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现代言情为叙事背景的小说《岁月逢花》是很多网友在关注的一部言情佳作,“用户酒窝”大大创作,陈砚明林晚秋两位主人公之间的故事让人看后流连忘返,梗概:离婚后的人生开挂1 晨光里的裂痕1985年春,天还没透亮,林晚秋就摸黑起了床。缝纫机在窗边投下沉默的剪影,她踩动踏板,给丈夫陈砚明的军装熨烫裤线,布料与熨斗接触时发出的“滋滋”声里,混着煤炉上熬小米粥的香气。五斗橱上的座钟敲了七下,卧室门“咔嗒”打开。陈砚明穿着白背心,发梢还沾着水珠,手里攥着听筒线......
陈砚明林晚秋是现代言情《岁月逢花》中涉及到的灵魂人物,二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看点十足,作者“用户酒窝”正在潜心更新后续情节中,梗概:她攥着粉笔在硬纸板上写价目表,手有些抖——“改裤脚(窄/宽):五毛绣补丁(小花/字母):一元”,最后三个字被粉笔灰呛得歪了歪。第一个主顾是个穿工装的女工,裤脚卷得老高,露出磨破的边。“大姐,能把这喇叭裤改窄点不?”她晃了晃手里的劳动布裤子,裤腿足有尺把宽,“厂子里说穿成这样不让进车间。”林晚秋忙不迭...
岁月逢花 阅读最新章节
砚明的吉普车停在巷口,他摇下车窗:“需要帮忙搬东西吗?”
“不用。”
林晚秋抱紧帆布包,转身走进斑驳的树影。
巷尾的老槐树正在开花,细碎的白花落在她蓝布衫上,像落了一身的雪。
3 夜市的第一针离婚后的第十五天,林晚秋在缝纫机前坐了整宿。
她把陪嫁的缝纫机擦得锃亮,从箱底翻出当年学裁缝时的笔记,泛黄的纸页上还记着“女式衬衫收腰三公分童裤开裆留五寸”的字样。
夜市的摊位费要二十块,她数了数离婚时分到的三百块存款,咬咬牙租了个角落的位置。
第一晚摆摊,她带了五条自己改的女裤,裤脚绣着细巧的玉兰花——那是陈砚明老家院子里的花,当年小柔最爱戴在辫梢。
《夜市》夜市的铁皮顶棚漏着月光,林晚秋的摊位支在最拐角,三块木板搭的台面上盖着洗得发白的蓝布,遮住那台擦得锃亮的蝴蝶牌缝纫机。
她攥着粉笔在硬纸板上写价目表,手有些抖——“改裤脚(窄/宽):五毛绣补丁(小花/字母):一元”,最后三个字被粉笔灰呛得歪了歪。
第一个主顾是个穿工装的女工,裤脚卷得老高,露出磨破的边。
“大姐,能把这喇叭裤改窄点不?”
她晃了晃手里的劳动布裤子,裤腿足有尺把宽,“厂子里说穿成这样不让进车间。”
林晚秋忙不迭点头,膝盖上的软尺却在打颤。
她蹲下来量裤脚,发现女工的布鞋前头渗着补丁,鞋跟磨得发红。
“原先是两块钱的活,”她捏着软尺的手紧了紧,突然想起自己离婚时分到的三百块存款,“你给五毛就行,我…我刚摆摊,图个开张。”
女工的眼睛亮起来,粗糙的手掌在裤兜摸了半天才掏出张皱巴巴的五角纸币,指尖还沾着机油:“那大姐你给我绣朵花吧,就绣在补丁上,俺闺女说这样好看。”
缝纫机开始“嗒嗒”响起来,林晚秋的后背绷得笔直。
针脚走过磨破的布料时,她特意多匝了两道线,又用米黄色的丝线在补丁边缘勾了朵小雏菊——这是她跟县服装厂老绣工学的,当年给婆婆做寿衣时偷着练过。
女工凑过来看,鬓角的碎发扫过她的手腕:“哎哟,比俺们厂医务室的王大夫绣花还细!”
郊区的张婶是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