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小编给各位带来小说《扁舟续》,不少小伙伴都非常喜欢这部小说,下面就给各位介绍一下。简介:[魂穿 种田 造船 航海 创业 宫斗]一个现代人,因为拥有神秘掌纹,雷击魂穿乱世小孤女。开荒种田,种茶贩盐,设船厂开酒楼,杨帆出海,破浪前行。被禁欲系男主当成妹妹养大,怎么越养越不受控制?越来越放肆,又岂能忍住那不该动的心思。 逆风而飞,一位是君王,一位是权臣,都是求而不得的巅狂。我不想入局,但诸位今日将我置于漩涡,逼我上位,我偏不!...
小说推荐《扁舟续》,由网络作家“元气鲜果”近期更新完结,主角李乐乡武元衡,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他们是来治伤的,这位施主是洛阳国子监的监生,小施主遭遇马匪劫掠,受伤被施主送来医治,暂住在寺里”小沙弥道:“今日天色渐晚,李施主今夜暂住厢房吧,我给施主收拾一下”“惠远小师傅,怕是想吃老身煮的七宝五味粥了?”老奶奶一脸的洞察相,想必这粥应该非常好吃吧。我不由得舔舔小嘴,把樱桃给各位大和尚,小和尚分...
阅读最新章节
这几日寺庙的香火似乎异常的好。
这会还早,大约下午三点,我们三个刚回到山门,就看见一个纱布遮脸的夫人,在给惠安交付一筐什么东西,惠远的步伐比我俩轻盈,往前一探道:“阿弥陀佛,李施主,您来进香吗,每次来都给菩萨带供果,善哉善哉”
“小师傅好!”夫人很有礼貌。
“什么是供果?”我看到框里都是一些精致绝伦的糕点,莲花状,五颜六色的,传统糕点居然这么好看,平民老百姓温饱尚不能完全解决,还有闲心做此等珍馐,绝了。
“多谢施主,您的布施之心和对菩萨的恭敬心,善因善果,虔诚无私”惠安温和的双手合十,“您稍坐,前天惠安做了香,向来施主雅致之人,您不妨带一些回家吧。”
“好,好,我且等一等”这位夫人道,先前没注意,这位老夫人身形优雅,但脸上皱纹颇多,至少也有六七十,腿脚还挺好,应该是城区有钱人家的,或者当官的大人的母亲。但是她居然没有随从,越发的奇怪。
“这二位也是来上香的吗,怎么没见你们家家主?”老人家看我们拿着篮子,不禁看了看,以为我们也是来布施的,同道中人。
“奶奶你吃樱桃,这是我们刚摘的”我手捧了一把樱桃递给老人家。
“谢过小娘子,老身怕有十年没有吃过樱桃了,今日托你的福,竟再次尝到这人间珍品。”李奶奶道。
“他们是来治伤的,这位施主是洛阳国子监的监生,小施主遭遇马匪劫掠,受伤被施主送来医治,暂住在寺里”小沙弥道:“今日天色渐晚,李施主今夜暂住厢房吧,我给施主收拾一下”
“惠远小师傅,怕是想吃老身煮的七宝五味粥了?”老奶奶一脸的洞察相,想必这粥应该非常好吃吧。
我不由得舔舔小嘴,把樱桃给各位大和尚,小和尚分食了,也包括那个神经兮兮的大爷。其他的和尚都是新奇万分,舍不得吃,他倒是很稀疏平常的对待着这些果子,哦对了,这是他带来的种苗,我就问了一句:“大士,你是从哪带来的樱桃树”。
“蜀中”大士不假思索道:“那边是宝地,美食太多了”
惠明说:“往年的樱桃都被鸟吃了,近年鸟兽被猎户猎的多了,连吃樱桃的都没有了,阿弥陀佛”
“难道他们往年不打猎吗?”元衡道,我也纳闷,樱桃跟个鸟什么关系。
“安史之乱之前,一切都很好,这些年,各地节度叛乱四起,称王立幡,毁田伐木,流民失所,鸟兽皆成盘中之食。”大士道。
“原来百姓没有了食物,吃了鸟兽,鸟兽骤减,才留下了樱桃给我们吃”元衡一副若有所思,深邃的眼神里尽是慈悲。
“阿弥陀佛,种豆得豆,种瓜得瓜,这次竟然种瓜得豆了”大师傅来了。
安史之乱?这我知道!难道唐玄宗都死啦,最繁荣的唐朝时期我没赶上,算了,跟我有什么关系呢,我又不是混官场的,我得早点回去,我现在应该是在做梦吧,我想我爸妈,内心哭唧唧。
“别想了,回不去,既来之,则安之罢”大士冷不丁的说道,“我知道你是谁了,你们又散了,等下一次吧”这话好像是对我说的,他仿佛能听到我的想法,眼神恬淡,超然物外,配上他的道士模样,活脱脱一个神仙。
“各位尝尝本寺的七宝五味粥”惠明和惠济和尚端了四碗粥,我一看,感觉挺眼熟,再一尝——咸味八宝粥?。
“这不是八宝粥吗,为什么叫七宝五味粥啊”
“佛前七宝,原本是说的黄金,白银,琉璃,颇梨,美玉,赤珠,琥珀,你看这个粥是不是很像,他有各色豆和大枣,粟米熬煮的”武元衡不愧是唐代文人,对佛教的东西这么了解,这妥妥的学霸啊,
“哈哈哈,原本定于腊八普济乡众,这是去年剩下,加上山下的村民施主们捐济的的绿豆,怕捂坏了,今天趁着李施主在,一起煮了,僧侣们已经很多天未能吃饱了,今日稍作调剂。”大师傅道。
众人在凉凉的晚风中,轻轻的喝着粥,只有大师傅不吃饭,说是什么过午不食,估计是怕我们饿吧,也或许是寺里食物不够,惠济师傅,端了两根酱瓜给我们,他似乎特别喜欢泡酱瓜。
晚间,各人打坐念经学习参禅,我就回房间了,惠远小师傅将我安排在了元衡的房间,我的那间房让给李奶奶休息。
我和元衡并头躺着,他身上淡淡的香气真的很好闻,月光如水,薄雾轻笼,他的睫毛向下绵延,浓密悠长,眼睛侧望窗外,似乎在看着星星,轻吟出一首小诗:
“众香天上梵仙宫,钟磬寥寥半碧空。
清景乍开松岭月,乱流长响石楼风。
山河杳映春云外,城阙参差茂树中。
欲尽出寻那可得,三千世界本无穷。”
——春题龙门香山寺,武元衡
注:借用武元衡作品,非我原创
听起来很不错,很有想象力,我也想起一首诗,此刻很应景,也是我从学习古诗词开始背的第一首诗,那就是: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李白
这应该是大家都熟悉的一首诗,他却突然侧卧,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激动的看着我:“谪仙李太白的诗”。
“不,是诗仙李白”我得纠正他。
“乐乡这么小就会背诗,再来一首?”他似乎很喜欢诗。我搜肠刮肚一番,就怕背了他没听过的,来一首就来一首。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小孩子不要这么多愁善感,子昂是我们文人学士中的翘楚,但可惜的是他不会变通,不得上用,仕途不顺”元衡小哥的批判,跟我对这位古人的遗憾差不多,但是我更多的是感受到,时光于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么的残忍,不会给你任何可以后悔的倒退,多少人被年岁压抑着往前,被催婚,被催生,被迫告别职场等等,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为我负担这一切,也许我的现代本体已经死了,但也许这也是老天爷给我的新的开始吧。
“元衡,我希望你可以,我希望你能施展自己的心胸抱负,完成自己的人生理想”这是我对这个时代文人的祝福吧。
他不经笑了,“我只希望百姓安居乐业,不求大唐重新回到万国来朝的盛世,但求少一些流离失所,妻离子散,乐乡,你是我碰到的传说中的悍匪肆虐的见证,我一定教他们伏法,还东都一片祥和。”
已经很晚了,虫鸣啾啾,香雾漫漫,月光梭梭,禅院深深。
我用小手摸着他的眉毛,鼻子,下巴,头发,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啊,那个老道士说他以后会成为栋梁之材,应该会当宰相吧,这么帅的宰相,得有多少女人前赴后继啊,“小伙子,悠着点啊”我无奈道。
噗嗤一声,他突然救睁开了眼“小乐乡,你在说什么呢,”一只手把我的小手拿到一边,捏着我的小肉脸,假装生气道:“小孩子家家,别学大人说话,尤其是那个老头”,元衡的担心不无道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朋友和奇怪的成年人交流多了,容易模仿大人说话。
翌日清晨,僧人们早课做完了我们才起床,馒头越来越有少了,一人只有一个,惠济还是喜欢吃酱瓜,津津有味的样子让我想起了韩国泡菜。李奶奶起得早,这会去给她的亲人点灯去了吧。
“开门!——开门!——快点开开”伴随着一阵又大又急的拍门声,两个大汉一人一声的催促着小沙弥惠远前去,刚一开门,迎面就闯入四五个大汉,簇拥着一位青色衣衫的少年,只见那少年浓眉凤眼,手执一把折扇,目光如炬,傲气凌人,头戴白色抹额并嵌有红宝石,后面跟着仆人抬了两箱子进来,还有三麻袋软软的什么东西。
少年留下三个壮汉,其余人都叫回去。
“阿弥陀佛,施主这是要——礼佛吗?”今天是惠明师傅接待,惠安,惠济伴随而至。
只见他折扇一合,略点头,傲气微收。
“诸位师傅好,打扰贵寺几日,这些是米面和一些新鲜吃食,顺道带来,希望菩萨收下,另外一包是铜钱,给寺庙进献点香火。”少年手下虽然粗鲁,但开口不俗,出手也大方。
“阿弥陀佛,施主有心了,”惠明看了一眼惠远,“惠远,后面两间厢房洒扫一下,”继续问道:“施主要先进香吗?”待其首肯后,便引着青衣少年往大殿走去。其余的随从便抬着箱子跟着惠远往厢房去。
这个小胖子师傅,挺会来事哈。
“一包都是铜钱啊,这得多少钱啊”我第一次看见真的唐代铜钱,总想着换算成人民币。
“约10贯钱,如今米价150文一斗,可以买6石米(读但音),够全寺20几个僧侣吃3个月!”武元衡解说到,不禁暗自惭愧,自己每个月才捐了2袋大米,在真正的有钱人面前,自己的布施实在拿不出手,但寺里的师傅们对元衡却比别人更亲厚。
“6石是多少斤米?”我怎么越听越糊涂,现在想想,古代要是有百度就好了,不至于让我像个傻子一样,分不出米价是贵是贱,粮食是轻还是重。
“改天教你数术,我要温习一下诗书,这几天不默书,有点不习惯,乐乡你去找惠远小师傅玩吧,中午到斋堂等我”我算是被安排的明明白白,谁教人家是学生呢。
“好”我嘴上答应着,实际上我对那个发呆的老奶奶比较好奇,只见她一人头戴纱巾,站在钟楼边的几颗果树前,晨风拂动着她的纱巾,轻吻着她那长长的睫羽,神思黯然,仿佛在追忆着什么,忽而落了一颗泪,顺着她的皱纹填满了她的脸颊,老人家年轻的时候应该也是很美的吧。我走上前,拍了一下她的腰,她下意识的蹲下了,我便帮她擦了擦脸上的泪水,“李奶奶,你为什么哭了,是家里有人生病了吗?”通常来寺里的都是烧香求佛,保身体健康,或者来求大师傅的药的,只见她悲情地摇摇头,又一滴泪洒下“我早已失去了一切亲人,连保护我的人都离我而去了,我却还活着”掩面而泣的她,是讨厌自己活着吗,那她的生活是波澜不惊吗,一个农村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怎么会厌倦生命呢,我太奶奶活到90多岁,每天都是笑嘻嘻的呢。
“奶奶你别哭,我当你的家人吧,我照顾你”放在现代,如果我有能力,我碰见这样的老人,我不会丢下她,多去看看她,老人需要陪伴,不然真的会孤独而死。
“小乖乖,你家里人呢?你怎么一个人在这呢?”也许是看我孤身一人吧,竟然有些同病相怜,“奶奶,我和阿娘散了,她被马匪掳走了”其实那个可怜的女人不是我妈,但是我与我妈相隔何止是千里,怕是相隔千年了,回去我一定要给她做顿饭,我好像真的不孝顺。“要是不嫌弃老婆子人老话多,腿脚不便,你就跟我住吧,我在那边的村子有座宅子,有20亩地,还够吃”。
“嗯嗯”我点了点头,农村人就是淳朴,在这个他们说的“乱世”还能想着兼顾他人。
“看,又有人来寺庙了”我指着门外两队人马,一波是香车宝马,军队随行,贵气十足,下车的居然是个六七岁的孩子;另一队是和尚带头在前面走,后面似乎跟的是两三日本人,那一头公主切的小姑娘,看起来像个小侍女,这么多人不会今天都在这边住吧,我建议众筹给寺庙建个民宿吧。
“我先回去收拾一下,过几天来接你回去。”李奶奶似乎有些不适应,可能是看到外邦人的缘故吧,于是她便回屋收拾了,出门的时候正好与那前一波小孩擦身而过,奇怪的是她将自己包裹的特别严实,这次连鼻子嘴都捂上了,天还这么热呢。
“这几棵李子树,种在这里真不合适”不知什么时候,这个老头又出来了,他不会一直躲着李奶奶的吧。
只见那几个日本人,到是急吼吼的找大师去了。
这位小哥还挺儒雅,不急不慢,踱步而入,也没带随从。倒是悠闲的像个赏风景的游客,只是在李奶奶侧身而过的时候,略微皱眉,似乎想起什么事,随后回头望了一眼奶奶。
他悠闲走进钟楼,或俯瞰江景,或抬眼看山峰,直到与我四目对视。见我一身锦服破败,看见我腰间半露的“火彩玻璃”,十分诧异,看他那神情,似乎见惯各种珠宝,一副被震慑的样子。
小说《扁舟续》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