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免费小说和亲的命运(玉屏云儿)_和亲的命运(玉屏云儿)免费小说阅读

古代言情《和亲的命运》震撼来袭,此文是作者“人在江湖心在堂”的精编之作,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玉屏云儿,小说中具体讲述了: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点击阅读全文

古代言情《和亲的命运》,现已完结,主要人物是玉屏云儿,文章的原创作者叫做“人在江湖心在堂”,非常的有看点,小说精彩剧情讲述的是:”闽太后知道琴姑姑说的吉祥的一面是指什么,就是当年大邑国和亲。每每想到这里,闽太后就会发呆,思路一下子飞到了几十年前。那时候,闽太后还是个十西岁的少女,心思单纯。父亲是大闽国最有势力的亲王,当朝的太相...

和亲的命运

免费试读

宁安宫,闽太后刚刚起床。

见太后坐起身,琴姑姑连忙过来伺候,关切地问道:“太后,还觉得心慌吗?”

闽太后叹了口气,“打小的毛病,也无大碍,就是闹腾人。”

琴姑姑:“没事就好,太后吉人天佑,不必把这些放在心上。”

闽太后:“琴儿,你自小服侍本宫,本宫的身子你最清楚。

这个毛病,哎,本宫让它拖累了一生。”

琴姑姑:“太后,您就是思虑太重了。

虽然太后娘娘乃仙人转世,但凡在尘世间,难免有个不尽人意之处。

何况,凡事也有吉祥的一面。”

闽太后知道琴姑姑说的吉祥的一面是指什么,就是当年大邑国和亲。

每每想到这里,闽太后就会发呆,思路一下子飞到了几十年前。

那时候,闽太后还是个十西岁的少女,心思单纯。

父亲是大闽国最有势力的亲王,当朝的太相。

兄长年少从军,早早的就执掌帅印。

其他几个哥哥也是个个生龙活虎(后来都出将入相)。

她是家里唯一的嫡女,宠溺非常。

那个时候,父兄每天都在为了朝堂忙碌,无人在意女儿家的成长。

她每天想的就是如何开心玩耍,最要好的玩伴,就是姨表姐姐,后来的邑太后。

邑太后的母亲虽然和闽太后的母亲是姐妹,但是邑太后的父亲却是个清流,主管学子监,为皇帝和国家选拔、培养人才。

虽然桃李遍地,而且官拜一品,终非实权职位。

加上生性淡漠功名,根本无心官场上的争斗。

除去教书育才,其他时间就和子女家人一起,专心教诲几个孩子。

这样,邑太后自幼便饱读书文,对于古往今来精通处不亚于其他兄弟。

邑太后父亲还经常给家人讲一些朝堂上的事,所以邑太后自小就耳濡目染了很多朝政的事情。

所以,两个一起自小玩耍的姨姐妹,蘅儿和芜儿(邑太后和闽太后的小名),性格截然不同。

芜儿没有蘅儿的襟胸远见、杀伐果断,而是柔弱胆怯、遇事退缩,整天呆在自己的小天地里面,凡事都只能想到眼前。

闽太后十西岁那年,大邑国来求亲。

老邑皇没有适龄的公主嫁给邑太子和亲,就和闽太后的父亲:硕亲王商议,将芜儿封为公主,远嫁大邑国和亲。

硕亲王把圣意和芜儿一讲,芜儿当场惊吓到心慌病发。

硕亲王妃长跪不起,恳求硕亲王说服老闽皇,不要让女儿远嫁和亲。

硕亲王知道,老闽皇早就对硕亲王一支的势力十分忌惮,如果此时违背圣意,自己一家前途难卜。

正在为难之际,蘅儿几天没有见到芜儿,特地来府上看望芜儿。

听到了芜儿害怕远嫁和亲,自己好一顿思量,然后跪地,请求代芜儿远嫁和亲。

老闽皇听完了硕亲王的请求,沉思不语。

和亲不是个轻松的使命,成功了两国建交,和平几十年。

失败了,两国从此烽火不断,而且和亲公主随时性命不保。

原想着芜儿有父兄的庇护,大邑国会忌惮几分。

但是硕亲王这样一讲,确实让老闽皇犹豫三分。

思虑三分,老闽皇便决定宴请求亲使者和邑太子,让太子一同作陪,同时宣了蘅儿和芜儿一同入宴。

宴席间,蘅儿和芜儿各自献舞抚琴。

论才艺,芜儿略胜一筹,而蘅儿却是气质非凡。

看得两国的太子和一群大臣眼花缭乱的。

三天后,邑太子派使者觐见,愿意更换人选,迎娶蘅儿为和亲公主。

听到消息,芜儿心里如倒翻了五味瓶,不知道是何滋味。

硕亲王妃安慰着女儿:“母亲舍不得远嫁,蘅儿肯去,邑太子肯娶,不是皆大欢喜吗!”

芜儿低头不语。

硕亲王妃:“芜儿,你是中意邑太子吧?

邑太子丰姿俊朗,玉树临风,是让人动情。

可你想想,远嫁南国,夏天热气朝天,想想都怕。

你自小体弱人更弱,一个人远嫁,如若有事,你父王兄长快马加鞭,也得月余才能赶到。

如果你留在大闽,父兄就是你最好的靠山。

你看看,咱们的闽太子也不输人啊。”

“可是大闽的祖制,必须西妃同时入太子府,等日后太子选拔册封,才可以做太子妃乃至皇后。”

“话虽如此,可是有你父兄在,还怕不能封后?

再说,就算和亲,被封了太子妃,那太子府岂是省心的地方。

一个不小心,被废了不说,弄不好还得进冷宫,生死未卜。”

听完母亲的话,芜儿想想也对,心境也就平复了几分。

远嫁的那日,仪式隆重华丽,看的芜儿心里酸酸的。

蘅儿在马车里面,心情一样说不清。

自己虽然勇敢地出头,替芜儿远嫁。

但是当这一刻真的来临的时候,心里也未免闪过一丝后悔。

不过,她挺了挺胸,硬是把到了眼边的泪水给压了回去。

掀开车帘,一脸微笑地和城墙上的老邑皇和皇后,还有芜儿一家,自己的一家挥手道别。

一路上,蘅儿都在幻想着到了大邑国以后该如何生存。

从史书上,父亲讲的历朝和亲的故事里,蘅儿知道和亲的路不好走。

离开了大闽国京城,自己从此就是一个人,要面对所有的明枪暗箭。

走到两国边界的时候,蘅儿让车队停下,自己漫步到刻着大闽国的边境界碑旁,双膝跪下,面对远方的京城,秀美的双目,终于泪如雨下。

“母亲,父亲,女儿就此别过了!”

蘅儿对天发出了长啸,三叩首,便泣不成声。

送亲的众人无不动容,几个陪嫁的丫鬟和嬷嬷都是泪眼婆娑。

送亲的特使、芜儿的长兄,走过来扶起了蘅儿,柔声劝导着。

蘅儿忍住了内心的悲伤,一步三回头,上了送亲的马车,就此告别了大闽国。

而芜儿在一年多以后,也随同其他三位贵女,一起嫁入闽太子府为妃。

据说,当年的宴席上,闽太子十分中意芜儿,几次向老闽皇求娶芜儿。

老闽皇这样告诫闽太子:“那芜儿美艳不佳,才艺也出色。

但是听她的琴音,看她的举止,不是个可以母仪天下之人。”

小说《和亲的命运》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