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言情《雨巷里的花期》目前已经全面完结,沈砚之林晚棠之间的故事十分好看,作者“巴尔特拉岛的秦锋”创作的主要内容有:1 青石板上的初遇江南的梅雨季总带着几分诗意,青石板路被冲刷得发亮,墙根处的苔藓泛着温润的绿意。林晚棠撑着那把靛蓝色的油纸伞,沿着巷口缓缓走过,鞋尖轻点水面,溅起细碎的水花。她鬓角的碎发被细雨打湿,沾在白瓷般的脸颊上,倒比画里的仕女更多了几分灵动。沈砚之蹲在巷尾的老槐树下,手中的相机镜头正对准转角处......
现代言情《雨巷里的花期》,现已上架,主角是沈砚之林晚棠,作者“巴尔特拉岛的秦锋”大大创作的一部优秀著作,无错版精彩剧情描述:《雨巷里的花期》7立夏时分的蝶影立夏那日,画舫斋的雕花木门上挂起了新匾额——“砚棠阁”,沈砚之亲手题的漆金小字,笔锋里藏着胶片的颗粒感,却又被晚棠用金粉勾了蝶翼般的纹路。檐角悬着串铜铃,风过时叮咚作响,惊起梁上燕巢里的雏鸟,扑棱棱掠过天井里新置的玻璃暗房。“宣纸要选泾县三年陈的棉料,吸墨时才会有雾状...
雨巷里的花期 阅读精彩章节
在画舫斋的天井里展开那幅《百蝶图》时,沈砚之终于明白她三个月来的心意:每只蝴蝶翅膀上,都藏着他照片里的细节——雨巷的青石板、她腕间的翡翠镯、还有他们在乌篷船上看过的流萤。
“原来你早把我的镜头,融进了你的笔墨里。”
他低声说,指尖抚过画中振翅的蝶,像触碰到了时光的纹路。
江南的雨又落了下来,这次沈砚之没有举相机。
他看着晚棠撑着那把靛蓝色油纸伞向他走来,伞沿的流苏划过空气,像一串终于出口的誓言。
当她的手放进他掌心的那一刻,他忽然懂得,最美的胶片不是银盐,而是眼前人眼中,倒映着的彼此的余生。
《雨巷里的花期》7 立夏时分的蝶影立夏那日,画舫斋的雕花木门上挂起了新匾额——“砚棠阁”,沈砚之亲手题的漆金小字,笔锋里藏着胶片的颗粒感,却又被晚棠用金粉勾了蝶翼般的纹路。
檐角悬着串铜铃,风过时叮咚作响,惊起梁上燕巢里的雏鸟,扑棱棱掠过天井里新置的玻璃暗房。
“宣纸要选泾县三年陈的棉料,吸墨时才会有雾状的层次。”
晚棠捏着半张宣纸对着光看,纤维间浮动的帘纹像极了沈砚之镜头里的雨丝,“就像你的胶片,感光度要调到刚好能留住晨光里的露水。”
她转头望向正在调试放大机的男人,他衬衫口袋里露出半截炭笔,是她用来勾线的老胡开文。
沈砚之忽然从暗房里捧出个樟木盒,里面整齐码着十二张玻璃底片:“我按你说的‘十二花信风’拍了江南的晨露,玉兰、杏花、桃花……”他指尖划过底片上凝结的水珠,“但最动人的,是你给雏燕喂食时,落在围裙上的丁香花瓣。”
晚棠看着底片里自己低头的侧影,围裙上的针脚正是她昨夜新绣的并蒂莲。
梅雨未至,他们却在阁楼发现了麻烦——新调制的石青颜料在玻璃相框里晕染不开,像块生硬的色块。
晚棠盯着调色盘里的青金石粉,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说的“活水调墨”:“得用巷口老井的水,带着地气的润。”
沈砚之当即背起帆布包,相机挂在胸前,像极了初次相遇时那个在雨巷里捕捉光影的少年。
井台边,沈砚之蹲下身拍摄汲水的晚棠。
木桶触到水面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