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小编给各位带来小说《春来又来倒春寒》,不少小伙伴都非常喜欢这部小说,下面就给各位介绍一下。简介:康熙年间,因为一场灾情,北直隶怀柔境内一对柏姓姐弟在家破后乞食流亡京城,机缘之下各人有各人的际遇,虽看似光鲜富贵,最终还是卷入纷争之中,是守望自己的初心,还是投机钻营,又或是滚滚巨轮在后,生如蝼蚁有何选择的余地……这正是: 春来又来倒春寒, 惊蛰未蛰空惊叹 花朵在躲无花绽, 冷风吹过艳阳还?
评论专区
佛子攻略妖女手札:结构完整,女非男处,基本全程挺甜,两情相悦。比较乐子的是女主的师父,后宫佳丽情债无数的女神君,真爱佛子,一边高呼真爱一边拈花惹草,这样的追夫火葬场也不是不可以嘛。 三国之召唤猛将:题材很新颖,可以用来打发时间,如果作者君能增加下召唤人物的难度 ,减少召唤数量,那就更好啦。 梦醒细无声:第一本书在出国前都挺好看的,出了国去了多伦多,也许对不知道的人来说很好看,对于一个生活在多伦多的人来说,他写的就是一种雾里开花的多伦多。至于之后的书,南宋还能让我开个开头,这本书简介看完就扔了
第1章 引子
一名身穿‘一裹圆’灰布长衫小厮卸下后背背囊,取出纸张铺于长案之上,在一旁细细研起墨来,案前之人,右手执笔,左手轻捻笔尖,低头看了看,望向园中景象,口中喃喃道:“这宣纸上有矾水,不吃墨,沾墨不可太饱……若是长留这样的庭园,不被世事所扰,也是神仙生活。”
随提笔写到
‘桃梨竞相开,一树红一树白。
树下生青苔,野花也争春,俏面施粉黛。
六角亭,石孔桥,河堤堰围抱春怀。
风吹湖水波粼粼,
野鸭游至蛙声来。’
廊下众人拍手叫好。
这时从人群后钻出一人,眉长眼小,两腮堆肉,挂着两撇小胡子,说道:“准季兄,这首园景词,确实尽含园中春色,只是这蟾声鸣叫,需得入夏,是否有欠妥当。”
“谁说春日听不到青蛙叫,我昨日路过汐塘也是听见了的,我的小童不在此间,要不他也是可以作证的,对,大和尚也是可以作证的。”一个精壮的小伙子出来打抱不平道。
“噢?丹珠兄昨日去了那百岁庙?呵呵,今日又来游这柏园,不好好在家习武,不怕令尊又抽你藤条?”小胡子继续说道。
“我自禀知玛法,阿玛为何罚我,只是你这小胡子这般恼人,好好的游园都被你给搅合了,看我不揪下你的胡子。”言罢,瞪起大眼,这个叫丹珠的精壮小伙子撸袖子就要上前动手。
小胡子见状,连忙嘻嘻哈哈向人后钻去,丹珠左来,小胡子绕右,丹珠右至,小胡子到左,却是在大家的掩护下,未沾到一片衣袖。
这时,一只手横来,拦在丹珠身前,虚搭在丹珠右肩上。
只见此人穿着枣色长衫,头戴枣色帽,发辫黑亮,额头丰润而宽广,天庭无暇,嘴大而紧闭,牙齿整齐,只是因一时不慎,左眉角碰到石头上,留下淡淡疤痕,右手持竹扇一把,微微一笑,轻怕了一下丹珠肩头:“贤弟,你再撵,可就把子君兄撵到我这廊下池塘了,饶他一次可好?”
丹珠一声闷哼算是答应,眼中还有愤愤之色。
枣色长衫续说道:“今春早暖,况已过清明多日,有蛙声也不足为奇。准季贤弟这词加这蛙声,就有了望春末-思夏初之意,不知愚兄解的可对?”
准季一揖到地:“教我者先生,知我者兄长。”
众人大笑,化去者些许尴尬。
“好,曾伯,饭食可备好?”枣色长衫问向身边的老仆。
“回少爷,老爷要在主厅宴请府台大人,本县教谕李大人,沈准季公子父亲,叶赫那拉-丹珠公子父亲都在做客。”
“哦,可烦请曾伯使人将饭食送到这廊前亭中,我与诸兄共饮。”
“是。”曾伯躬身答道。
枣色长衫领众人行二十步由廊中至尽头,乃是前诗中提到的六角亭,此亭位于湖水**,远观不靠华丽取胜,不靠怪诞引人,而是靠朴实、文秀,以比例、尺度、韵致及色调成为这柏园中‘点睛之笔’,庭前两柱上挂有楹联,上联书‘饮天河水不忘天恩’下联书‘籍怀柔县常思怀安’正上有匾‘怀恩亭’,此匾额当中三字大有来历,乃是五年前过世的当朝一等公阿灵阿所提,只是未落款。
亭中面北有一座屏风,大理石材质,长五尺,高一尺半,厚一寸,上有浮雕,画的是一个故事,六人中,有一人头次来做客,上前细细端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