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历史《元兴风云》,是作者“室里”独家出品的,主要人物有室里枪理,故事节奏紧凑非常耐读,小说简介如下:剧情线崩了,弱鸡作者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好了,所以只能太监了。......
以军事历史为叙事背景的小说《元兴风云》是很多网友在关注的一部言情佳作,“室里”大大创作,室里枪理两位主人公之间的故事让人看后流连忘返,梗概:俗话说的好,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人啊,不管和谁过不去,都别和饭过不去。天得罪你,地得罪你,你的肚子和饭也没得罪你,何必自讨苦吃呢?“呸!走狗!”面前的青年朝我啐了一口唾沫,被我闪开了。其实就算这口唾沫吐在我身上,我也不会在意,回去洗裤子就是了。而这青年就比较惨了,他的脏话刚骂出口,一只大皮靴就毫不留情的踩在了他的脸上。“干你娘的!给脸不要脸!”打人的军士是我排里的班长,也是我的好兄弟...
元兴风云 免费试读
我的话让家人们的脸色好看了一些,爹和娘都没有再说话,只有奶奶叹了一口气。
“唉……红毛子可恨呐!”
我小的时候,奶奶就给我讲过图塔人在元兴城胡作非为的事情。
那时我们大先刚刚打了败仗,图塔人打到元兴城下,皇帝签了投降条约,然后就自杀了。新皇登基的时候,有好些图塔人的高官在场,元兴城里也有好几万的图塔军人在找乐子。
图塔人的军纪很差,在打了胜仗之后,他们就成帮结伙的在街里坊里乱窜,见到漂亮女人就抓了,就近闯进一家民居办事。若是民居里也有漂亮女人,就一起给办了。如果男人敢拦,就把男人杀了。
元兴人的脾气很好,但这不代表我们软弱可欺。别说是自家媳妇被外族人欺凌,就算是陌生姑娘被外人欺负了,元兴的汉子也是要出头的。图塔人的嚣张行径大大刺激到了元兴汉子们的神经,直接甩开膀子和图塔人干了起来。
图塔人有长枪短枪,都是火器,还有丢出去能炸塌一座房子的手榴弹,元兴汉子们只有大刀长矛。在这场保卫家园的战斗中,元兴城的男人少说死了十万,连街道都被鲜血染红了。
他们用以命换命的打法,硬是杀了上万的图塔人,还把图塔人的军队给吓退,灰溜溜的撤出了元兴城。
本来,输掉战争的大先帝国将成为图塔人的附庸,任人宰割。在这场战斗结束之后,图塔人一改对大先人的轻视,改附庸为结盟。虽说大先帝国依旧要受到图鲁沙帝国的节制,但是我们是独立的国家,拥有完整的国家主权。
而且从那以后,图塔人再也不敢在元兴城胡作非为,尤其是不敢招惹元兴人。因为帝国的独立是用元兴人的血换来的,在盟约确立之后,元兴人在皇室心中的地位就水涨船高,成了连皇帝都不敢得罪的存在。
也是从那时起,元兴人不在自称是“京城人”,改成“元兴人”。因为元兴城是用元兴人自己的血保住的,不是皇帝和军队保住的。元兴人已经对皇帝和军队失望了,也对这个国家失望了,甚至不想再和皇室有什么瓜葛。
在军制改革的时候,皇帝特意组建了完全由元兴人组成的第三军团,让他们驻守京城,想要提升元兴人的好感。然而元兴人对此并不买账,每逢皇帝驾崩,举国哀悼的时候,只有元兴人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就是不哀悼。即便如此,也没人敢管。
虽然元兴人有“护国之功”,但是元兴人从未居功自傲,认为自己高人一等。
大家都明白,自家的祖辈是为了什么才和图塔人战斗的。他们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亲人、自己的家园而战,不是为了皇帝和大先帝国而战。
我们枪家也在战斗中死了不少人,不过这事是二爷爷给我讲的,不是奶奶给我讲的。元兴城之战发生的时候,二爷爷才四岁,刚刚记事。而奶奶,还没出生呢。
二爷爷说,他当时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知道他爹和叔伯、爷爷们,还有年长的哥哥们,都在院子里削竹竿,把竹竿改成了长矛。那时候二爷爷不懂事,他问他爹,叔伯,爷爷还有哥哥们在做什么,他爹回答说,做枪,杀红毛子。
矛和枪完全是两码事,可是枪家早已落魄,成了平民人家,连正经的矛都弄不起,枪就更不用提了。枪术也早已失传,家里的男人都不会武术。可是即便如此,祖辈们还是拿着竹矛上了战场,二爷爷所在的分支去了一百多人,最后只回来十八个。
二爷爷的爹,就是我的太爷爷,也战死了。两年后,二爷爷的娘,也就是太奶奶也去世了。因为爹娘去世的早,生性活泼的爷爷缺少管教,所以才会变成那副模样。二爷爷因为老实本分,就算缺少管教,也不会走上邪路。
因为和图塔人有血债,我们枪家非常痛恨图塔人——我也是如此。其实不光是我们枪家,所有的元兴人都恨图塔人。本地的风尘女子绝对不接图塔人的客,只有外地来的妓子才会去接图塔人的客。
本地的店铺也不和图塔人做生意,给图塔人的军事基地进货的商家就那么固定几家,都是外地商人。也许是被打疼了,打怕了,驻扎在元兴城的图塔人平时根本不敢出基地。如果他们敢出基地,去城里玩,保不齐就突然失踪了,最后连尸体都找不到。
相比于对元兴人的尊敬与恐惧,对于大先帝国的军人,图塔人却是极其鄙视的。这是因为大先帝国的军队败给了图塔人的军队,是弱者。图塔人鄙视弱者,除了完全由元兴人组成的第三军团以外,所有的军团都被他们当成土鸡瓦狗——也就是“瓦基衣”。
第三军团的战斗力确实很强,作为驻防军团,他们的战斗力和作为野战军团的第八军团不分伯仲,装备上则是能与近卫军团比肩。
如果不是第三军团对皇帝的忠诚度极低,根本不会有第八军团进京的事。如果不是自立为帝的第八军团司令官为人太过张狂,触及到了第三军团的利益,他也不会被杀死——哦,对了,第三军团的事是司琮魄随口讲给我的。因为听起来很有趣,所以就记下了。
我和老农又在家住了三天,在安民坊随便玩了玩,21日晚上才回部队。连里的兵基本都回来了,这不是因为他们愿意呆在军营,而是因为他们把津贴浪没了,不能继续在外面玩,所以只能回来。
有几个没回来的,那是家在周边县城,回家探亲去了,过两天就能回来。我给他们批了十天假,也就是说,距离假期正式结束还有五天,时间上充裕着呢。
其实我也想在家多呆几天,不过我一回家,爹、娘和奶奶就围着我转,忙里忙外的,他们的身体都不怎么样,需要养,不能总为我操劳。
还有就是,家里总是想给我找媳妇。自从生活好了起来,娘就开始找人给我说媒。爹也常在我耳边念叨,说是枪家人丁不旺,早结婚就早生娃,生了娃就有了传承。
也许是我爹结婚晚的缘故,在婚姻大事上,我是一点也不着急。有时候我会和爹开玩笑说,你二十八结婚,都能娶到娘这么年轻漂亮的姑娘,我晚几年又能怎样?实在不行我就领先你一点,二十七结婚,这样总行了吧?
然后我爹就会抄起扫帚来,追着打我,我就哈哈笑着跑,不让他打到。不过每次我都会被娘逮住,被娘掐大腿里子,疼得哇哇大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