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免费小说用户21532571的新书孔子少正卯_用户21532571的新书(孔子少正卯)小说免费阅读
《用户21532571的新书》这部小说的主角是孔子少正卯,《用户21532571的新书》故事整的经典荡气回肠,属于小说推荐下面是章节试读。主要讲的是: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小说推荐《用户21532571的新书》,主角分别是孔子少正卯,作者“用户21532571”创作的,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如下:太叔最终后悔莫及,但己经来不及纠正错误。孔子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如果政策过于宽容,百姓可能会变得轻浮无礼,这时候就需要严格的法律来约束他们;反之,如果法律过于严苛,百姓生活困苦,就需要宽松的政策来缓解他们的压力。通过宽容来纠正不当行为,通过严厉来整顿社会风气,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在历史上,...
免费试读
在三国时期的蜀国,有位名叫诸葛亮的丞相,他的治国理念可以用“铁面无私”来形容。
那时候,有些爱抱怨的老百姓和一些爱八卦的官员,总是嘀咕诸葛亮在发布赦令上小气得很,而且他的法令严格得就像是用尺子量出来的。
诸葛亮听了这些闲言碎语,不慌不忙地回应道:“治国啊,得有一颗公正的心,不能随便撒币,施舍那些不应有的小恩小惠。”
他搬出了汉朝的两位大佬匡衡和吴汉,说他们治国的时候,也认为无缘无故放走罪犯不是啥好主意。
诸葛亮还提到了他的老朋友,刘备先帝。
他说:“先帝和陈纪、郑玄这些大佬们聊天的时候,虽然讨论了天下大事,但从来没说过大赦罪犯是治国的妙招。”
他还举了刘表父子的例子,说他们年年都搞大赦,结果呢?
国破家亡,赦免罪犯对治国有啥好处?
后来,费祎接管了蜀国的政事,他采取了宽松的赦免政策,结果蜀国的国力就像被抽了筋一样,越来越弱。
看来,诸葛亮的“铁面无私”治国法,还是很有道理的。
在春秋时期的郑国,有位名叫子产的智者,他曾经对自己的继任者太叔提出了一些治国的建议。
子产认为,只有那些拥有高尚品德的人,才能够用宽容的方式来管理百姓;而对于那些品德一般的领导者,还是得依靠严格的法律来维持秩序。
子产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来说明这一点:“猛烈的大火让人望而生畏,所以很少有人因此丧命;而平静的河水虽然让人放松警惕,却常常是溺水的罪魁祸首。”
他警告太叔,宽容的治国方式并不容易,不是普通人能够掌握的。
太叔在治理国家时,心软了,不忍心采取严厉措施。
结果,郑国的盗贼活动猖獗,民众怨声载道。
太叔最终后悔莫及,但己经来不及纠正错误。
孔子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如果政策过于宽容,百姓可能会变得轻浮无礼,这时候就需要严格的法律来约束他们;反之,如果法律过于严苛,百姓生活困苦,就需要宽松的政策来缓解他们的压力。
通过宽容来纠正不当行为,通过严厉来整顿社会风气,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
在历史上,商鞅的法律严到了连丢弃垃圾都要受到惩罚,这未免太过苛刻;而梁武帝则因为不忍心看到死刑,常常流泪释放罪犯,这又显得过于宽容,甚至有些懦弱。
《论语》中提倡对小过错要宽容,而《春秋》则批评那些对大过错放纵不管的行为。
这两种态度需要适当调和,才能在治理国家时达到和谐平衡。
管理企业、教育学生、制定法律或教育子女也是一样,应当寻求宽容与严厉之间的平衡。
诸葛亮和子产都强调了治国不能仅凭一时的宽容或无情的严厉,而应基于至公至德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
宽容可能被视为软弱,而过度严厉则可能导致民众的反感和不满。
正确的做法是在宽容和严厉之间找到一个适中点,以此来维护社会的秩序和和谐。
小说《用户21532571的新书》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