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连载中的小说推荐《名家杂文摘抄录》,深受读者们的喜欢,主要人物有无名西瓜西红柿,故事精彩剧情为:一篇文章一种思想,无数思想的碰撞,让你随时穿越时空了解那些神秘而伟大的思想,总有一些思想,让你的灵魂感觉到似曾相识的亲切……
评论专区
大汉之帝国再起:我喜歡這書的一點是,沒有甚麼天馬行空的發明,基本是根據當時生產力條件來構思的。而且這本書還會有註解,引用史料來說明,因此我知道了【上帝】這詞是中國發明的。 12亿武装女仆的皇帝:【已太监】康萝莉的新书,被萌化的战锤40K设定,主(后)角(宫)一如既往的强(和)气(谐)…才怪!!说实话,对于康萝莉的脑电波,我是越来越对接不上了,这本书嚼起来感觉实在是太干了。建议慎入吧。 逆向恋爱游戏:和《恋爱后宫游戏结束通知到来之时》几乎一样,这算抄袭了吧……
第1章 真性情
在明末文坛上,袁中郎和他的两位兄弟是开一代新风的人。袁中郎评其弟小修诗,“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的胸臆流出,不肯下笔”。这话不但说出了袁中郎的文学主张,也说出了他的人生态度。他要依照自己的真性情生活,活出自己的本色来。
每个人一生中,都曾经有一个依照真性情生活时代,那便是童年。孩子是天真烂漫,约束自己的。他活着整个儿就是在享受生命,世俗的利害和规矩暂时还都不在他眼里。随着年龄的增长,染世渐生,俗虑和束缚越来越多,原本纯真的孩子才被改造成了俗物。
那么,能否逃脱这个命运呢?很难,人的天性是脆弱的,环境的力量是巨大的。随着童年的消失,他若没有一种成年人的智慧及时来补救,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失掉童心。凡童心不灭的人,必定对人生有着相当的彻悟。
所谓以彻悟,就是要把生死的道理想明白。名利场上那帮人不但没有想明白,只怕连想也不肯想。天下皆知生死,然未有一人信,生之必死者……趋名骛利,唯曰不足,头白面焦,如虑铜铁之不坚,信有死者,当如是耶。名利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在终生的驰逐中,那颗以享受生命最大快乐的童心就这样丢失的无影无踪了。
事情是明摆着的:一个人如果真正想明白了生之必死的道理,他就不会如此看重和孜孜追逐那些到头来一场空的虚名浮利了。他会觉得把有限的生命耗费在这些事情上,牺牲了对生命本身的享受实在是很愚蠢的。人生有许多出于自然的享受,例如爱情、友谊、欣赏大自然、艺术创造等等。其快乐远非虚名浮利可比。在明白了这些道理以后,他就会和世俗的竞争拉开距离,借此为保存他的真性情,赢得了适当的空间。而一个人只要依照真性情生活,就自然会努力去享受生命本身的种种快乐。用中郎的话说,这叫做:“退得一步,即为稳实,多少受用。”
所以与其贪图活得长久,不如争取活得痛快。“人生不得行胸臆,纵年百岁犹为夭”。就是这个意思。
选自周国平《人生贵在行胸臆》,有删改
小解:行胸臆就是活出真性情,活出自己的本色。人生有许多出于自然的享受,其快乐缘分虚名浮利可比。名利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在终身的追逐中会变得。头白面焦,心力交瘁。真性情,可以远离俗虑和束缚,让自己活出本性。
个人觉得,人生短短几十年,活过百岁有几人?人可以适当的追求名与利。当然一个人不能做物质的奴隶。只要够吃够喝够用就可以了,如果无限制的去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何苦来这一世上走一回呢?
这是尝试的第一写,希望有书友喜欢看,多给予我包涵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