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明末新生》,现已完本,主角是萧升朱由检,由作者“萧升”书写完成,文章简述:明朝末年,民不聊生,内忧外患,天灾不断。时天启七年七月十五,还未登基成为崇祯皇帝的信王朱由检推开一扇门,看到了二十一世纪刚毕业的社畜萧升。纳头便拜,口中喊道:“神仙!”从这天开始,崇祯多了一个兄长,大明重获新生,于危亡之际奋起直追。灭清妖,征西域,设扶桑行省,移民东南亚,设南北美种植园,澳洲畜牧区,纵横四大洋,争霸全球!在此之中,萧升不知不觉成为了世界首富,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
最具实力派作家“萧升”又一新作《明末新生》,受到广大书友的一致好评,该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是萧升朱由检,小说简介: 朱由检和萧升并不能拯救所有人,但最起码,士兵不可以没有衣服穿。 萧升决定发展纺织业,他知道一旦高度机械化的纺织工厂建立起来,会直接打击江南手工作坊式纺织业的发展。 甚至让一些人失去生计。 但这是必须要经历的事情,大明需要一场变革...
明末新生 热门章节免费阅读
“希望!”几个人先忍不住开口喊道,随后其他人也是恨着一起喊了一句。
“可是,真的有这样的大明官兵吗?”有人疑惑着问道。
萧升开口道:“现在没有,但马上就有,能不能出现这样的一支强军,一支真正的大明雄兵,就要看诸位的了。下面我来讲一讲,你们即将担任的角色,监军。”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萧升就是给这些人讲解什么是监军,监军该做什么,以及各种关于保家卫国的思想和一些诸如识字等方面的知识。
这批人一开始的状态就是一群几乎被这个世界的残酷变得麻木的灾民,但仅仅一周之后,他们的眼睛里就变得熠熠生辉,那是一种叫做希望的东西。
孙应元,黄得功,周遇吉三人一开始听得还只是觉得与之前听到的关于忠君爱国的思想无二,但是后来逐渐就不一样了。
那种军民一家亲,士兵的个人信仰,诉求,上官和下级的关系等等之类的言论,让他们感觉受益匪浅。
尤其是这个监军的存在,对于凝聚士气,严明军纪,保证队伍的清廉正直有着非常直接的作用。
对监军的培训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在开始培训的第四天,传来了一个好消息。
缝纫机,织布机,纺纱机工厂开始投产了。
大明正处于小冰河时期,如今即将进入寒冬,温度已经开始下降,而一旦冬天真的来临,没有足够的衣物,肯定会冻死很多人。
朱由检和萧升并不能拯救所有人,但最起码,士兵不可以没有衣服穿。
萧升决定发展纺织业,他知道一旦高度机械化的纺织工厂建立起来,会直接打击江南手工作坊式纺织业的发展。
甚至让一些人失去生计。
但这是必须要经历的事情,大明需要一场变革。
当初朱由检把全能科学家宋应星找来,与他促膝长谈,几乎成为知己,可是在朱由检登基之后,却并没有给他封官。
主要就是因为此时宋应星正在忙着吸收先进的现代机械知识,并且把它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实践性的东西,就是纺织业的这三种利器。
新式纺纱机,几十个锭子一起工作,效率比之江南最发达的纺织机,还要高上六七倍。
新式织布机,更是可以快速地把纱线变成布。
脚踏式缝纫机,一个人一天就可以制出四五件成衣,而利用流水线型作业,一百人一天完成上万套衣服的制作根本不是问题。
这段时间,他要做的不仅仅是把这些东西加工出来,而是如何把它们高效率地加工出来。
经过整改优化,萧升也参与其中提出了几点意见,而后到现在,终于落成。
“应星纺织机械加工厂”
加工厂共计员工两千六百八十四人,每天可产出纺纱机80台,织布机220台,缝纫机300台。
纺纱机体积最大,织布机次之,缝纫机再次之。
机械加工厂成立,萧升占据全额股份,宋应星担任厂长,三种机械每销售一台,会给他一部分抽成,不只是他,还有那些参与研发的工匠,都得到了一笔丰厚的报酬。
他们可是大明现如今极少的机械师,是未来工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