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牢中坐,朱元璋求我出山(韩度韩德)最新完本小说_完整免费小说大明:开局牢中坐,朱元璋求我出山(韩度韩德)

韩度韩德是军事历史《大明:开局牢中坐,朱元璋求我出山》中出场的关键人物,“阳光下写字”是该书原创作者,环环相扣的剧情主要讲述的是:一睁眼,他成了大明的阶下囚,而这一切原由是因为那个说错话的父亲,真是开局坑儿子,活的长久啊!或许是天不亡他,一封血书竟被从牢中带到皇帝面前,因此他也欠下大人情。为了活命,为了在大明之下混下去,他不得不谋取官名,获取皇上信任!多年后,朱元璋看着奏折,虚心求问:“爱卿觉得,此事该如何处理?”...

点击阅读全文

经典力作《大明:开局牢中坐,朱元璋求我出山》,目前爆火中!主要人物有韩度韩德,由作者“阳光下写字”独家倾力创作,故事简介如下:昏暗低沉,除了火把跳动的一点点火光之外,加不到一丝的阳光。冰冷阴森,一股股冰寒之意像一根根钢针一般,刺透韩度肩膀的皮肤。头痛欲裂,四肢酸软无力。这是自己独有的醉酒后的症状。自己究竟是在哪里?想到这里浑身上下一阵颤栗。忽然,头痛欲裂忍不住痛呼出声,就好似宿醉过后的后遗症在瞬间全都爆发出来了一样。同时记忆里的一幅幅画面开始喷涌而出,如梦幻泡影一般在脑海里闪过。洪武十四年,户部侍郎韩德上奏废除宝钞。朱元...

大明:开局牢中坐,朱元璋求我出山

免费试读

所以在明初人口不是太多的时候,土地的供应量其实一直都是比较充足的,而百姓也愿意将开垦出来的土地,拿来售卖给官府。因此,此时的土地价格其实是不高的。
相反,官府反而不怎么愿意去买百姓手里的土地,因为即便是买到了土地,那也需要人去耕种。所以官府更多时候,都是作为一个百姓售卖土地时候的见证人存在,也就是在买土地的人和出售土地的百姓之间,起一个联系的作用罢了。
韩度仔细的看着鱼鳞图册,对应着其中的标识,很快便找到了自己想要的那几座荒山。
“这里,这里,这里,还有这里。就这些,周大人看看,多少钱卖给本官合适。”
周县令看着韩度手指划过的几处,一脸诧异的看韩度,有些为难的提醒道:“大人,你要的这些,可都是不毛的荒山啊......”
周县令为官十几年,只见过买土地生怕买不到良田,买平田的;却从来没有见过韩度这种,专门买不毛荒山的。
这几处荒山周县令无比清楚,早年的时候还有百姓去上面开垦土地,想着即便是种不了稻谷,能够种些树木来砍柴烧也好。结果没想到,这些荒山连树木都种不活。
从那时候开始,便再也没有人打这几座荒山的主意。
可以说,即便是官府将这几座荒山送给百姓,百姓也不会要。因为按照鱼鳞图册的规矩,只要是登记了姓名,有了从属的土地,那就是需要上赋税的。即便是荒山的赋税低到了略等于无的地步,那也是要每年都付出一些银钱的。对百姓来说,毫无出产的荒山,只要是握在手里,那便是一个负担。
难道这韩大人是一个傻子?
周县令定定的看着韩度,他怎么也不会认为韩度这年纪轻轻就能够中举的人,会是一个傻子。
“既然韩度不是傻子,那他买这些荒山,那就是有目的的了?”在周县令的眼中,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可惜,周县令只能猜测到韩度买这些荒山是有目的的,但是韩度究竟有什么目的,他却猜不出来了。
但是周县令却说不出,不卖的话来。
一来是因为他没有理由拒绝韩度买荒山的要求。这些荒山在官府手里,不过是些毫无益处的东西。韩度既然愿意花钱将其买下,对于官府来说便是相当于给官府创收了,这是对官府有益的,也算是周县令的一个政绩,他没有理由拒绝。
二来是韩度对周县令一直都十分的客气,甚至是言语当中还对他充满了敬意。对于韩度这样年轻,又简在帝心的官员,前途远大那是一定的事情。反正周县令无论是怎么看,他都觉得韩度的前程要比他好很多。贸然拒绝韩度,说不定就是得罪了一个未来的大佬,对于周县令来说是极为不划算的事情。
可是尽管有各种理由都支持周县令将荒山卖给韩度,但是他的心里却反而对此产生了感受,他隐隐觉得韩度买荒山有着重大的目的。
韩度无所谓,在鱼鳞图册上面指出了自己查探过的几座荒山,便安坐在椅子上,一脸平静的喝茶。
周县令百般纠结,想要从韩度脸上的神色当中探寻一二,结果韩度从始至终都是面无表情,好似买荒山的事只是随口一提,成与不成对于他来说都没有什么区别一般。
最终,周县令还是熬不过韩度。
“哈哈,既然韩大人有意要买这些荒山,那老夫也不能驳了韩大人意。”周县令见僵持不过,只得开口同意。
韩度闻言,微微一笑,内心的狂喜没有表露丝毫,不急不缓的喝了一口茶,放下茶杯,拱手朝周县令一拜,“那就请周大人多多费心了。”
“哈哈,好说,好说。”周县令眼睛一转,“只是这荒山从来没有人买过,究竟是按座来卖,还是按亩来卖?还有就是,这价格嘛......”
这时韩度开口了,“这些都是不毛之地,怎么能够按亩来卖?本官看,不如就按座来卖吧,至于价格,一座荒山本官愿意出十贯钱,如何?”
韩度虽然带来三百两银子和一百多贯宝钞前来,但是他可不是冤大头,能够以低价买到的东西,他为什么要出高价?他家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十贯钱一座?那四座也就是四十贯钱。
虽然这是白得的收益,但是周县令还是有些不愿意就这么买了,毕竟总价太少了点,对县衙的补益有限。
摇着头反对,“韩大人不能这么说,既然这些荒山在鱼鳞图册上面标注了亩数,那便应该按照亩数来卖。老夫也不问韩大人多要,就一亩荒山一贯钱如何?”
周县令说完,笑呵呵的捋着胡须。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