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说在线阅读大明日记本朱棣于谦_大明日记本(朱棣于谦)完结的小说

朱棣于谦是军事历史《大明日记本》中的主要人物,梗概:方明重生到永乐年间,成为地方知州。然而治下身处边疆,毫无油水。好在获得系统,写日记就能变强。却不知,自己的日记被老朱家看光了。朱棣:“太子爷的征北大将军?谁?我?”朱高炽:“于谦被杀了?我朱家三代不敢杀的于谦被谁杀了?”朱瞻基:“朱祁镇?好好好,我这就给他糊墙上!”朱高煦:“世子多病,汝当勉励之!我就说咱爹说过这句话的!”随着日记的曝光,老朱家画风都歪了。而当朱棣得知大明仅有短短三......

点击阅读全文

既然事情已经解释清楚了,那大家也就没什么顾忌了,在朱棣的招呼下都坐下来一起吃饭。

方明虽说今天立了大功,但现在这不是还没论功封赏的吗?

他现在还是个从五品的官,按照一般情况这种席面它是不能参与进来的,资格不够。

但是今天又立了大功,又是在滦州在他的地盘他也不好,就这么直接离开。

所以他便想了个折中的办法,既然身份不够,这又是自己的地盘又立了功劳,那自己就去到院子里的末席吧。

正在方明挪步的时候,忽然朱棣叫住了他。

“方明,你上哪去?”

方明急忙拱手回答道。

“陛下臣去末席。”

“不要去末席了,你就坐我们这桌,坐到太孙的旁边。”

汉王和赵王对视一眼,二人明白,老爷子这是动了爱才之心了。

与皇帝在一张饭桌上吃饭,这是多大的一个荣耀?

由此可见,皇帝陛下对方明的态度,这迟早是永乐皇帝的宠臣啊。

这也更加坚定了汉王和方明交好的决心。

领导发话了,可是方明也不得不脚模假样的推辞一番。

“皇上,这不好吧?”

“臣从品级上来讲,只是从五品的官,若不是臣今日表现的还算中规中矩,臣应该去到门外候着的。”

朱棣笑了。

“你这是跟朕要官儿呢。”

方明摇了摇头。

“皇上臣就事论事而已。”

朱棣哈哈一笑。

“让你坐你就坐下,朕不是还赐了你一套昭勇将军才能穿的盔甲吗?”

“那可是三品武将才能享受到的,再说了,朕让你来坐,谁能说个不是?”

汉王也适时地说道。

“就是啊,方明兄弟,你今天可是主角,你过了今天就名震天下了,提前与皇上在同一桌上吃饭也是合理。”

“来来来,快请坐吧。”

汉王说着就要把方明往自己身边拉,让方明做到自己的位置。

朱棣看在眼里也没有说话,他就想看看方明如何抉择?

方明对着汉王连连,感谢道。

“多谢殿下提醒,要不是殿下只怕我还钻牛角尖呢。”

说着方明又抽出手来朝着汉王恭恭敬敬的拱手,然后头也不回的坐到了太孙的旁边。

汉王打了个哈哈坐了下来,心中虽然有些不悦,但也知道这是老爷子的意思。

这个方明做事很守规矩,对于汉王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毕竟大明朝的规矩,只有嫡长子才能成为太子。

汉王虽也是徐皇后所生,也是嫡出,可他毕竟不是长子。

他想得到皇位,那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所以他未来做的事情必然是和规矩不大搭边,甚至还是冲破规矩的。

如果这个方明是一心忠于老爷子的人,那老爷子的态度就决定他以后与自己到底是敌还是友。

不过汉王还是希望是友,毕竟能有古将之风,有常山赵子龙之势。

现在看来这货还是个文武双修的人才,还是做朋友比较好。

慢慢来吧,反正才认识第一天。

朱棣把方明安排在太孙身边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他想问问方明在日志里面写的那些,自己是如何五征漠北,又是在什么时候修好永乐大典。

坐在太孙的旁边,这样一来不显得太过亲密,二来这太孙也知道日志的事能帮自己打打掩护。

朱棣端起酒杯,对向方明。

方明急忙双手端起酒杯,微微起身与皇帝陛下浅浅碰了个杯。

随后一饮而尽。

喝完了酒之后,朱棣笑呵呵的问道。

“方明,你觉得朕如何?”

方明一愣,这老皇帝是不是有点太自恋了?

你这么问臣下,那肯定就是想要臣下夸奖你呀,总不能是让臣下挑你的毛病吧。

想了想,方明说道。

“陛下自御极以来,勤勉政治,任用贤能,发展国力,保障民生,派遣郑和下西洋,增加了与南洋诸国的交流往来。”

“纵观史书,能做到这些的可称明君!”

“陛下现如今登基还不到十年,我大明就有了如今的气象,日后我大明在陛下的治理下,一定会越来越强大,定能远迈汉唐!”

这话虽然说的朱棣心里很舒服。

可是方明没说到点子上啊。

方明不知道朱棣的真正意图,就算是知道了,他也不能说呀。

打死他也想不到系统这么鸡贼,不光给了自己一本日记,还给了皇太孙一本日记,关键是自己在这边写,那边就同步更新。

自己一口一个老皇帝叫的是他妈痛快了,可他现在要是知道自己写的日记,已经被这爷孙俩看了个精光,只怕方明不吓尿裤子了,也得吓出一身冷汗。

皇太孙知道爷爷的心意,想了想,他换了个方式开口说道。

“方大人,皇上的意思是问你对于我大明现如今的国策和未来的走向,你有什么看法?”

“就比如说皇上御驾亲征,朝内的文武大多都反对,你觉得好还是不好?”

“好啊!”

方明连忙说道。

“那当然是好了!

我大明能有一位敢打仗、能打仗、更能打胜仗的皇帝陛下,那是江山社稷和天下万民之福啊!”

“辰不光觉得御驾亲征好,多来几次那就更好了,毕竟陛下当年还是镇守北平的燕王之时就曾在沙场上屡见奇功。”

“要是臣说,咱永乐朝最好的大将军非陛下莫属啊。”

方明这话说的漂亮,可不是朱棣想要的答案。

朱棣眼看着是问不出来了,也不好问,便有些不悦。

“好了好了,快吃饭吧。”

方明看出来皇上似有不悦,可是他也冤枉的很,这些话自己可是刮干净了肚子里的墨水才说出来的,既要拍领导的马屁,又不能显得这个马屁太马屁了,很不容易的好不好?

算了,方明也不去管了,专心致志干饭。

……草原。

晚了,被方明搅了个天翻地覆之后,鞑靼的大营已经后退了五十余里。

脱欢的祸水东引之策没成功,与嘎鲁和吉仁台激情对线。

期间,脱欢亲切的问候了对方的母亲以及家中其他长辈。

之后脱欢脱离了鞑靼大营,带着自己所剩二十不到的亲兵到草原上去寻找瓦剌前哨军的残部。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