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履薄冰(石越朱翊钧)全本免费小说阅读_免费小说笔趣阁如履薄冰(石越朱翊钧)

《如履薄冰》中有很多细节处的设计都非常的出彩,通过此我们也可以看出“石越”的创作能力,可以将石越朱翊钧等人描绘的如此鲜活,以下是《如履薄冰》内容介绍:公元1572年,距离明朝灭亡、山河沦丧还有72年。此时东南倭寇横行,西北鞑靼叩关,地方兼并日重,军政疲惫百姓困苦,隆庆皇帝刚刚驾崩。石越却在此时,穿越到了历史上三十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朱翊钧身上。好消息是,此时的朱翊钧,还没有登基。没来得及祸害朝政。坏消息是,此时的朱翊钧,还没有登基。司礼监掌印冯保想做皇权代言人。首辅高拱想架空皇帝增强内阁。次辅张居正一心主政推行新法......

点击阅读全文

《如履薄冰》是网络作者“石越”创作的小说推荐,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石越朱翊钧,详情概述:  李贵妃想了想,觉得自己哪怕对这银两有点心思,其余也也八九不离,迟疑了一下,还是点点头。  朱翊钧不露声色道:“若是想充盈内帑……娘亲,孩儿倒是有个两全其美的法子。”  李贵妃一怔:“两全其美?”  朱翊钧顿了顿,在李贵妃疑惑的眼神中,开口道:“娘亲,孩儿举例与您分说。”  “娘亲可知,宫中去年贡...

如履薄冰

精彩章节试读

  二来,还是如今的户部,着实有些捉襟见肘了。
  先帝驾崩得突然,无论是陵寝,还是典礼,都是突然增加的一大笔开销,还有正值黄河夏汛期,被工部支走了一批,更别说此前寅支卯粮欠下的军饷,俸禄。
  这次高拱出面挡下宫里伸出去的手,也不是他一个人的意思,从工部、兵部、礼部、户部几乎获得了大半朝臣的支持或者默认。
  李贵妃知晓轻重,也没把这事闹大。
  朱翊钧如今有锦衣卫作为耳目,这些事,自然没瞒过他。
  他斟酌了一下,找好切入点,缓缓道:“先说这白银的事。”
  “娘亲是仁爱长者,必然不会贪恋这十万两,而是怕以此形成常例,让内帑权柄屡被侵蚀,没法交给孩儿一个充盈的内帑,对否?”
  不管对不对,先把高帽子戴上,然后把思路带歪——抛开吏部截留银钱的事实不说,要问这怎么充盈内帑,我倒是有点子。
  李贵妃想了想,觉得自己哪怕对这银两有点心思,其余也也八九不离,迟疑了一下,还是点点头。
  朱翊钧不露声色道:“若是想充盈内帑……娘亲,孩儿倒是有个两全其美的法子。”
  李贵妃一怔:“两全其美?”
  朱翊钧顿了顿,在李贵妃疑惑的眼神中,开口道:“娘亲,孩儿举例与您分说。”
  “娘亲可知,宫中去年贡茶用度几何?”
  李贵妃虽然身居高位,却不怎么关注这些事,还是仔细回了一下才道:“一万四千斤?”
  这是大行皇帝与她闲聊时说起的,贡茶似乎就是以这个数字为限,再不可多。
  其中连赏赐,祭祀,户部,南京所用都包含其中。
  朱翊钧却摇了摇头:“娘亲,去岁,足足有八万斤。”
  李贵妃愕然:“八万斤?宫中如何用得了这么多!?”
  朱翊钧叹了口气:“娘亲,太祖洪武年间,茶叶的贡额不过四千余斤,太祖‘以其劳民’,便置茶户五百家,免其劳役,专事生产,也即是所谓官园官焙。”
  “但除了这些官园官焙之外,余者各省园户自行生产,再以每斤六分银折征入内库。”
  “皇考在时,虽定额一万四千斤,但以光禄司的账目而言,内库用茶实则年年增多,到了去年,一年就已经到了八万斤!”
  “这多出来的六万多斤,可是实打实的三万六千两白银!”
  朱翊钧朝身后的宫人太监看了一眼。
  李贵妃不是愚不可及之人,立刻明白了,这是宫里的人没少从中拿好处。
  多损耗的茶叶,一人分润些,就多出来数倍。
  她默然片刻才道:“难怪内帑一直缺银子。”
  李贵妃没提彻查这事,总不能什么都查吧,万一真查出什么呢?
  她能说出我朝官吏以贪污为生,自然不会对太监抱有什么期望。
  只是,她没想到数字这么夸张!"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