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祺有辞理》,此书充满了励志精神,主要人物分别是赵祺雨霁,也是实力派作者“冬夜光”执笔书写的。简介如下:一朝穿越成王妃,竟是刺杀未遂?我只是想回家,并不是想破案啊!平平无奇美食博主和专心破案冷面王爷的日常生活故事。仿宋、明架空,初次写文,诸多不足,还请多多指教。...
古代言情《祺有辞理》,由网络作家“冬夜光”所著,男女主角分别是赵祺雨霁,纯净无弹窗版故事内容,跟随小编一起来阅读吧!详情介绍:赵祺坐下后,迎吉将小伙计招呼来:“上三碗茶。”“好嘞!”小伙儿应和着,很快,便倒来三碗茶端上矮几,“客官慢用哈。”“等等,我们家公子有话问你。”迎志拦下正准备离开的伙计...
祺有辞理 免费试读
2023年南城市第一医院里,躺在病床上的女子缓缓睁开双眼。
“这是……哪里……娘……娘……”非常微弱的声音,却让陪护椅上补觉的女人瞬间清醒。
“小辞你醒了?小辞!”女人猛地起身,鞋也来不及穿,光着脚来到病床前,昏迷了三天的女儿,终于苏醒了。
“宋辞”不知道眼前的人是谁,不知道现在自己身在何处,害怕让她想逃跑,但是身上的疼痛让她无法动弹,在这样未知的恐惧中,她的眼泪夺眶而出。
第二天,赵祺下了朝就带着迎吉迎志一同前往翠玉山。此山字如其名,满山翠绿,郁郁葱葱,山下是运输要塞,货物进出城多选此路最为便利。赵祺先来到发现了钱万的茶棚,来来往往的都是运输货物的苦力,两三文钱喝一碗粗茶,连茶点都不会叫上一碟,茶棚里是一位年轻小伙计在张罗,棚内皆是老旧桌椅,甚至还有几张旧塌,看上去不是专业木匠做出来的家具,各个木头衔接处都很粗糙,似是出自外行人之手。
赵祺坐下后,迎吉将小伙计招呼来:“上三碗茶。”
“好嘞!”小伙儿应和着,很快,便倒来三碗茶端上矮几,“客官慢用哈。”
“等等,我们家公子有话问你。”迎志拦下正准备离开的伙计。
赵祺吹开碗面飘着的碎茶叶,浅尝一口茶,轻轻放下茶碗问道:“这间茶棚如今是你一人在经营?”
小伙计平日里见到的都是五大三粗之人,吹凉了茶一饮而尽,甚少见到如此慢条斯理、举止不凡的客人,赵祺的一举一动让小伙子忘了答话。等到迎吉开口提醒,才忙不迭回答道:“小的两年前来这儿打的下手,这茶棚是盛大爷的,他年纪大了,前几日被他家人接去城里养老了,如今就小的一人了。”
“一个月前,有一个孩子在茶棚前被发现,当时你可在场?”
“在在在,还是小的发现的,小的给路边的大哥送茶,正聊着天呢,就觉得草丛里有什么东西,过去一看,是个面黄肌瘦的孩子,盛大爷赶紧让进城的大哥带着去了官府报官。”
“当时的详细情形还能记得多少?”
“详细情形……您指的是?”伙计有些不解。
“孩子被发现的具体位置,当时的穿着,身上可有携带什么东西,有没有受伤,如果有,伤势如何……”赵祺详细列举着。
“公子啊,当时小的吓了一跳,以为死了呢,看他还有口气,就赶紧喊人报官救人了,就只记得浑身脏兮兮的,衣服……衣服都破了吧,没注意有没有带什么东西,哎呀,当时就想着救人了,位置倒是就在不远处,我带您去看看。”
说完,伙计带着三人去了发现孩子的地方,赵祺让迎志躺在其中,草丛很高,不留心根本不会注意到有人,加之七岁孩童的身量较成年男子来说小了太多,也许钱万在这里躺了几日也未可知。
“对了,那小孩儿穿的应该是白色的里衣,虽然脏了,还是能看出来,有些发白,所以小的才注意到的!”伙计突然想起来,赶紧喊了出来。
赵祺仔细检查了草丛,时间过去太久了,加上山中多雨水,想找些线索十分艰难,赵祺准备上山看看,不料天色转阴,一场大雨看着就快落下。翠玉山上没有修路,还是原始模样,山中猛兽横行,在迎吉迎志的劝说下,赵祺先放弃了今日进山的计划。
问清茶棚主人盛思年的住址后,赵祺一行人离开了翠玉山。
烟罗巷,从南数起第六间宅子,就是盛思年的家。
“这巷子名字可真瘆人,阎罗巷……”迎吉小声嘀咕道。
刚进巷口,远处就飘着纸钱,门口挂着白色灯笼,隐隐哭声从宅院中传来。
出事了……
赵祺赶到盛思年家中时,已经是眼前这番景象,迎志前去询问得知,盛思年前天夜里急病去了,如今就等着出殡下葬了。
“盛思年的儿子盛淮说,盛老虽年事已高,但身子骨一直硬朗,接来家中也是帮忙带带孙子,前天突然染病,吃了药后竟然一晚上也没挺过去,当天夜里就去世了。”
“事发突然,太过巧合了,迎吉,去查他吃了什么药,在哪里开的药,迎志,去刑部开一份验尸单,再把洪仵作喊来,要快!”赵祺越发觉得此事没有这么简单,当即阻止了今日的下葬。
等待仵作到来的这段时间里,赵祺询问盛淮对翠玉山了解多少,盛思年是何时开始在山脚下开茶水铺子的。
“家父十几年前就开了这茶水铺了,以前我们家就住在附近,祖上都穷,父亲在山脚看见个荒废了的屋子,干脆改成茶棚赚些钱,前几年我和我妻子靠着茶水铺赚的钱做生意又赚了不少,在城里买了这间小宅子,就打算把父亲也接来一起住了,但是他一直不肯,直到最近身子不好了才松口。”
“茶棚是之前就有的屋子?你父亲原先身体并无大碍?”
“是,家父身体一直不错,以前还经常上山打些野味改善伙食。”
“突然去世太过蹊跷,身体健朗怎会吃了药就去世?待刑部的验尸令下来,可否让我们开棺验尸,查明真相?”
“这……”盛淮有些犹豫,还是想让父亲早日入土为安的好。
“验过后会恢复原样,你父亲突然暴毙,你就不想抓到杀你父亲的凶手吗?”
盛淮思索片刻,“行!请大人为家父伸冤。”
一盏茶的时间后,迎志带着洪仵作匆匆赶来。迎志走近赵祺身侧,在一旁悄声耳语:“文书在办,过会儿便能送来,是否让老洪先验?”
“先开始吧。”赵祺下令。
洪仵作领命,捂上口鼻,打开工具,戴上手套。打开棺材,老者白发苍苍,面色安详,嘴唇却青紫,面色发黯,初看是中毒之症,待细细察看手、足指甲,皆微微发青;启开口唇,口内有血渗出,洪仵作将银钗探入盛思年口中,片刻后拿出,银钗呈黑色,取来皂角水清洗,久洗不去。又唤人找来前日煮药后倒掉的药渣,虽所剩不多,还是发现了蛛丝马迹。
赵祺又详细询问盛家人,得知盛思年喝了药后就开始呕吐,吐完便昏睡过去,夜里醒来突然吐血,再去请郎中时已是回天乏力。
又过了一会儿,洪仵作将验尸结果详细记录后呈给赵祺查看。“果不其然,是中毒。”赵祺又问道:“验出是什么毒了吗?”
“回王爷,是乌头。”
“如此急着杀人灭口,看来盛思年知道不少事。”赵祺翻看着验尸单,不一会儿,迎吉回来了。
“回禀王爷,盛淮请来的郎中没有问题,开的药方也是正常的治伤风的方子,只是当日盛淮抓药的药铺子里,跑了个伙计。”
“乌头必是抓药时就下进去了,这盘棋已经开始下了。务必抓住这个伙计。”赵祺下令道。
“属下遵命。”
从烟罗巷回到刑部,赵祺要来了翠玉山的地图,深山老林,地图上的记录并不详尽。
天空突然乌云大作,大雨终于落下。
“一场雨,又有多少证据要没了……”赵祺喃喃道。
郑宜带着几个年轻体壮的下属进来,“王爷,这雨一时恐不得停,翠玉山少有人去,待天晴,咱们一起上山。”
“这样也好,只是孩童走失之事定要抓紧查!”
“属下明白。”
赵祺走出刑部大门,迎吉驾着回府的马车已经在等候了,迎志为王爷撑着伞,边走边问道:“王爷,时候不早了,在外用些饭还是直接回府?”
“回府吧。”
翊王府内,宋辞还在厨房里琢磨些吃吃喝喝,忽听闻王爷回来了要做些吃的,连忙自告奋勇要来准备。迎志说道:“王妃,王爷时常胃痛,让刘大厨做些清粥小菜就可以了,不麻烦王妃了。”
“粥可不养胃,你放心,交给我吧。”宋辞说完,挽起袖子就开始干。她在菜筐中找出山药,削去皮洗净放入锅中蒸熟,让刘德宝和面做些面条,山药蒸熟后淋上些蜂蜜;又煮了一碗阳春面,卧上一个鸡蛋再撒一把小葱,简简单单一顿饭就做出来了。
迎志见状,笑道:“王妃好手艺,不如您亲自给王爷送去吧,王爷一定很开心。”
“真的吗?那我可真去了啊。”宋辞说罢,小心翼翼地端起餐盘去往赵祺的住处。
宋辞敲门时赵祺还在看着卷宗,连宋辞进来时都没抬头,宋辞将面和山药端出来放好,顺势坐下等着赵祺。赵祺以为是下人送来的,正疑惑怎么放下了还不退下,抬眼一看竟是王妃,忙放下书卷道:“王妃还不休息吗?”又见送来的不是平日里的粥,问道:“这饭和往日不同,是王妃做的?”
“是我做的,粥不养胃的,下回胃痛可别喝了,快尝尝吧。”
赵祺坐在宋辞身旁,刚拿起筷子,看见面里洒满的小葱,眉头一皱。宋辞见状,问道:“怎……怎么啦?”
“本王不吃葱。”
“啊……对不起,我不知道,我给你挑出来吧。”说着,便接过赵祺手里的筷子,将葱花一一挑出来,边挑边说道:“我就很喜欢吃葱,以前在家里做菜都要撒上一把,还能用大葱蘸着酱吃呢。”挑完,将碗推过去筷子递还给赵祺,“吃吧,再不快吃,面要坨啦。”
赵祺接过,挑起面来细细品尝,许是一天又没怎么吃饭,没一会儿,面碗就见底了。宋辞又递上蒸山药:“山药没什么味道,我放了一些槐花蜜,可好吃了。”
赵祺一尝,果然香甜可口,胃中不适也渐渐消退。宋辞见赵祺吃完了,便开口问道:“王爷回门那日,和父亲说了些什么呀?”
“宋太师也不知晓你的陪嫁嬷嬷的底细,但此人和昔日一桩大案有关联,待真相查明,会给你和宋府一个交代。”
小说《祺有辞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