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穿!一起卷!发家致富七零年结局:全文+后续(江潮生江年年)免费阅读完整版_(全家穿!一起卷!发家致富七零年结局:全文+后续)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江潮生江年年)

热门小说《全家穿!一起卷!发家致富七零年》近期在网络上掀起一阵追捧热潮,很多网友沉浸在主人公江潮生江年年演绎的精彩剧情中,作者是享誉全网的大神“时渊初雪”,喜欢现代言情文的网友闭眼入:【七零+全家穿+群像+古穿今+发家致富】江年年又穿了?这次还是全家一起穿??!江年年撑着下巴坐在门口树桩子上,前屋是偏心的奶,耍心眼的婶,闹腾的堂弟。屋后是体虚的爸,刚生产的妈,傻了的大哥,心脏病的二妹,和刚出生嘎嘎能炫的小崽子。八岁的小团子陷入沉思,怎么才能说服古代一家人听她的,倒买倒卖发家致富呢?结果还没等她开口,爹成了黑市扛把子,妈成了远近闻名的服装设计师!大哥拿下高考理科状元,心脏病的二妹,成了全国偶像!就连嘎嘎能吃的小团子,都和隔壁竹马终成眷属了!江年年万万没想到,自己居然是被带飞的那个!...

点击阅读全文

《全家穿!一起卷!发家致富七零年》是由作者“时渊初雪”创作的火热小说。讲述了:公安严肃极了:“张同志,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你老实交代,是不是把江三丫卖给县城的一户黄姓人家了?卖了二十块钱,是通过谁卖的?中间的传话人是谁?虽然江三丫是你的孙女,但是你的行为已经涉嫌犯法,涉嫌拐卖人口了你知道吗?”巨大的压力压垮了张桂芬,她再也撑不住瘫坐在了地上,江家其他的人也早就出来了,但是被吓得根本不敢出声张桂芬还在嘴硬:“我自己家的丫头片子,养不活了我送给亲戚养养,咋就是拐卖人口了呢,大...

全家穿!一起卷!发家致富七零年

在线试读

愁了两天的江年年,没想到自己居然真的一语成谶。
巡逻队在山里发现了野猪的脚印,不是在山脚下,而是在山中腰的地方。
这下可好,不止孩子们不能进山捡柴了,就连盖新房也被耽搁了起来。
新家那块儿旧房子被扒了,然后就没有人手盖新房了,江潮生也暂时闲了下来。
江望拖了好几天,打算今天回去辞职,正巧最近这两天江潮生也想去县里,俩人便打算一起走。
“给,吃鸡蛋。”
江年年给五人一人剥好了一个白生生的鸡蛋,又冲了一杯麦乳精,配着白粥咸菜当早饭。
这些对于一般人来说,已经非常奢侈,但江家人却觉得物资匮乏的可怕。
细粮不够,肉也不够,麦乳精一个月就能喝完,奶粉他们不敢动,是留给小家伙的。
说起来现在小家伙还没取名字,大家一直小宝,小宝的叫。
“潮生,去县城最好能带些布料回来和针线回来,小宝的尿布不够了。”
江潮生答应了,江年年也忍不住问。
“爸,一会去县里带上我呗。”
江潮生瞥她一眼:“本来也打算带你的。”
江年年嘻嘻的笑。
吃完早饭之后,三人每人花了一分钱,坐上了去县城的牛车。
车上还有几个婶子,见他们上车好奇地问:“你们跟家里分家了,现在住哪儿啊?你妈确实有点儿过分了,再怎么说也不能把你们赶出去啊,艳子还坐月子呢。”
他们村里的人,关系比较亲近的都叫郑玉艳艳子。
“我们现在暂时住在大队长那,等新房子起好了就搬走了。”江潮生回答。
“新房子?你们买新房了?”
王婶子咋舌道,老三他们哪来的钱?又买房又盖房?
江潮生知道财不露白的道理,便苦着一张脸:“我们也是没办法,艳子刚生完,肯定不能在别人家常住,就跟大队长商量买了村西的破屋,随便修理修理就住进去,花不了几块钱,不然也不能一直在别人家住啊。”
王婶子一听这样,也只能认同的点头:“确实,总不能一直住别人家,这也是个办法。你们这一家好几个人,去县里干啥呀?”
这可是三分钱呢,没啥事儿一个人去县里就行了,还带个小孩儿,不纯纯浪费钱吗?
这下轮到江年年回答了,她哭丧着一张脸,不遗余力的抹黑她奶奶一家人。
“还不是因为我奶,她把我哥在县里的活儿换给了建华哥,我哥就只能辞职了,然后分家也没分给我们任何米粮,再不去县里买粮食,我们就要饿死了。”
小孩委屈巴巴的样子,怪可怜的,王婶子从兜里摸了摸,翻出一块儿有点儿化了的糖。
“别委屈了,婶子给你吃糖,村西那头离我家近,就隔了两户人,你没事儿来找我们家妞子玩。”
说完,王婶子又想起一个事:“最近不是说山上有野猪吗?你们千万别往那头跑,暂时也别去村西头了。对了,那块太偏了,最好还是养条狗,能看家护院,来人还能叫两声。”
被这么一提醒,江潮生也有点无奈:“没办法,最近也修不了房子,没地方养狗,只能等房子修好了,再养条狗了,但是现在狗不好找,我也发愁呢。”
原主性格挺闷的,憨厚老实,在村里和谁都不熟,但江潮生不一样,他虽然总板着一张脸,但极擅长与人打交道,几句话的功夫,就能让人倒向他。
就连王婶子也忍不住为他考虑起来。
“这样吧,我回去打听打听看谁家有狗,能不能给你抱一只。”
江潮生连忙感谢道:“多谢嫂子费心。”
“没事,都是自家人,现在离得近了,以后互相帮衬的地方多着呢,不用这么客气。”
王婶又道:“那小望现在不去上工,在家里面做什么?”
江望长得好,十一二岁的少年,虽然瘦削了些,但格外清秀。
虽然村里人总传言说,江望是郑玉艳和别人生下来的野种,但王婶不这么认为。
瞧这父子俩眉眼多像啊,一看就是亲生的,倒是江老三......长相和江家人没有一点相似的地方。
江潮生憨厚的笑了:“还有一个月就开学了,我打算让他俩去上学。”
在王婶诧异的目光中,江潮生继续道:“我大哥二哥家的孩子,在小望这年纪都上学了,我总不能让小望当个睁眼瞎。”
王婶子高看了江潮生一眼。
“好好好......上学是正事儿啊,到时候正好可以让他们和我家孩子一起上下学,能有个照应。”
江潮生连连点头。
在车上的其他人也纷纷表态:“上学是好事,老三你做的对。”
他们真的觉得,自从分家之后,老三家过的是越来越好了。
这个家没分错。
在不知不觉中,江奶奶的风评又被害了,这其中功劳最大的就是江年年。
很快就到了县城,赶车的陈老爷子嘱咐他们:“我下午四点在这儿等你们,记得别迟到啊,迟到了可不等人。”
“好,陈爷爷,我们记住了。”江年年甜甜地回答。
下车之后,江望就和他们分开了,先回去说辞职的事。
而江年年和亲爹,则是直奔胡桃巷子,上回他们买肉的地。
这次开门的是虎子,虎子还记得这父女俩,笑眯眯的打招呼。
“大哥,这回买什么呀?”
江潮生眉梢微挑:“还是要一罐猪油,再来两条五花肉,有猪蹄吗?”
虎子一看这是大主顾,笑的更灿烂了,还顺手塞给了江年年一颗糖。
“有有有,大哥你今天来的巧,今天现杀的猪新鲜着呢,猪蹄儿还有三个,一个一块钱,你看看要哪个?”
江潮生三个都要了,还挑了两条肥瘦适中的五花肉,足足有五斤。
钱也没少花,一共花了八块钱。
江潮生把肉和猪蹄分成两份,放进背篓里藏好,然后带着闺女转头就去了赵大娘家。
赵大娘家住在纺织厂家属院三楼,江潮生一路打听到了门口,咚咚咚敲门。
“谁啊?”
赵大娘打开门,就看到了个陌生的男人,正奇怪着呢,就对上了对上了一张灿烂的笑脸。
“赵奶奶是我,我是年年!”
江年年仰头,小脸红扑扑的。
“呦,年年啊!”赵淑芳捏了下年年的小脸:“几天不见,脸上都有肉了,好像还白了点?丫头变漂亮了。”
客套完,赵淑芳赶紧回头大声喊人:“老头子快出来,我外甥和外甥孙女来串门儿了!”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半字书香回复书号82354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