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继母后,我改造全家种田忙(秦瑶刘季)完整版免费阅读_全文免费小说穿成继母后,我改造全家种田忙(秦瑶刘季)

主角秦瑶刘季的小说推荐《穿成继母后,我改造全家种田忙》,文章正在积极地连载中,小说原创作者叫做“悠闲小神”,故事无删减版本非常适合品读,文章简介如下:秦瑶一睁眼,从末世穿到一名古代农妇身上。家里四个继子嗷嗷待哺。一个除了美貌一无是处的混混相公上窜下跳。家住茅草屋,缸无半粒米,一家子瘦骨嶙峋活似难民。这就算了,居然还有人上门来要债!秦瑶怒从心头起,一脚把混账相公踹出去,“要债大哥,麻烦直接给我打死!”四个继子:!!!世界清净了,秦瑶挽起衣袖怒发家。狩猎、扛包、杀马贼,她是样样顶呱呱。就是这种地,面朝黄土背朝天,就连在末世里摸爬......

点击阅读全文

穿成继母后,我改造全家种田忙

由小编给各位带来小说《穿成继母后,我改造全家种田忙》,不少小伙伴都非常喜欢这部小说,下面就给各位介绍一下。简介:  秦瑶和煦的冲她笑笑说不累,走上前把刘季提了起来,扔进堂屋,懒得再管他。  因为她今天也累够呛,没那个精力跟无赖斗智斗勇。  有人做饭,秦瑶心安理得的坐在椅子上休息,三郎和四娘一左一右蹲在她身边,主动给阿娘捶腿。  小手没什么劲,但敲得人心里那叫一个暖啊,秦瑶闭目感叹:  “又是美好的一天呢!” ...

热门章节免费阅读

  再看刘季,进了门就往灶房里钻,拿了白糖出来,自己兑一碗酸甜的糖醋水,一口气喝掉大半碗,打着饱嗝,四仰八叉的坐在灶台前,眯眼就要睡去。
  秦瑶没忍住,给了他一记老拳!
  跟在秦瑶身边这么久,刘季已经把闪避练出来,拳风扫来时,偏头躲开了脸。
  但肩膀结实挨了一拳,一个仰倒,摔倒在地,痛呼出声。
  “还不做饭?”秦瑶不耐的催促。
  可能是干农活太折磨人,她一见刘季躲懒就更来气。
  刘季却顺势躺在地上,哎呦呦叫唤,就是起不来。
  最后还是大郎和二郎怕亲爹被后娘揍死,主动承担下来。
  刘季感动不已,“大郎二郎,有你们是爹的福气!”
  这一个冬天吃得不错,九岁的大郎个子长了不少,站在灶台前不用架板凳了。
  大郎让二郎帮忙烧火,两个小少年像模像样的做起饭来。
  “阿娘,你累不累呀?”四娘关心的问。
  秦瑶和煦的冲她笑笑说不累,走上前把刘季提了起来,扔进堂屋,懒得再管他。
  因为她今天也累够呛,没那个精力跟无赖斗智斗勇。
  有人做饭,秦瑶心安理得的坐在椅子上休息,三郎和四娘一左一右蹲在她身边,主动给阿娘捶腿。
  小手没什么劲,但敲得人心里那叫一个暖啊,秦瑶闭目感叹:
  “又是美好的一天呢!”
  躺在地上没人管的刘季:羡慕二字,吾已说得倦了!
  大郎和二郎煮了野菜粥,咸淡适中,秦瑶喝了五大碗。
  吃饱了饭,精神又回来了。
  碗筷留给四个小孩收拾,秦瑶抓起刘季来到院子里,把剩下的麦子和杂草做分离处理,明天好摊开晒。
  刘季刚刚挨了一记老拳,老实了不少,忍着痛,两人点着灯笼在院子里埋头苦干,直到月上中天,这才清理完所有杂草,把麦粒敲落,回房睡觉。
  一天农活干下来,沾枕即睡,睡眠质量都提高了。
  接下来两天太阳很好,麦子全部摊在旧席子上晒,秦瑶和刘季一人半天,轮流给麦子翻面,好晒均匀。
  比起之前割麦子,现在这个活完全可以用轻松来形容。
  麦子晒好,现在就剩下最后一道程序——脱壳。
  好消息是,麦子不到两百斤,刚好装满两个箩筐。
  坏消息是,脱壳的石磨是人力的。
  刘家村有磨坊,村里人一块儿修建的,在村祠堂旁边那片平坝上。
  一到收获时节,这地方总是最热闹。
  空地上全是晾晒的粮食,磨坊那间不大的小房子,里里外外都是人。
  各家用磨,需要排队,原则上是谁家先要用就先用,来晚的自然排后面。
  磨坊里面三个石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这磨坊一天都没停下来过,每天都有人用磨。
  因为磨磨实在是件苦差事,如果不是急着要卖粮食,大家都选择分几次慢慢磨,或者吃完了缸里的,等没了再来磨够一两个月的量。
  秦瑶急着磨,是因为家里的粮食快吃完了。
  上一次买粮食,还是去年十月底的时候,一个冬天过去,现在米缸差不多见底。
  麦子用石磨磨,其实只是把外面的皮磨碎,到时候还需要用特殊的风斗,把皮和麦粒彻底分开,才能得到可以食用的干净小麦粒。
  磨麦这个活儿,秦瑶就不指望刘季这废物了,留他在家里做饭,自己挑着新收的麦来到磨坊。
  农人们最关心的就是收成,各家在磨坊里,总会问上一句:“你家今年麦子收了多少?”
  大家伙都说还行,气候没有异常,平均一亩能收上来差不多两百斤。
  这亩产量,和后世上千斤的亩产是万万不能相比的,但在开阳县这一片来讲,粗耕的情况下还能有这么多产量,很不错了。
  这个时候,秦瑶低头看着自家的一百六十斤麦子,她这散养下来,平均亩产八十斤,也挺不错呢。
  “秦娘子!我好了,你进来吧。”
  磨坊里,有人磨完,喊了在排队的秦瑶一声,秦瑶忙把麦子挑进去。
  终于轮到她了。
  上一家离开前已经把石磨上的麦皮打扫得干干净净,秦瑶刚刚站在门口看都已经看会了,直接上手试了一下,感觉也还行。
  不过这个效率就算力大如她,也觉糟心。
  秦瑶把一百六十斤麦子全部磨完,花了一个小时。
  就她这速度,旁人都看呆了,可想而知,普通人的话,这活有多磨人。
  想起现代的打米机突突几分钟就完事,秦瑶挑着磨好的麦子走在回家的路上,就在想,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提高石磨的效率呢?
  就算不能提高效率,能节省点力气的话,也行啊。
  用牲畜拉磨就别想了,村里有牛和骡的都当祖宗一样供着,可舍不得让它们拉磨。
  而且牛马动起来就要吃粮草,这花费又增加了。
  从桥上走过,秦瑶突然顿住,看着哗啦啦奔涌的河水,脑中灵光一闪。
  村里这条河,一年四季有三季水量都很大,这就是现成的动力啊!
  秦瑶曾参加过基地的水利工程,设计一款适合刘家村河流的水车没难度。
  而且,她之前不是一直在想怎么赚点钱吗,这水力石磨做出来,在乡下肯定有市场。
  想到这秦瑶就有点激动。"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