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国运动)刘民冯篁_刘民冯篁全章节在线阅读

《大明天国运动》这部小说的主角是刘民冯篁,《大明天国运动》故事整的经典荡气回肠,属于军事历史小说下面是章节试读。主要讲的是:21世纪高中生刘民不幸殒命,穿越来到1840年 建州鞑子将汉民如猪猡般圈养起来,诸国列强开着坚船利炮轰击着华夏,华夏危在旦夕 刘民不仅要就自己的命,更要救万千华夏子民之命,看我逆天改命

点击阅读全文

第9章《大明那些事儿》


刘民和刘一甲终于回到了罗家村,二人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原料都搬进了启梦洞。

“以后你就在这里睡了,明天就开工。”刘民吩咐道。

刘一甲点点头。

时隔5天,终于回到了罗家村,回家前刘民十分紧张,这几天不回家,不知道家里会是什么反应。

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刘民回到了罗家村村口。

“是冯小五!”村口一个成年人高呼道。

大哥冲了过来,仔细看了看刘民,又一巴掌拍在刘民的头上。

“你个屁娃,搞什么去了,这么久没回来,我们都担心死了。”大哥说道。

“大哥,我跟你说,我去州城,赚了好多钱。”刘民说道。

“什么钱不钱的,你能平安回来就好。”大哥也没有多问。

回到家中,冯母看到刘民回家,冲上前准备一巴掌打来,刚冲到刘民面前,又长叹一口气,把手缓缓放下。

“你可急死我了,下次别一个人走那么远了。”冯母略带哭腔地说着。

“娘,我赚了好多钱。”刘民说道。

刘民取出两串铜钱,一串有100文。

冯母和大哥三哥四哥看见都露出惊讶地表情。

两串0.2两白银,约和150元。

这个数目不说多不多,对这个贫困家庭来说,这两串铜钱无疑是雪中送炭。

其次,一个孩子在州城5天赚了200文,这着实令人惊讶。

若是他们知道刘民赚了3.2两,很难想象他们的表情。

“儿啊,你是从哪儿赚的那么多钱,咱不干什么违法的事好不好。”冯母有些担忧地说着。

“娘,这钱是干净的。”刘民保证道。

智障作者表示,刘民来,我们讨论讨论这钱干不干净。

刘民表示,别,我错了,以后我再也不骗人了。

“那就好,那就好。”冯母念叨着。

刘民第一桶金是经不起推敲的,好在冯母等人没有追究。

经过一路上的消耗,又加上给冯母上缴了200文,现在刘民又只剩下500文了。

刘民终于美美的睡上一觉,第二天醒来,就疯疯癫癫地跑去启梦洞。

现在刘民对香皂赚钱产生了史无前例的热情,没有人能抵制暴利,如果有,那就利润再翻一番。

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人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润,人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人就敢挑战任何敌人甚至冒着被绞死的危险。

来到启梦洞,刘一甲还在睡,他倒是睡得挺安详的。

看他睡得挺香,刘民没有打扰他,捡起地上的尖石子,开始在墙壁上刻画。

第一行字便是“在安徽凤阳县,诞生了一位天子……”

他在写明朝历史。

明朝历史是华夏历史上最具有争议的一段历史,不仅仅是这段历史对整个华夏历史上的意义,其本身就争议不断。

了解明朝历史的人都清楚,明朝历史上有太多的历史谜题,很多细节是经不起推敲的,这是因为乾隆年间编写《四库全书》时对明朝历史进行了篡改,恶意抹黑了明朝。(这是真的,大家不要喷我是无脑明粉。)

刘民在这里,就是希望能够洗白一下明朝,其次丰富一下刘一甲的业余时间,刘一甲是不能在村里活动的,不然就会事情败露。

还有,刘民想要教刘一甲识字。

对,要教刘一甲识字。

刘一甲以后是要委以大任的,如果只是个大字不识的文盲,那做事能力肯定是比较差的,等到组织庞大臃肿后,办事效率会出奇地低下。

想当年华夏的红色陆战雄狮就给士兵们开设了扫盲班,最低要求是500个常用字,其余的将军都是妥妥的学霸,战功高没有文化也是很难当大官的。

还有,他给自己反清想到了一个政治立场__反清复明。

直到后来的义和团运动,都是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帜,这个旗帜在清朝造反那是屡试不爽的口号。

最出名的便是天地会。

不要小看这个组织,当年伟大的三元里抗英就是天地会组织的,这个民间社团的力量绝大部分情况下是被人们所忽视了的。

刘民正写得出神,刘一甲醒了。

“老板,你在写什么,你还会写字呢!”刘一甲惊讶道。

“你老板神的地方还在后面呢。”刘民得意道,“会识字不?”

“老板,你这就是和我开玩笑了,我饭都吃不饱,哪还有精力识字啊。”刘一甲尴尬地说着。

“以后我教你识字。”刘民说道。

“真的?”刘一甲问。

“真的。”刘民道。

且不说清朝,在民国时期,全国的文盲率高达惊人的95%。

在当时学会了认字写文章,无异于在后世考起了985高校一样拉风,人都敬仰几分。

在鲁迅先生的《风波》一文中,赵七爷识得几个字,读了几本三国志,鲁迅嘲讽他“不但能说出五虎将姓名,甚而至于还知道黄忠表字汉升和马超表字孟起”。

鲁镇的人还把他视作神人一般。

就是有这么夸张。

所以这下给刘一甲整激动了。

“等做完工,我就教你看我写的《大明那些事儿》,到时候如果有后来人,你就讲给他们听,当个说书先生。”刘民给刘一甲画大饼。

“听老板吩咐。”刘一甲兴奋道。

明明刘一甲十一二岁,刘民才五岁,愣是感觉刘一甲比刘民稚嫩许多。

随后几天二人就在造肥皂和读《大明那些事儿》中度过了。

10天后400块香皂终于大功告成了。

这次不仅有桂花香气,还有菊花香气。

桂花香气比较清淡,但经得起人们细品,香气也比较悠远,适合大家闺秀使用。

而菊花香气有一股淡淡的苦味,有一种君子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感觉,适合男士使用。

“收拾一下了出发去州城吧。”刘民吩咐道。

“得令!”刘一甲说道。

史上最黑心的老板重返于世。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