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映晨光》是作者“笨仔兽进化成功”的代表作,书中内容围绕主角倪礼秦梦静展开,其中精彩内容是:一年一度的高中篮球联赛 —TSC 如期而至,伴随着漫长的争冠赛季,少年们因球相识,不同经历、陌生到熟悉再到亲密男主自幼丧父,被迫独立的他遇到了经历相似的女主,两人关系从混乱到清晰,最终没能夺冠,收获了亲戚、爱情、友情
第9章 名为半山
晚上倪礼回到家,一进家门,餐桌上摆着好多精致的菜肴。熟悉的声音。
“回来了?”梦静穿着家居服,带着围裙,夹着头发,简单清澈。让倪礼感到温暖。
学校的学习、篮球社的训练,疲惫了一天,但见到了梦静,就像见到了雨后彩虹,什么烦恼都没有了。倪礼笑笑。
“昨天没回来。今天就补上了。训练怎么样。球队的同学怎么样?”梦静微笑,也透露着对倪礼的关心。
姐弟俩吃着聊着,仿佛就从那一晚开始,感觉都变了,倪礼打破了心结,愿意和姐姐聊更多。
。。。。。
次日,阳光光临郊外的归山,叫醒每一个人。这座山在临江不算出名,却也养育一方,古时候的男人上山打猎,妻子在家期盼着丈夫归来,因而得名归山。半山学校依山而建,是一所综合型的学校,但是地处偏远郊外,所以每年入学人数不多,在这里,也有着一群敢于追梦的孩子,他们大多都是附近村民的子女,半山学校几经波折打进了去年的分区赛,几代人的努力心血,虽然只得到1胜23负,西区倒数第一的战绩,但足以让附近的村民感到自豪。
今年的半山整装待发誓要突破。
“加速加速!跑起来跑起来。”校园里操场上传来声音。
一个男生180cm左右的身高,一身运动服,写着醒目的“半山”两个字,脖子上的口哨在嘴里咬着。
一些队员已经有些体力不支。
“停!先休息一下吧。10分钟后集合” 180cm的男生喊道
“这样不行啊!”旁边一个175cm左右的男生凑了过来。
“怎么不行了。” 180cm男生
“今年高一新生,确定一个都没报名?” 175cm男生
“不要管那些,我们只要做好我们自己。把专注度都用在训练上。起来了、起来了,还要休息到什么时候,继续1500米耐力跑准备开始。” 180cm男生。
“不是说10分钟吗?这有吗?”
“对啊!能再休息一下吗?”队员们发起牢骚
“比我们强的人都在努力,我们有什么理由懈怠。”180cm男生。说着以身作则,跑在最前面
领跑的男生,叫刘轩斌身高181cm,体重80kg,臂展185cm,位置sg。跟在后面175cm的男生叫陈达林,身高175cm,体重75kg,臂展182cm,位置pg。两人天赋一般,凭借着对篮球的热爱,用一年的时间,就带领半山从入围赛打到了分区赛,让这一所一年只招200人的学校被更多人熟知。
“加油,今年一定要。”刘轩斌在心里给自己鼓气。
旁晚、临江高中体育馆。
“不换不换!停!停!”任重叫停了这次练习
“远洋,记住哈,如果刘轩斌,陈达霖,两人人互相挡拆,就不换防,之前我们的薄弱在后场,现在有你和倪礼,我们的不管是1号位还是2号位,防守不吃亏,进攻都是错位。
“是!”甄远洋回应
倪礼也点点头。
攻防继续演练,任重在旁边仔细观察不想错过一帧。
“再停一下!思奇,梵宇,假如对方突破成功,你俩确保只有一个人补防,另一个人要防着球分到两个底角,这个你们俩可以沟通,切记一开始不要收的太小,先让他们投,等真的他们外面命中率高了,再往外扩大,这个根据情况及时调整。”任重再次指出问题。
半山学校体育场。
所有队员都围坐在一起,认真的听着刘轩斌的备战分析、看着比赛视频。
“大家也注意到了,临江基本上都是内线得分,任重这位选手、不要说在咱们临江区,就算放到全市也算第一档的内线,攻防均衡,在座各位去年应该也体会到了。他们强在内线,4、5号位,后场有很大隐患,去年他们的有两个高三的后场队员,今年也毕业了,临江很有可能无人可用。”刘轩斌分析着。
“那今年他们不会再招新人吗?”高二的王强说道(sf,188cm,85kg,190cm)
“对啊,临江毕竟也是在市区,再怎么说也比我们学校招生多吧,万一人家增加比较厉害的新人怎么办。”高二的叶勇浩(pf,191cm,90kg,195cm)
“临江的确是不错的学校,那也是和我们相比。第一点大家要清楚,整个西区名校太多了,换做是你,如果球技不错,会选择去临江、还是会去兴晨、楚王、兴学那种名校。第二打过球的都知道,把所有因素都抛开,单控球这一项技术、如果没有3年以上的基础,是连半场都过不了的。我承认这是赌博,但对于我们来说也只能这样。就赌他们没有后场。”刘轩斌用坚定的眼神看着大家。
“所以咱们就这样。”刘文斌在移动白板上开始交代战术。
。。。。。
临江高中,今天的战术演练很丰富,倪礼、甄远洋都觉得获益良多。
“今天的战术你都记住了吗?”甄远洋
“记是记住了,但还是要多磨合。”倪礼
“队长,还真的挺厉害,懂得真多,高中联赛就是不一样。以前初中的时候,没什么安排,现在觉得真的不一样。”甄远洋兴奋的说着。
“这才哪到哪啊,还有教练还没来呢。”张维平解答了甄远洋的疑问。
“对了,学长,教练呢,这都几天了,为什么一直没来。”甄远洋像是被翻开的十万个为什么。
“去年年底的时候,教练因心脏病住院,出院后,就不能临场执教,球队成绩也是一路下滑,如果教练身体健康,说不定我们真的有机会进入正赛。“张维平心有不甘。
“有教练临场和没有完全是两个概念,运动员在场上心里压力过大,很容易导致失误,这时候鼓励、或是批评,都能够起到调节的作用。”曾孝和(sg,175cm,70kg,181cm)
“那教练今年能回来吗?”甄远洋
“那得去问问钟灵犀了。”张维平
高一的新生都很震惊。这能和钟灵犀有什么关系。
郝思奇听到了一群的议论。走了过来拍了拍张维平。
“灵犀是钟教练的女儿,理解大家希望钟老师回归的心情,但我们也别给其他人过多压力,好吗?”郝思奇微笑。
“是!”众人回应。
晚上9点。作业写完后,倪礼独自来到荒废球场。甄远洋已经练习过一轮,累的气喘吁吁,T恤也被汗打**一半。
“你都不写作业吗?”倪礼疑问
“一会回去再写。”甄远洋喘着气。
“队长说了,保持健康也很重要,强度不要太高。”倪礼
“我是想着不要强度,但是学校哪都好,就是训练强度不够。”甄远洋起身准备开始第二轮
“这么多新人,即使是高二高三学长,也未必受不了你说的强度,你把别人都当成你。”倪礼
“对待篮球就应该这样,努力训练、全力争胜不都是最基本的。”甄远洋眼神坚定,只要是篮球方面的事情,他一直都是这样,专注,执着。
倪礼也很能理解,甄远洋仅仅是太想赢了。为了能站在tsc的赛场上,无数个日夜都在努力。
半山学校体育场,球馆灯还亮着。
大门推开。
“还在练习啊?”一个中年男人
“老师,我们就准备结束了。”刘轩斌
“没事,我就是看看,马上快比赛了,也尽量不要受伤。校长都说了,让我们全力配合你们。有什么需要随时和我说。”中年男人。
“谢谢老师。”刘轩斌
“全体集合,准备打扫球馆。”刘轩斌接着转身对所有队员发出指令。
“是!”
。。。。
一行人陆续走出校门。
“走了!队长!”高二队员。
“好!路上小心。”刘文斌回应
刘轩斌和陈达林走在回家的路上,没有交流,各自想着些什么。两个人因篮球相识,初中就开始在一起,整天做着美梦,能拿到tsc的奖杯,但在这样的小镇上篮球是多么不被重视,大人们也都希望孩子长大后,上一所名校,考进好大学,有份体面工作。谁会关心一个孩子内心需要。
“达林,你还记得吗?我们就是在那个球场认识的吧。”刘轩斌指着街边的水泥地球场。
如今地面已经出现裂纹,篮筐也因为长时间没有修复,耷拉着脑袋。
“你最近咋了,这么爱回忆。”陈达林疑惑得看着刘轩斌
“已经高三了,最后一年了,一想着三年时间,也没做些什么,觉得也挺差劲。”说完刘轩斌自顾自的笑了起来。
“轩斌,你已经做的很好了。”陈达林突然停下。
“你们也是一样,我们都很好,但还可以更好。”刘轩斌。
“还记得吗?小时候作业都不写,直接抱着球就往球场冲!”刘轩斌话锋一转,聊起以前。
“是啊,还记得隔壁村子那个,翟明星吗?那个瘦高瘦高的小孩。”
“这么久了,你还记得名字?”
“不是,他爸知道他不写作业就跑出来玩,脱了鞋追着他打了一路。”
“好像有这么回事。”
两个人说着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