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现代言情《青石板下的密码》,男女主角赵崇武苏晴身边发生的故事精彩纷呈,非常值得一读,作者“就爱这一口76”所著,主要讲述的是:第一章:青石板下的密码暮春的江州城浸润在梅子黄时的潮气里,青石板路缝隙间滋生出暗绿的苔藓。陈宇的皮鞋跟踢到块松动的石板,底下露出半截发霉的《中央日报》—— 正是三天前他故意掉落的,头版“国军大捷” 的标题上,用米汤画的箭头在雨水浸泡下,渐渐显露出 “军火库” 三个字的轮廓。挑着扁担的货郎踩着湿滑的石......
《青石板下的密码》这本书大家都在找,其实这是一本给力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赵崇武苏晴,讲述了淞沪会战的弹片至今嵌在掌骨间,每逢阴雨就提醒他:这根手指是为赵崇武断的,当时司令用染血的中正剑挑开他的止血带,说“军人的血要流在阵地上”。他捡起半张浸着面汤的信纸,墨迹在月光下泛着可疑的靛蓝——这是重庆复兴社特制的显影墨水,专门用来伪造密信。“好个共党,竟敢拿李师长的遗书做饵。”他冷笑,指甲掐进掌心...
青石板下的密码 精彩章节试读
然收缩。
1926 年的黄埔码头,他与李师长、还有如今在南京当高官的周中将,三人结拜时喝的雄黄酒,酒坛上刻着 “驱除鞑虏”。
后来周中将在重庆用金条换鸦片,李师长在安庆城破时饮弹自尽,而他 ——“共党许诺了什么?”
他突然冷笑,“高官厚禄?
还是免死金牌?”
陈宇从内袋取出张泛黄的信纸,推过桌面时故意露出腕间的烫疤:“这是李师长的遗书。”
其实是地下党模仿的笔迹,但内容直击要害:“崇武兄,我们的枪该对准外敌,而非百姓。
当年北伐时你说‘解民于倒悬’,现在悬着的是我们自己的良心。”
赵崇武的手指悬在信纸上方,迟迟不敢触碰。
信纸上的墨迹带着淡淡硝烟味,像极了李师长常用的战壕墨水。
他忽然注意到陈宇的皮鞋尖轻点地面,三长两短 —— 正是当年北伐军的联络暗号。
这个发现让他后背绷紧,比看见共军的刺刀更令他心惊。
“司令!”
功德林的伙计突然闯入,“王副官找您!”
赵崇武猛地站起,素面汤泼在信纸上,晕开 “良心” 二字。
他转身时,陈宇看见他腰间挂着的中正剑穗在晃 —— 剑穗上的红绳,与自己勃朗宁枪柄的那根,竟出自同块布料。
第四章:断指者的复仇王强的皮鞋跟碾碎功德林素斋馆后院的青苔时,右手断指处传来针刺般的疼痛。
淞沪会战的弹片至今嵌在掌骨间,每逢阴雨就提醒他:这根手指是为赵崇武断的,当时司令用染血的中正剑挑开他的止血带,说 “军人的血要流在阵地上”。
他捡起半张浸着面汤的信纸,墨迹在月光下泛着可疑的靛蓝 —— 这是重庆复兴社特制的显影墨水,专门用来伪造密信。
“好个共党,竟敢拿李师长的遗书做饵。”
他冷笑,指甲掐进掌心的老茧,那里刻着父亲临终前的血字 “党国至上”。
司令部档案室里,王强翻出 1937 年的作战日志。
赵崇武的钢笔字力透纸背:“三营死守四行仓库,无令不退”,旁边是他用红笔标注的补给路线 —— 正是这条路线,让他在断指后被救出。
如今日志第 47 页夹着张剪报,1945 年赵崇武在南京受勋的照片上,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