诈尸的……
看到我的疑惑,刘伯示意我不要慌,看他操作就行。
一时间,阴风刮起了地上的纸人,纸人随风飘动,飘到有一人多高的时候停在了空中,地上三炷香的烟雾向纸人凝聚,转眼间竟然出现人形。
真是长见识了,这招魂咒还能这么用,刘伯也不是只会做法事嘛,我心中暗自感叹。
烟雾中慢慢显出一个老人的身形,老人大概六十来岁,布满皱纹的脸上却也看的出慈祥和蔼之色。
还没等刘伯问话老人就先开口说道:
“石善啊!我有件事想拜托你。”
“老村长,我招你就是想问你有什么心愿未了?”
刘伯对着老人说道。
一番交谈后才知道,老村长的家中抽屉里有个本子,他走了后怕家人给烧掉,希望刘伯和他家人说一声,把这个本子给下一任的村长。
刘伯了解过后送走了老村长,他和老村长家里的人交待过后我们就起身回灵宝仙坛。
路上刘伯和我说起了老村长为什么会如此在意这个本子。
今年六十三的陈法森,担任村主任已有八年了,在当村主任之前,人勤快、能吃苦,自己也懂些技术,跟村里一般户相比,他算是赚的比较多的。
当上村长后,就想带着村民们早早的脱离这贫苦的状况,他们村子的地都是种水稻的,可就是在山里啊,都是梯田,收稻谷的机器都开不到田了,都是人工割的。
这稻谷也就一块多一斤,一年也挣不了多少钱,他想带着村里人种其它的东西,村里人不愿意啊……都是穷日子过来的人,种水稻虽然赚不到多少钱,可就是能吃饱饭,村长是挨家挨户的劝,可一说要种其它东西,村民们就想着以后要买米吃了,根本没人同意。
这两年村长又想到了新的办法,那就是种香菇,也不需要村民们动用自己的田地,家家户户门前院后都有空地,用这些空地可以搭起大棚。
村长为了不出差错自己开始钻研起来,也自费的去学习了技术,他用自己的地开始做试验,白天黑夜大把时间都留在大棚里,空余之际他就去找收购商,去谈价格,还要处理村里的事物。
也就在这即将成功之际,人却倒下了……那本子写满了种香菇的方法,成本利润全都清清楚楚!
我心里感慨这老村长是个干实事的人,那本子是他的心血,也是村子的福气!
因为没有路灯摩托车在路上开的很慢,我的屁股又开始发麻了,刘伯突然停下车对我说道:
“我们好像遇到鬼打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