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许昌(完整版万界投放)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陈宇许昌)完整版万界投放免费阅读全文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陈宇许昌)

说到永乐大帝朱棣,就不得不提到他的造反历程公元1399年,被逼无奈的燕王朱棣起兵反抗因洪武大帝朱元璋生前曾说过:“朝中如果出了奸臣,藩王有起兵清君侧的权力”因此,燕王朱棣起兵的口号就是“清君侧,靖国难”当时朱允炆占据天时、地利、人和,集全国之力,百万之师,反正朱棣,起兵之初,身边仅有800勇士,除了封地北平外没能掌控任何土地,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朱棣都毫无胜算事实上,...

点击阅读全文

万界投放

书名叫做《万界投放》的小说,是作者“陈宇”最新创作完结的一部军事历史,主人公陈宇许昌,内容详情为:说到永乐大帝朱棣,就不得不提到他的造反历程公元1399年,被逼无奈的燕王朱棣起兵反抗因洪武大帝朱元璋生前曾说过:“朝中如果出了奸臣,藩王有起兵清君侧的权力”因此,燕王朱棣起兵的口号就是“清君侧,靖国难”当时朱允炆占据天时、地利、人和,集全国之力,百万之师,反正朱棣,起兵之初,身边仅有800勇士,除了封地北平外没能掌控任何土地,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朱棣都毫无胜算事实上,...

在线试读


赵构何德何能,前有老将宗泽死守东京,弥留之际还连呼三声:渡河!渡河!渡河!

再往后,一去不回顾,倾十年之力,只争朝夕的岳家军也支离破碎。

而这些,都被那位躲在临安,捧着皇位的赵家天子辜负了。

……

天幕上,画面再度变化。

15岁那年,辛弃疾被官府保举,到燕京参加科举,出人意料的名落孙山。

18岁那年,官府再次举荐辛弃疾去燕京科举,同行的,还有他的挚友党怀英。

那日考完试,党怀英拍着他的肩膀,挑眉一笑:“你猜这次咱俩能考中进士,金榜题名吗?”

辛弃疾笃定地说:“你会中举,会当大官,我就考不上了,活该四处游荡。”

党怀英惋惜的摇了摇头:“以你的才气,考个状元也不难,你就是不想当金国的官,故意考砸,对不对?”

辛弃疾笑而不语。

归家的途中,有位老道士拦住两人的去路,想给两人算一卦。

党怀英给了道士三枚铜钱:“就给我们算算前途吧。”

铜钱落地,党怀英得“坎卦”,辛弃疾得“离卦”。

“吉凤北飞,游龙南归,二位日后都是不得了的人物,只可惜不能同朝为官。”

那道士说罢,飘然而去。

党怀英看向好友:“你迟早要去南方,迟早要上战场,对吗?”

辛弃疾反问道:“靖康耻,犹未雪,你我风华正茂,怎能苟且偷生?”

“国家灭亡,非我辈之过。”

党怀英抓住他的手腕,沉声说:“你这是去送死!”

“如果没有年轻人去做这些事,去拼命,去牺牲,我们就会一直软弱下去,会一直有百姓受苦,一直担惊受怕,不知哪天,蛮族的屠刀也会落到你我头上!”

辛弃疾这般说。

党怀英沉默了。

辛弃疾望着沉默的朋友,像从前一样,拍拍他的肩膀:“就送到这里吧,你且写诗,我去杀敌,来日相见,还是兄弟。”

少年怎么能不爱风花雪月,金戈铁马非我本愿,但我相信这是我的使命。

……

辛弃疾此次参加金国科举,从来不是为了金国那条青云路,而是祖父辛赞,让他深入金国都城,绘制三川地势图,记录金军军事据点,以及金国政治形势。

辛弃疾一路北上,走走停停,将故土山河装入了胸中,见过了朝暮晨昏,直面青山妩媚,江河东流,当真把半个人间塞了个满怀,才养出了一口浩然正气。

20岁那年,辛弃疾再赴燕京参加科举。

只是这一次当他带着画满密密麻麻路线的图纸回家时,祖父辛赞连看一眼的力气都没了。

辛赞从喉咙里,囫囵吐出几个字:起事!起事!起事!

言罢气绝。

……

辛赞去世后,泰山附近聚集起了一支两千人的起义军,四处游击金国的部队。

后来这支起义军遭到重兵围剿,这支队伍便一路向南,所向披靡,一路杀到了南宋边境。

绍兴三十一年的某一天,起义军首领耿京接收了这支年轻的队伍,见到了他们的主将。

那日,白衣少年翻身下马,剑眉星目,掩不住的英雄气。

“在下历城辛弃疾,率勇士两千,特来投奔耿将军,杀敌报国。”白衣少年说道。

因文采出众,善于谋略,辛弃疾自此跟随主将左右,保管帅印。

耿京虽是粗人,但很尊敬读书人,常和这个少年切磋武艺,彻夜饮酒,讨论战事。

这一年,金国皇帝完颜亮举兵南下,喊出‘百日灭宋’口号,想要一口吃下,柳永笔下那个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秀色江南,彻底灭掉宋朝。

趁着金国后方空虚,耿京的起义军迅速扩张,人数超过了20万,在山东、河北两地进攻战略要地。

起义军燎原之势,南取兖州,西取东平,攻占济南和淄州。

然而历史的转折,往往是那么的猝不及防。

没经过严格训练的起义军,只坚持了几个月,就被金国铁骑打垮,流散在边境的山区。

生死存亡之际,辛弃疾站了出来,说出了所有人想说而不敢说的话。

“事已至此,最好的出路就是派人去宋国,投诚归顺,求得他们的接纳。”

耿京沉默片刻,环顾营帐,问:“沿途凶险,谁愿意走一趟,替十万兄弟谋个生路?”

又是辛弃疾,他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愿意。”

耿京拍案而起:“真英雄也,给你一千轻骑,速去速回!”

白衣少年提起了自己的长枪:“一千太多,五十足矣。”

绍兴三十二年,辛弃疾奉命南下,十八日抵达南京,面见宋高宗赵构。

赵构欣然接受,并当着他的面写下诏书,册封耿京为天平军节度使,总管北方起义军,许诺秘密地供给他们粮草兵器。

辛弃疾接过圣旨时,抬眸望了一眼,皇帝的面容和蔼,毫无威胁。

然而就是他,亲手打压了主战派,亲口下令杀死了岳飞。

十二天后,黄河岸边,辛弃疾下令扎营休整,明日加速回程。

那一夜,一群年轻人点起篝火,大醉庆祝,席地而眠。

他们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有了朝廷的帮助,他们相信很快双方就能里外呼应,一举收复失地。

然而命运又和辛弃疾开了个玩笑。

第二天归军途中,大家得知一个噩耗。

耿京被杀了。

以张安国为首的叛徒,为了荣华富贵,他们谋杀了大哥耿京。

辛弃疾听到这个消息,没有来得及悲伤,默默问清楚张安国的去向,握紧长枪,翻身上马。

两个部下拽住了缰绳:“你要去做什么?”

“去杀张安国,叛徒必须死!”

“你一个人,此去必死!”

“辛某不怕死,耿将军对我有知遇之恩,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辛弃疾纵马而去,一骑绝尘,其余人稍作犹豫,也拍马赶上。

这一次,谁也不能保证自己能活着回来。

但人生就是如此,有些事很难做,但你必须做。

否则,你一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

当时张安国已经跑去了济州。

济州是金国边防重镇,驻扎着五万金军。

想要为耿金报仇,去五万金军的驻防地擒杀一府长官,无异于天方夜谭。

22岁的辛弃疾擦拭着朔枪头,内心早已有了主意。

虽千万人,吾往矣。

……

“成功了吗?”

霍去病紧张的看着天幕,急切想知道后续发生的事。

然而这天幕仿佛说书先生一样,在最关键的地方故意卖了个关子停了下来,弄得大家心痒痒。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个人杰。”

诸葛亮如此评价道,目光中流露出欣赏之意。

“万军从中取敌人首级,我仿佛看到了另一个时代的子龙。”刘关张三人看向一旁的白袍小将。

那日赵云在当阳长坂坡面对曹操八十万大军丝毫不惧,带着阿斗杀了个七进七出,至今想来,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这位后世辛弃疾竟敢单枪匹马闯五万金军大营,光是这份胆气,便绝非凡人。

“这天幕怎么在这么关键的地方不往下说了,看得俺心急死了,也不知道这个后辈有没有报仇成功!”

张飞急的抓耳挠腮,他最见不得叛徒,又见辛弃疾重情重义,敢孤身前去报仇,心中更是对其敬重几分,自然希望对方能够报仇成功。

“张将军放心,如在下所料不错,这辛弃疾定然能够平安归去。”

诸葛亮淡然一笑,史书太小,终究装不下那么多英雄。

若是一去不回,史书上估计不会写上他辛弃疾一笔吧。

……

辛弃疾带队,装作归营的金兵,缓步进入金国营地,从容找到张安国的帐篷。

径直上前,一拳打晕,把张安国捞上马背,一阵风似的消失在了夜色中。

等敌军随从反应过来,早已寻不到辛弃疾等人的踪影。

五十轻骑,深入敌境八百里,孤身犯险,从五万敌人手中活捉叛徒。

自此,辛弃疾一战成名。

……

霍去病、刘备、曹操等人看到辛弃疾大仇得报大呼过瘾。

对于这些人来说。

其热血程度,不亚于看到萧炎喊出那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而后三上云兰宗!

热血过后,更多的还是觉得惋惜。

有勇有谋,侠肝义胆。

这样的人物,倘若生在他们这个时代,互为同伴,为己所用,该有多好。

小说《万界投放》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