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念宁呈安是《娘娘美艳娇软,帝王早已沦陷》中的主要人物,在这个故事中“衔余墨”充分发挥想象,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功,而且故事精彩有创意,以下是内容概括:她本是家中受尽宠爱的小姐,却在嫁入落魄王爷家后,全族被杀,自己无辜惨死。而她死后,昔日负心的王爷一跃坐上了皇帝之位。再睁眼,她换了张脸重生了。顶着以前世全然不同的脸,她进宫了。以身为诱,步步为营只为娶皇帝狗命……...
主角是沈玉念宁呈安的精选古代言情《娘娘美艳娇软,帝王早已沦陷》,小说作者是“衔余墨”,书中精彩内容是:御前公公周顺出来接过信,轻看一眼,信封上镶了金丝龙印,这是专给帝王的奏信。他托着信经过一众朝臣,中史大人郑沧垂眼,瞥见了信边的一角金印,不动声色地往后退了半步,隐在朝臣中。周顺走到御案边,小声开口:“皇上,是颍川郑国公府来信。”宁呈安轻轻点头,并未作声,而是接着问工部尚书:“冯伦,你继续说...
阅读精彩章节
沈玉念一手撑着地,一手揉着太阳穴,头痛欲裂连眼皮都睁不开。
葛夫人见她紧闭双唇,没好气地开口:“沈玉念,你别以为不说话就能混过去,我告诉你,鸿儿乃我柳家长子,若他有个三长两短,我定叫你竖着进来,横着出去!”
柳志岩开口:“我柳家收留你,可不是让你来添乱的!”
沈玉念只感觉这些人的声音好似从很遥远的地方传来,绕在耳边忽远忽近,脑子里也凭空出现了许多陌生的记忆,乱七八糟,冲撞着头颅好似要爆炸一般。
“你说话啊!”张嬷嬷在旁边推搡着她。
她正觉全身酸软,被这么推一下就倒在地上,爬起来时一脱力又昏过去了。
柳老夫人无奈叹口气,命人将她抬回卧房,等醒来后再带过来问话。
与云川相隔甚远的都城,已连着几日绵绵细雨。
寒风刺骨,钻进鼻腔直透人心。
红墙下泥水轻溅,宫人疾行的步子穿过九重深宫的明黄瓦,白石梯,最后悄声落在宣政殿外。
天光散发着苍白的寒意,宫人跪在殿外奉上一封书信,低垂着头:“颍川来信,还请禀报皇上。”
此时早朝未散,理应不该去叨扰,但前日御前公公传了皇上的话说若有颍川来信,需立即上报。
小黄门不敢耽误,急忙向内通传。
片刻后木门响动,殿门被打开。
御前公公周顺出来接过信,轻看一眼,信封上镶了金丝龙印,这是专给帝王的奏信。
他托着信经过一众朝臣,中史大人郑沧垂眼,瞥见了信边的一角金印,不动声色地往后退了半步,隐在朝臣中。
周顺走到御案边,小声开口:“皇上,是颍川郑国公府来信。”
宁呈安轻轻点头,并未作声,而是接着问工部尚书:“冯伦,你继续说。”
“回皇上,方才说到今年天势极寒无雪,来年恐有大旱。俗话说‘无雪乃荒年’。臣以为,应当在年初时将赈灾的银子预备出来,以免不时之需。”
“冯大人,这才冬月,论之尚早吧?此时就预备出灾银,难保不被有心之人拿去私用了。”
说这话的是掌管国库的禄正司司正,徐闻才。
冯伦回答:“徐大人这话意思是,我会将禄正司的银子昧了去?”
“冯大人慎言,这是朝廷的银子,可不是禄正司的银子。”
说完他对着冯伦轻哼一声,转身仰起头望着宝座,说:“陛下,如今各地战事未了,军饷已吃紧。臣以为灾银之事还需等入夏后,看天势而定。”
紧接着冯伦也说:“陛下,若等灾情来时再议,恐怕百姓已颗粒无收,还请陛下念及百姓,早做筹谋也并无弊处。”
宁呈安看这才抬眼,悠悠开口道:“你这话,若朕不允岂不是置民生于不顾?”
冯伦闻言急忙跪下,惶恐解释:“臣并非此意。陛下为民尽心竭力,怎会至于不顾。”
“起来吧。”
宁呈安拿了金帛卷轴铺开在御案上,若有所思地开口:“朕觉得,冯大人所言有理。百姓乃是国之基石,各地备些银子,若真有灾情了也可及时处理。只是如何备?备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