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推荐《隔空指点》是作者“陆羽”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陆羽朱元璋两位主角之间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陆羽遇见一件奇怪的事情,有一天,自己见到了一个鬼,那个鬼还自称为朱元璋。朱元璋:“朕的大明,亡了!”陆羽:“落伍了,大清都亡了!”朱元璋:“这北平怎么会有皇宫?”陆羽:“朱棣建的。”朱元璋:“?????”洪武八年,朱元璋一觉睡醒后,回忆中梦中的经历,大明开始发生了改变。与此同时,陆羽已悄然穿越到了这个时代,与老朱的一场偶遇。“喂喂喂,老鬼,老鬼,朱老鬼,我是陆羽啊!”“来人,把这......
《隔空指点》这部小说的主角是陆羽朱元璋,《隔空指点》故事整的经典荡气回肠,属于小说推荐下面是章节试读。主要讲的是:” 在他面前,朱元璋垂眸凝思,不动声色,一旁的朱标却是面露疑惑。 “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朱元璋挥了挥手,待毛骧退下后,又看向朱标:“标儿,你可看出什么了?” 朱标蹙眉,沉声道:“韩国公此番回京,场面倒格外凄凉。”身为开国元老,回京后连个探视的门生故吏都没有,想那李善长有些难堪。 “凄凉...
阅读精彩章节
这世上,还有谁能替皇帝承担骂名?当然只有他李善长了。
李善长是行工部衙门的主管,是中都皇城的实际负责人,只有他将这所有事都揽下来,才能替天子洗去骂名。
“不可!父亲,您这是疯了吗?”
李祺脸色变得煞白,惊慌道:
“倘若您将所有罪责都揽下,只怕会招来杀身之祸啊!”
“陛下为了平民愤,可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
“您就算不为自己计较,也该为咱阖府上下这么多人命……思虑啊!”
他显然是急了,说话已带着颤声,扒拉着李善长的手也在微微颤抖。
李善长显然镇定许多,到这会儿非但不慌,反是轻轻幽笑,拍了拍自己儿子的手背,随即抚了下去:“你不必慌张,我韩国公府一门荣耀,岂会因这点小事衰败?”
他站起身来,颇有自信地背负着双手,仰望堂上高悬的匾额:“且不论为父与那位多年情谊,咱府上可还供着块免死铁券呢!”
洪武三年,朱元璋封功大臣,赐下二十八块免死铁券,他李善长作为六公之首,是当先第一个被赐铁券之人。
这是大明一朝最高殊荣,凭此铁券,除了谋反大罪外,任何罪责都可免一死。
李善长的嘴角勾起冷笑,语调颇为轻幽舒惬:“有这免死铁券傍身,想那上位顶多责备几句,断不会下狠手……”
武英殿内,毛骧躬身垂首,冷声通禀着李善长的动向。
“韩国公昨日回京,京中百官无一人敢去接迎探视,后韩国公独自回府后,便闭门静思,再未出府,至于其他淮西官员,也大多持观望态度,未有动静。”
在他面前,朱元璋垂眸凝思,不动声色,一旁的朱标却是面露疑惑。
“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朱元璋挥了挥手,待毛骧退下后,又看向朱标:“标儿,你可看出什么了?”
朱标蹙眉,沉声道:“韩国公此番回京,场面倒格外凄凉。”身为开国元老,回京后连个探视的门生故吏都没有,想那李善长有些难堪。
“凄凉?”
朱元璋冷冷笑了声:“他这是在卖惨呢!看来,他还想盘算那迁都之事,让俺迁去凤阳呢!”
“迁都?”
朱标略略一愣,质疑道:“眼下他更该担忧的,不是他那些犯事部下吗?”
行工部官员的案子仍未宣判,照说李善长理当有所担忧:一者担忧嫡系心腹折损,二者担忧案件波及到他韩国公府,影响他李善长的权望。
朱元璋摇了摇头:“他回京后一不走访同僚,二不上旨求情,想是早已断定那些人再无获救希望,现下他最担忧的,定是此案后续发展,会否影响到迁都之事。”
幽幽吐了口气,朱元璋的脸上浮现出笃定笑意:“且等着吧,要不了几日,他定会进宫求见,到那时,咱便能知晓他打的什么心思了!”
……
果不出朱元璋所料,第二天下朝时,朱元璋正自更衣,云奇凑上来通传:“陛下,韩国公求见。”
闻言,朱元璋冷冷一笑:“宣他去武英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