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履薄冰石越朱翊钧完结版小说_热门小说排行榜如履薄冰石越朱翊钧

今天安利的一篇小说叫做《如履薄冰》,是以石越朱翊钧为主要角色的,原创作者“石越”,精彩无弹窗版本简述:公元1572年,距离明朝灭亡、山河沦丧还有72年。此时东南倭寇横行,西北鞑靼叩关,地方兼并日重,军政疲惫百姓困苦,隆庆皇帝刚刚驾崩。石越却在此时,穿越到了历史上三十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朱翊钧身上。好消息是,此时的朱翊钧,还没有登基。没来得及祸害朝政。坏消息是,此时的朱翊钧,还没有登基。司礼监掌印冯保想做皇权代言人。首辅高拱想架空皇帝增强内阁。次辅张居正一心主政推行新法......

点击阅读全文

如履薄冰

小说《如履薄冰》新书正在积极地更新中,作者为“石越”,主要人物有石越朱翊钧,本文精彩内容主要讲述了:  而此后高拱执掌吏部后,更是将此事推向了巅峰。  仅仅是去年一年,就处置了外地赴任虚报日期领空饷之事;纠劾了宗人府任命派往云、贵、两广等地的官员无能;整顿太仆寺、苑马寺、盐运司三司“奸贪苟且”之事;勒令了公差必须依照规定的期限回京,以至于法办逾期者数十人;定制升迁任期必须到任后才可计算,又借此法办...

阅读最新章节

  一番谈论,不知不觉就吃完了早食。
  三人一同往皇城而去。
  王锡爵又提起一事:“我昨日还听闻,内阁在议新的官吏考察之法,不知是真是假?”
  如今的官员绩效,是有考核的,京官每六年“京察”一次,地方官每三年一次“大计”。
  但往往是上官说你好,不好也好;说你不好,好也不好。
  没个具体的具体的考察标准,已经逐渐流于形式。
  而这次内阁议的,就是这个具体的考察标准。
  从先帝登基以后,吏治改革的声音,就逐渐甚嚣尘上。
  屡屡有人上书,要求整顿吏治。
  无论是内阁朝臣,还是言官,乃至地方,都纷纷奏请此事。
  其中有赵贞吉的《三几九弊三势疏》,张居正的《陈六事疏》,甚至连王崇古都奏请过此事。
  而此后高拱执掌吏部后,更是将此事推向了巅峰。
  仅仅是去年一年,就处置了外地赴任虚报日期领空饷之事;纠劾了宗人府任命派往云、贵、两广等地的官员无能;整顿太仆寺、苑马寺、盐运司三司“奸贪苟且”之事;勒令了公差必须依照规定的期限回京,以至于法办逾期者数十人;定制升迁任期必须到任后才可计算,又借此法办虚报者数十人等。
  如此大大小小数十次贪腐案由,陈年积弊,在朝野内外掀起了极大的风潮。
  但这些,一直以来都是以吏部上疏,皇帝批阅的形式进行的。
  同样没有一个具体的准则,“百官无事可依”。
  而今的廷议,就是准备在京察与大计的基础上,施行新的成文明法以革新吏治。
  具体而言,就是,如何算合格,如何不合格,如何作为可以升迁。
  这,就是如今新政的重点。
  申时行官阶最高,消息最为灵通,他点了点头:“内阁早就吹风了,初四廷上就在议这事,昨天也议了一整天。”
  王锡爵好奇道:“怎么没个结果?是有阻力?”
  余有丁插话道:“没阻力才是怪事了,以前不撞钟的和尚也有香火,现在住持让和尚撞钟,还要监察香火钱,和尚都说,要是这样,还不如还俗了。”
  申时行突然冷不丁接了一句:“和尚鼓噪也就罢了,佛祖也不情不愿,阿难迦叶学着念歪经。”
  王锡爵一愣,当即醒悟过来,这是说两宫也迟迟不肯表态,司礼监揣摩上意,在廷议上搅合。
  他也是人精,想了想就明白两宫为何不肯表态——无他,得罪人啊。
  先帝才刚驾崩,就要得罪百官,要是弄出乱子怎么办?
  要是和尚们纠集起来闹大了,住持能拍拍屁股致仕,三位佛祖怎么办?未来佛才十岁呢。
  想明白这一层,王锡爵反而更奇怪了。
  他能看到,没理由内阁看不到才对。"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