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海生程萌(不明潜水物)_《不明潜水物》完结版阅读

书名叫做《不明潜水物》的小说,是作者“得瓜切瓜”最新创作完结的一部奇幻玄幻,主人公卫海生程萌,内容详情为:从古至今人类每当仰望星空便多了一丝对宇宙的思考,近百年来人们对于宇宙的观察与探索从未停止,确实广袤无垠的星空本身就充满了神秘,而人类却很少低头看看脚边--海洋,这个神秘且危险的地方,这个足矣媲美宇宙的神秘区域,这个或许可以解开生命起源甚至改变我们未来的地方

点击阅读全文

第二章——魑纹异兽鎏金铜箱


科考队员用手抚摸着箱体的外壳,轻轻拍了拍紧绷的铁链,那胳膊粗细的铁链表面除灰尘外并没有多少海洋生物附着,队员们先后从水下机器人的装备仓中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水下切割机,开始对铁链进行破拆工作。

由于担心冒险切割铁链会有危险,所以从铜箱下部的铁链开始切割。再结实的铁链也抵挡不住现代科技的利剑,不一会伴随着一股股气泡和刺眼的红光,由于铁链承受不住大部分断裂的拉伸力,啪的一声挣断成两段碗口粗的截面。

科考队员又返回打捞船,调来了特殊准备,一个水下气垫筏,并增派了一名队员,首先将气垫筏平铺在箱体底面并充入气体,气垫筏在充入气体后慢慢包裹住了铜箱的大部分,一方面对其进行保护另一方面起到一定的承托作用,不至于切割铁链后铜箱有坠落的危险。

同样,新下来的队员也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惊,不自觉的也上手抚摸了一下。忙活了大半天,破拆工作终于完成,铁链被一根一根的切断,靠着气垫筏的浮力和起重机的配合,很快将铜箱拖上了打捞船,就这样也已经是黑夜了,三名打捞队员圆满完成任务,早已累瘫,疲惫的回到休息处在一旁远远的看着船上的同志们忙碌,经测算铜箱连同里面的东西足有两吨重。

打捞上船后引起了一片轰动,不一会甲板上就聚满了人,连见惯了这一切的后厨王师傅都忍不住凑到近前来,王师傅借着昏暗的灯光眯着眼说:“哟,这上边还雕着龙呢”旁边有随船的科考队员马上解释道:“这不是龙,这是魑纹,也称蚩尾,是一种海兽,古人认为螭龙是一种水精”,王师傅又掏出手机拿灯照亮用手一指:“这外面的是魑纹,那这中间两个是什么?”小队员也注意到在众多纹样的中间有两只异兽,上下颠倒成环状排列,两只虽略有不同但可以肯定是同一种生物,这异兽状似人形生有四肢前肢略短于后肢,背上好像还背着东西,手中持物,暂无法分辨所持为何物,但又不像人形好像生有脚蹼,龇牙咧嘴头大如圆盘,脑袋上似乎还顶着一个碟子;那小队员一看一时也说不出话来,“那是水猴子”众人沿着声音的方向把头转向一边,说话的正是此前的打捞队员贾虎,刚刚喝了几口水正在脱潜水服,这时把脚蹼摘下放在一旁,半开着潜水服的拉链走上前来,“这东西就是渔民传说的水猴子海猴子,日本叫河童,据说它在水中力大无穷,好喜人血,是一种危险的动物”看了一眼大家皱着眉头的表情后又说:“也只是传说,这海上的故事啊多如牛毛,谁也没有真正的见过......”

就这样,由于铜箱的特殊固定方式和奇怪的纹样,科考队员认定这里面一定有不同寻常的东西存在,于是铜箱被率先运回了研究所,暂定其名称为“魑纹异兽鎏金铜箱”。

拉回研究所后,队员们做短暂的休整后,又沿着事先做好的信标回到沉船地继续进行发掘工作,而我的工作和生活从此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两天以来我们对于铜箱的结构进行了研究,最重要的是对其质地进行了化验;发现,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叫它铜箱并不准确,因为其实它是镍铜合金制造的,这也是为什么它不像一般的青铜器一样,经历了这么多年海水的侵蚀而并没有生锈,通过对外表面的刮取化验中我们得知,镍含量69%铜含量23%还有8%的铁,假设整个箱体里外都是同一种合金的话,那单从这么巨大的金属总用量在当时已经称得上是世界之最了,而与它相连的铁链也是含镍合金,现在看来整组文物都有在当时能做到的据我所知最好的防锈措施。

“组长!”

一声短促的呼唤把我的思想拉回来了,赶忙拿起桌上已经放凉了的那杯龙井,急走两步来到沉船物品分析室。

“组长你看”组员叶勇本来半趴着身子,见我进门赶忙从探身的水池中直起来,(通常为了保护深海打捞上来的物品,不会将打捞的物品直接暴露于空气中,所以铜箱是浸泡在一个两倍于自身的水池中的,水池内注满了与打捞地点浓度相当的海水)在一旁手拿记录本的常贺也赶忙凑过来,只见叶勇两手捧着一黑色的物件。“你怎么给......”我刚想说你怎么给弄坏了,还以为是他手劲太大给掰掉了呢,走上前来一看,“这,这是铁链的连接座?”看那底座上还保留着破拆下来的几节铁链,叶勇兴奋的手舞足蹈,捧着链座怼在箱体旁说:“往里一使劲,往顺时针一使劲就拧下来了。”我看了一眼链座上的卡口和箱体右侧的近三厘米的圆洞瞬间就明白了,原来古人是通过在铁链上事先做好的链座插入箱体再旋转拧紧,我拿起来仔细端详,链座沿外沿有上下两条卡口,不同于现在的螺丝拧紧两条卡口是平直的,而箱体与链座相连的缺口里正中设一只口含金属球的蟾蜍,用手重重下压小球是有弹性的,刚好可与链座正中的弧形内边相抵,这样由内向外的力可以抵住链座,又因为铁链的力主要是横向和垂直的拉力,所以不管在大的风浪造成的摇晃都不会使之挣脱,既方便铁链的安装固定又可以顺利的取下,这也是为什么看铜箱表面是如此的平整好似一整块铜板的原因,不禁对古人的巧妙设计所惊奇,还赞叹于对于误差的精妙的把控。

“我说怎么把铁链固定上的,古代又没有电焊机”看着这精巧的设计我不禁喃喃道。

知道了原理拆下其余五个链座就简单的多了,三人合力不一会就将链座全部拆卸了下来,并仔细将链座摆放在一旁。

我们猜想,既然铁链是通过链座经过旋转的方式安置在铜箱上,那么打开铜箱也极有可能是通过同样的原理,于是我们把水池中的水先放掉避免冒然打开铜箱会有水涌入箱内对内藏物品产生破坏,当然我并没有报多大的希望里面是否已经进水,毕竟几百年的时间估计里面和外面液位差都相等了,假如是纸张类的文物也早就腐烂消失了,甚至打开是个空箱子的心情我们都提前有了准备。

“考古记录17,对于打开魑纹异兽鎏金铜箱我们已经有了推断,前面通过旋转卡口拆除铁链,现在我们想过同样的方式试一下能否打开箱盖”我对着考古记录仪在做例行口述。

我和叶勇两个人一上一下的抱着箱子,朝不同的方形一拧,不管有,又朝着反方向猛地一使劲,腰上力量一松心中暗喜,果然管用,继续用力一直转动刚过对角线的位置,知道可以抬盖了,但半米多高的铜盖凭人力是不可能抬得下来的,将航车调来绑带固定好,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了,赶忙吩咐常贺:“把手持摄像机拿来,给我对着里面拍!”

随着航车启动的隆隆声,众人复杂的心情更平添了几分激动。

盖子缓缓的打开了,我们三个虽然都急不可耐,但这时谁都没有向前迈步,所有人的表情都产生着细微的变化。我闻到一股味道,一股强烈的刺鼻的气味,我们开始喘息并伴随着咳嗽,这箱子有问题!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