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以身就义》,此书充满了励志精神,主要人物分别是唐晨安国少季,也是实力派作者“唐晨”执笔书写的。简介如下: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大宛杀汉使者,头悬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刻诛灭。大汉使臣,一个不是在搞事,就是在搞事路上的职业。安国少季轮回九世,只要在这最后一世完成“就义”的任务,便可逆转时空,不死不灭。建元元年,汉武践祚。在汉武帝的时代,没有比成为一名汉使更能光速就义的了。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什么?你不犯?那可由不得你了。然而多年过去,看着大汉日益庞大的疆域,安国少季......
《以身就义》这本书大家都在找,其实这是一本给力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唐晨安国少季,讲述了好在还能升职,俘获的牛羊也能卖上一笔。” 万刚是五人中最苦的。 老婆为了抢收田里的黍米,淋了雨,受了风寒,直接就走了,留下了刚会走路的儿子和刚断奶的女儿。 “你才一儿一女,老田我家里足足四个崽子,都到吃穷老子的年纪了...
以身就义 在线试读
和安国少季一起出使扎若部的军士中,史寅因为骑术精湛,被安国少季点去救援李当户,剩下的多为甲士,只得在军营中修整。
史寅手下的五名什长,万刚,闻韬,黄张,田闯,齐为,正聚在一处营帐中喝酒。
“你说,史老大跟着安国郎君救援,能斩获多少军功。”
万刚从桌几上的木碟中,抓了一把炒豆子,一边吃,一边羡慕跟着安国少季出征的史寅。
“军功就别想了,安国郎君一行七百骑,哪怕是长途奔袭,被困的兄弟们未必能等到支援啊。”
闻韬不看好安国少季这一行,眯着眼,说出了自己的判断。
“不过也不用担心,安国郎君勇悍绝伦,不管是为了同袍报仇,还是掩护军队撤退,都不在话下。”
齐为对安国少季的武力有绝对的信心。哪怕立不了功,全须全尾的回来还是没问题的。“反正是出使,不是出征。就算一个人头没砍,也不用受到处罚。”
汉承秦制,军队出征,斩获超过自身损失,才能授功,反之则会被罚。损失过重的,主帅人头落地都是常事。
“也不知道我们的军功什么时候能拨下来,可惜现在升了爵也没有多少赏赐了。好在还能升职,俘获的牛羊也能卖上一笔。”
万刚是五人中最苦的。
老婆为了抢收田里的黍米,淋了雨,受了风寒,直接就走了,留下了刚会走路的儿子和刚断奶的女儿。
“你才一儿一女,老田我家里足足四个崽子,都到吃穷老子的年纪了。老子的那点军饷也就喂个八成饱,升了职,日子就可以过得松点了。”
每次喝酒最后都会聊起家常,每到这个时候,养了四个儿子田闯就成了嗓门最大的人了。
“四个儿子也就是苦一阵子,等你四个儿子找媳妇的时候......就更苦了。”
万刚一张见到有人比自己更惨,一张嘴立刻臭了起来。
在一阵阵老狗不吐人言的嬉闹中,只有黄张一言不发,一个劲的喝闷酒。
黄张是五人中年纪最老的,有两个儿子,都在戍边时与匈奴交战,战死了。
田闯也察觉到了黄张的苦闷,拍了拍黄张的肩膀,“老黄,我儿子多,你过继一个去。免得哪天战死沙场,连个披麻戴孝的人都没有。”
黄张仰头闷下一口酒,擦了擦嘴角道:“官家文书上写了,老汉两个儿子面对匈奴,死战不退,还斩首一级,虽然最后被匈奴人的箭矢射死了,可都是正面中箭的。”
“老汉我也不想着升官发财,或者延续香火,只想着多杀一点戎人和匈奴。”
“以后下去见我儿子的时候,可以和他们说,他阿爹啊,没比他们两个小崽子差。”
黄张一席话说完,其他四人纷纷举杯。
生死无常,是为戍边。
一杯浊酒下肚,大帐忽然的毡门忽然被掀起来。
一名陌生的军卒走了进来,通传了身份后,抱拳道:
“狄道的令使带来了军功封赏。”
“午后来校场领赏,不必穿盔甲。”
当安国少季带着七百骑赶回大夏县时,万刚,闻韬,黄张,田闯,齐为五人的人头已经被装入了木笼,挂在了大营营寨上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