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删减版本的现代言情《穿成娘道文女主,从逃婚开始》,成功收获了一大批的读者们关注,故事的原创作者叫做格林莉琪,非常的具有实力,主角田招弟田盼弟。简要概述:我穿到了娘道文女主角的婚礼现场。娘道文标配的恶婆婆故意刁难女主,女主敬茶改口叫娘,恶婆婆绷着脸说我可不是不是你娘。我抬手就是一巴掌给窝囊丈夫:“这大喜的日子你不叫你娘来,叫这不知道是谁娘的老太太坐这干什么!”(一)在我娘田招弟的葬礼上,我......
热门小说《穿成娘道文女主,从逃婚开始》近期在网络上掀起一阵追捧热潮,很多网友沉浸在主人公田招弟田盼弟演绎的精彩剧情中,作者是享誉全网的大神“格林莉琪”,喜欢现代言情文的网友闭眼入:”“招弟,大娘要供郑宇读书,家里也是紧巴巴的,实在是拿不出钱了啊!之前给你的五块钱都是大娘这个月买药的钱。”“郑大娘,你身上这件衣裳,我光扯布就花了七块钱!你要是没钱,我就只能去城里找郑宇哥了。”一听这话,郑老太太不舍的又掏出了七块钱,我垂泪:“我的人工费呢?看来我只有去找郑宇这一条路了,我去省城,...
精彩章节试读
“这怎么行!”提及钱财,捂着心脏叫唤的林秀莲一下又恢复了精神,两人你来我往的打起口水仗。
我看着闹哄哄的现场,生怕自己笑出来,捂着脸抽泣着跑出去。
(二)
推开院门,便见一个不甚灵活的老太太要往旁边的稻草垛里钻,被我眼疾手快的攥住她的衣角。
为了掩饰偷听墙角的尴尬,她道:“招弟,听说你今天结婚,大娘来瞧瞧。”
这人我哪能认不出来?她穿的还是我娘亲手做的衣裳。这是郑老太太,我娘田招弟的初恋郑宇他娘。
这郑宇也是个道貌岸然的坏男人,口口声声说爱慕我娘,但实际上只是把我娘当成在老家农村的免费劳动力,用“真情”拴住我娘心甘情愿给他家干活供他上学。
郑老太太仗着我妈喜欢郑宇,平日里经常占便宜不说,还把家里的活都推给我妈做。田根生住院,我娘到处找人借钱,郑老太太怕我娘缠上他们一家,拿了五块钱打发我娘,又火速找媒婆给郑宇说亲以此和我娘划清界限。
我哭丧着脸,但是攥着她衣角的手未松:“郑大娘,我爹只顾着我弟弟,赵家宝也不是个好东西,招弟以后就真的没有家了啊!你之前说过,叫我永远把你当成亲娘来看,我能先去你家住两天吗?”
她马上反对道:“不行!”
一双三角眼从上到下扫视了我一番,又见我攥着她衣角的手实在是拽不下来,讪讪为自己找补:“我家没有多余的房间了,招弟你和你爹服个软,我瞧着家宝也是个会疼人的,只是被勾着做错了事。这过日子不就是你包容我,我包容你么?你回去好好和他说说,以后安安分分和他过日子。”
我听她这番话便觉得恶心,于是直奔正题:“可我没钱,赵家宝他妈看不起我没有嫁妆,要是有人能给我点钱,我过过这个坎就好了。”
“招弟,大娘要供郑宇读书,家里也是紧巴巴的,实在是拿不出钱了啊!之前给你的五块钱都是大娘这个月买药的钱。”
“郑大娘,你身上这件衣裳,我光扯布就花了七块钱!你要是没钱,我就只能去城里找郑宇哥了。”
一听这话,郑老太太不舍的又掏出了七块钱,我垂泪:“我的人工费呢?看来我只有去找郑宇这一条路了,我去省城,我去学校伺候他。我有之前郑宇哥给我写的信,我去叫他们学校的领导给我主持公道,问问他们学校的领导我这个穷丫头配不配得上他。”
其实我只是知道这段剧情,不知道那信上写了什么,但是拿出来吓吓一心扑在儿子荣华富贵的郑老太太也足够了。
郑宇现在正和城里的有钱姑娘打得火热,郑老太太生怕我搅局,坏了他儿子迎娶白富美的好事,一听便急了:“你别去!你这死丫头怎么这么不知羞!我家郑宇可是念书干大事的人,你个穷丫头怎么配得上他!”
那可不,我心中腹诽,在学校搞大了女同学的肚子又不想负责,丢了学籍不说,生下来的两个孩子还要靠我娘来养,自己却一个人在外面潇洒,可不是没脸没皮的干大事的。
一番拉扯,最后郑老太太用一百三十七块换得了我手中与郑宇的全部书信。
我数数手中的钱,有零有整的,这老太太在我娘哭着跪下向她求助时只舍得拿出来五块钱,这下为了儿子倒是倒出了个干净。
我抿嘴露出个腼腆的笑:“阿婆你是个好人,我还有事先走了,下次再来看你。”
(三)
我将从郑老太那儿要来的钱揣在身上,直奔田家。
趁着田有财还在和赵家拉扯彩礼的事,我循着记忆在田有财的烂床榻下面找到了田家的户口本和两张张布票,好在田有财向来忙着喝酒赌博,对家里的事情不太上心,田根生又在住院,才方便了我。
我本来想把招弟的衣裳也收拾两件,可翻来覆去也只找到两件破的不成样子的,反倒是在床下面找到了两瓶田有财留到过年喝的好酒。
这坏老头,自己亲闺女结婚拿不出一分钱陪嫁,反倒藏着两瓶好酒留着自己享受。
我把能搜刮到的好东西都塞进包袱里,开启我的主线任务:逃婚。
余光扫过田根生的衣物,这个白眼狼王体弱多病,却活得比谁都命长。田有财赌博喝酒不管事儿,田根生念书、考学、娶亲,桩桩件件都是在花着我妈一分一分攒的血汗钱,林秀莲对家里的每一分钱都看的比命还紧,我娘光靠种地根本攒不下来钱,为了供孩子读书,就每天天还不亮挑着担子去二十里外的镇上卖小馄饨,卖完馄饨之后再回来下地干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