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叫做《相亲二十年遇到的奇葩女》的小说,是作者“西红柿在农村”最新创作完结的一部都市小说,主人公余鹏飞魏忠臣,内容详情为:可以这样说,我们家虽穷,但日子一直能过下去为啥?正是因为有父亲的存在他在村里交友广泛,好坏人都能说得上话遇到过不去的坎,在邻居手里都能借到钱睡吧,人困了上夜班回来,就见父亲从我手里接过自行车,去接外婆来家母亲不识字,家务活做的马马虎虎就和我写的小说一样,看似小说,在许多有眼力的人眼中,不会上一提随着外婆一起来的,还有父亲买的布与新棉花“这花了大价钱了,一斤棉花6块钱,费了好大劲,......
第4章 下一家 在线免费阅读
媒人起身:“那你忙,我还要去下一家。现在这相亲,都是互相看。这娃,人长的好,35岁。以前在外地打工。这外地的人结婚都晚,把娃耽搁了。现在这一个月工资12000元,不少了,在咱这儿来说,算最好的。错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车子在媒人的指挥下往前走。
“这,唉,成的希望不大。娃,这娃是不是叫鹏飞?鹏飞,你加了微信,红包发上,天聊上。不能见啥都不说,那就坏菜了。现在这男娃,就和家里的养的公狗一样,追在母狗后面跑你才有机会。红包不要多发,一回50或是100都可以。”
老父亲替我作答:“你叔给你教法子,你要学。咋不说话?该你说话时,你不说,和个哑巴一样;不该你说话时,你话比屎多。”
车窗外,是冷冽的寒风。
我们这儿地处黄土高原,春天来的晚。杏花开了,也会下雪。这些开花较早的,如雪或是杏,遇到寒流,一年无收成。
电工魏忠臣安慰:“这个,人也是老板,忙,咱去下一家。这个女人,我们给说了两年,都没得成。人家是有手艺的人。离了婚,两个娃在男方那边养,时常和前夫有联系。下一家。老余,这说媒这事,不能急。要是了解不好,婚后不合适,一结一离,你这几年存的钱就打了水漂了。”
没车,唉;我还没驾照,唉;一下子将我的自信心打击的落到了地上。
现在,相个亲,都这么直接了吗?
车子停在一户人家门外,这是离镇子300米远的一户人家。
这个镇子上,有少部分的人搬到了县城生活。孩子都在镇上上学。前几年新建的仿古一条街,有近一半的门面房空着。
“你们都来了。”人家女娃的父亲在门口扫树叶,准备翻菜地。
“对。老家伙,你年过的好么?”媒人自来熟。
“好。往进走,里面坐。就我女子这事,没个下家,让人心里毛躁。”
“这怕啥。现在女儿娃太少了。一家有女百家求。你看你女儿,娃长的水灵,也会说话,是个好姑娘。就是第一次结婚没寻对人,把娃整了。”
“谁说不是呢。我现在就想给她寻个好人家,把后半辈子托付好。”
前脚迈进门,就见一个女孩子用半自动洗衣机洗衣服。身子弓的和虾米一样,半截雪白的腰如莲藕一样露在外面。
待她起身,迎来一个甜甜的笑,比甜歌皇后的笑还甜。这女人,一下子走进了我心里。
她用毛巾擦干手,倒茶水给我们。
“门口是他的车?”
“要叫的车。他在考驾照,照还没有下来。”媒人解围。
“我叫红莲,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鹏飞。”
“你们两个年轻人去隔壁房间说话,想了解啥,你自己问。互留一下电话和微信,我们大人在这边聊天。”媒人开始主持场面。
院子花花绿绿晒了一绳子的衣服。不知她用的是洗衣液还是洗衣粉,洗的衣服颜色发亮,和新的一样。
我们进来的是客厅,无论什么家具,都一律用干净的旧床布盖着。墙面上有十字绣,一看就是一户秀雅的人家。
“这十字绣真好,都是你绣的?”
“是啊,闲着没事,就绣了去县城装裱挂了起来。你在哪儿上班?”
“我托关系进了煤矿,是矿队,正式工,一个月12000元左右。”
“你驾照出来了打算买车吗?”
“买一辆,到时出行方便。”
红莲说:“咱都年纪不小了,我今年32岁了,你多大年纪?”
“我今年35岁,比你大7岁。”
“喝水,我扫你微信。”
“是这样的吗?我翻出二维码?”
“你平时不加好友吗?”
“我都是直接搜号添加的。”
红莲道:“我们也老大不了,有什么条件直接说出来。我这个,有话当面说清,背后不嚼舌根。过去事就不记了。你家弟兄几个?”
“我两个妹妹,都出嫁了。就我一个儿子,没有兄弟。”
“我这情况你也看了。那一间是我兄弟的婚房,去年结了婚。别的都安排好了,就我这二反常。我前年离的婚,两个人过不到一块儿。其实,当年,吵的要死不活的。离了婚,我到现在都想不起来当时是为什么吵架。人这一辈子,都是经一事长一智。你呢?离婚了吗?”
“我没有结过婚。以前有女朋友。后来,到了谈婚论嫁时,人家父母不同意,是南方姑娘,不忍心让女儿嫁到我们这儿。”
“那到是。你平时有什么业余爱好?”
“看看书,学习一点专业的知识。这以后在煤矿上班,就没有外面那么自由了。”
红莲问:“你家有多少亩地?”
“也就12亩地,不多。这年头,都是机器种机器收,人不怎么出力。”
红莲起身为我续水。
茶水喝了四遍了,感觉聊的也就那些。
“走,一起去吃个饭。”
“不了,我还有一些衣服没洗出来。”
“放心,大伙见个面,聊聊,聚在一起吃个饭。能见面都是缘分。就是以后这事成不了,我也不会给你要饭钱的,你就赏个脸。”
我们出了房间,走到院子中,听我这样说,媒人也帮腔:“一起嘛。不就是一顿饭嘛,有什么大不了的?”
我掏出钱夹子,抽出200元给红莲:“拿着,这是见面礼。想吃什么就自己买点。今天来的急,也没有给你带什么东西。”
“你这样,让人怎么好意思?”
媒人忠臣帮腔:“拿着,咱这儿就是这么个礼数。你要是不拿,让人笑话。”
红莲接了200元,装进上衣口袋。
我们一行人,说说聊聊,往镇上走。
“我们这儿离镇上近,孩子读书都住自己家。你们家离镇上近不近?”
“我们那儿远。不过,要是这事成了,给我儿在县城买房安家。”父亲抢着回答,他生怕我实话实说,吓跑了好不容易谈来的女娃。
进的是某家餐厅,是镇上人流最多的餐厅。进去,也就三四个人吃炒面。这种饭店,不承包宴席,很难有利润的。老婆是服务员,老公炒菜。一个店就三个人,外加老板的母亲打扫卫生。
刚刚在门外受冷风吹,一进房间,搭的火炉温暖了人的身心。
看着红莲雪白的肤色,感觉这两个媒人挺靠谱的,说的这个人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