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四合院:陆哥嘎嘎猛》是作者“猫奴大大”的精选作品之一,剧情围绕主人公陆一鸣猫奴大大的经历展开,完结内容主要讲述的是:魂穿“情满四合院”,成了一名老师,白天教学生们上课,晚上……嘿嘿…… 陆一鸣:糟蹋一个待你如命的人,就会遇见一个待你如狗的人,天道有轮回,且看苍天饶过谁!
第9章 秦淮茹的急迫(下)
等到陆一鸣和何雨柱走远后,秦淮茹连忙端着盆回了屋儿。
贾张氏见秦淮茹慌慌张张的回来了,不解的问道:“你这是让狗给撵了?”
秦淮茹听见贾张氏的话后,面容焦急的说道:“差不多吧,陆一鸣给何雨柱介绍对象了。”
贾张氏一听,手上的针线活放下了。
“咋地?”
“你说这陆一鸣是不是吃饱了撑的,给傻柱介绍什么对象啊?”
贾张氏立马就不愿意了,傻柱是谁?
那可是他们贾家的钱袋子加粮袋子。
这要是被别人给弄过去了,这还能接济他们家了吗?
秦淮茹心里也急啊,现在孩子还是上小学,以后初中、高中,都需要钱。
何雨柱要是跑了,还不得累死自己啊?
不行必须想办法把这件事给搅和黄了。
“妈,我看来得用杀手锏了。”
秦淮茹对着贾张氏说道。
“咋地,你还想**傻柱啊,我可告诉你秦淮茹,你要是真这么干,这家可没你待的地方。”
贾张氏一听杀手锏,脸一下就撂下来。
“妈,你想什么呢?”
“我说的是我堂妹秦京茹。”
秦淮茹白了一眼贾张氏,没好气的说道。
再说了,自己出卖色相,是分人的,如果是陆一鸣,倒搭也不是不行。
就傻柱那样的,自己最多牺牲一下小手,别的想都别想。
“瞧我这记性,先前你一直吊着人家,这下好了吧?”
贾张氏开始埋怨起了秦淮茹,当初自己就说让秦淮茹把秦京茹介绍给傻柱。
可是秦淮茹不愿意,非说什么秦京茹主意头子多,就算介绍成了,估计也不会想着接济她们家。
现在好了吧,来了个陆一鸣给傻柱介绍对象。
“诶呀,我的妈呀,现在不是埋怨的时候。”
“您就说行不行吧,如果行,明天我就回乡下把秦京茹叫过来。”
秦淮茹焦急的对贾张氏问道。
“那有什么不行的,要不是晚上没车了,我现在就想让你去。”
贾张氏非常明白何雨柱对自己家的重要性。
要是何雨柱跑了,自己一家五口都得喝西北风去。
“成,那您拿钱吧。”
秦淮茹将手伸到贾张氏的面前,开口要钱。
贾张氏愣住了,怎么还管我要钱呢?
“儿媳,妈没钱。”
贾张氏开始哭穷,自己哪有钱啊。
“妈,都这个时候,您不出力,也该出点钱吧?”
“贾东旭的抚恤金在你手里不说,我每个月还给您三块钱呢?”
秦淮茹有些生气了,这老太太真是铁公鸡一个,有进没出的。
“没了,东旭的抚恤金让我给大儿子了,你每个月给的三块钱,我都吃止疼片了。”
贾张氏就两字“没钱”,有钱也不出。
“妈,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大儿子看都不看您,你倒是想把钱给人家,也得找到他人啊?”
秦淮茹可不信贾张氏这话,贾东方从她嫁过来就没见过。
那可叫一个只闻其名,不见其人。
“妈,这钱你要是不出,我可告诉您,咱们一家子都得喝西北风去。”
“我这一个月27.5,扣除给您的三块钱,可是所剩无几了,咱们可还欠着外债呢。”
秦淮茹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想要从贾张氏手里抠出钱来。
贾张氏听后沉默了,秦淮茹说的对,这个时候不出点血,怕是混不过去了。
贾张氏背过身,从炕柜里掏出一个红布兜,从里面掏出两块钱来。
“就这么多了。”
贾张氏将两块钱递给秦淮茹说道。
秦淮茹接过钱,心里不禁苦涩,自己三十多的人了,还要为几块钱挣得面红耳赤,过得这叫什么日子。
这两块钱也就够自己和堂妹来回的钱,连路上买个吃食都不够。
“妈,再给我拿五毛。”
秦淮茹再次开口向贾张氏要钱。
贾张氏瞥了一眼秦淮茹,发现她眼圈都红了。
一咬牙一跺脚,又掏出五毛钱递给了秦淮茹。
“儿媳啊,不是妈抠门,这钱是留给我养老用的。”
“如果你命好,哪天我死了,还不都是你的。”
贾张氏也没办法,不是她不想和儿媳妇同甘同苦,只是儿子没了,自己总要留个心眼,省的有一天秦淮茹跑了,自己连个贴几钱都没有。
秦淮茹也没说话,贾张氏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自己一清二楚。
而此时,何雨柱和陆一鸣正在外面吃饭。
陆一鸣也没讹何雨柱,就随便找了一个店铺,点了一碗炸酱面。
陆一鸣拌上菜码,然后开吃。
“你慢点,不够再点。”
何雨柱看着陆一鸣的吃相,笑着说道。
原本在他眼里,知识分子的吃相要比他们好看一些。
没想到也一样是狼吞虎咽的。
“饿呀。”
“你以为谁都跟你似的,每天带饭盒回来。”
陆一鸣这话说的没毛病,这年月谁有钱下馆子啊,不都是棒子面粥加窝头。
富裕点的,炒个鸡蛋,切点咸菜。
好不容易吃个炸酱面,哪儿还顾得上形象啊?
不过自己的工资涨上去了,再加上系统给的,倒也不用天天窝头咸菜了。
“老板,来瓣蒜!”
陆一鸣大口吃着面,回头还得让老板给送一瓣蒜。
老板端着一个小碗,里面是几瓣扒好的蒜。
老板将蒜放在桌子上后就离开了。
陆一鸣一口面一口蒜,吃的那叫一个不亦乐乎。
“吃面不吃蒜,香味少一半。”
陆一鸣几口就将炸酱面给吃进去了。
打了一个饱嗝,用手擦了擦嘴。
“都说你们当老师的词多,就吃个炸酱面,还能整两句,真成。”
何雨柱也将面吃完了,对着陆一鸣打趣道。
“顺口溜而已。”
陆一鸣笑着摇了摇头,自己这口头禅是挺多的。
“怎么样,要不要给炸酱面来一首诗?”
何雨柱半开玩笑的问道。
“你别说,还真有!”
“鲜酱山荆巧手烹,家常擀面煮亲情。
时蔬菜码咸酸辣,入味尤长老北京。”
“怎么样,应不应景?”
诗词歌赋陆一鸣张嘴就来,对于一个现代大学生来说,丝毫不露怯。
“你还真能说出来,得了,我谁都不服,就服你!”
何雨柱见过老板,直接结了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