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说完整版阅读三国:我,董卓,开局被貂蝉灌醉(董卓李儒)完整版免费在线阅读_(完整版阅读三国:我,董卓,开局被貂蝉灌醉)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满殿群臣中,唯有荀彧一言不发只是心中默然叹道:“董卓的手段真是越来越高明了”他犹记得,当初董卓入京时,虽依仗兵马掌控了局势,并大肆屠戮朝中反对他的大臣但那种杀戮并不能折服人心,只会让朝臣更加的背弃他,愤恨他,敌对他所以荀彧并不畏惧那时的董卓因为他知道,以那时董卓的情况,早晚都要死在世家大族手上即便他的刺杀没有成功,也没有丝毫的泄气,因为他知道别人会成功的但此时,看着金椅上始终面带微笑...
三国:我,董卓,开局被貂蝉灌醉别名我竟穿越成蔡邕儿子?这书写得真是超精彩超喜欢,作者鸡飞蛋打之无对把人物、场景写活了,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小说主人公是董卓,《三国:我,董卓,开局被貂蝉灌醉》这本三国:我,董卓,开局被貂蝉灌醉,蔡璟,历史古代,历史,穿越,三国 的标签为历史古代、历史、穿越、三国并且是穿越、历史、类型连载中,最新章节第200章 淮南之战(六),写了40.6万字!
一、作品介绍
《三国:我,董卓,开局被貂蝉灌醉》小说是网络作者鸡飞蛋打之无对的倾心力作,主角是董卓。主要讲述了:满殿群臣中,唯有荀彧一言不发只是心中默然叹道:“董卓的手段真是越来越高明了”他犹记得,当初董卓入京时,虽依仗兵马掌控了局势,并大肆屠戮朝中反对他的大臣但那种杀戮并不能折服人心,只会让朝臣更加的背弃他,愤恨他,敌对他所以荀彧并不畏惧那时的董卓因为他知道,以那时董卓的情况,早晚都要死在世家大族手上即便他的刺杀没有成功,也没有丝毫的泄气,因为他知道别人会成功的但此时,看着金椅上始终面带微笑...
二、书友评价
作者大大的书籍还在推荐中,读者很喜欢这本书,但是还没有评价哦!三、热门章节
第182章 刘备之约
第183章 当年秘辛
第184章 通商兖州
第185章 冤大头麋竺
第186章 戏耍简雍
四、作品试读
“证据?被抓住的刺客算不算?有刺客指认袁隗为背后指使者。”董拙淡然道。
杨彪继续问道:“刺客?敢问太师,这刺客来自何方,是何身份?”
“刺客来自太平道,为昔日张角之女,受袁隗指使,意图以女色靠近本相,实施行刺。”董拙答道。
杨彪沉思片刻,然后摇头道:“请太师恕老朽直言,太平道本是反贼,若老朽没有记错,太师能够有今日地位,也是因为在剿灭黄巾暴民中立下大功。
太平道不管是出于对朝廷的公愤,还是出于对太师的私怨,派出刺客行刺太师都是不足为奇。
而其事败之后,出言污蔑朝中大臣,意图挑起朝廷纷争,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伎俩。
若是太师以此断定,袁司徒便是幕后指使之人,只怕既让反贼阴谋得逞,也无法在朝中服众啊。
以老朽之见,太师不如先释放袁司徒,行刺之事可以从长计议。
老朽相信,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那幕后黑手终究难逃法网制裁!”
杨彪不愧是士林领袖,朝中大佬。
一番话说的有礼有节,丝丝入扣,若不是董卓早已了解其中原委,只怕还真就信了他的邪!
此时董卓当然是不会信这番鬼话的。
但他也确实拿不出更有利的证据来。
毕竟袁隗也非泛泛之辈,他做事谨慎,与太平道一切协议,都是停留在口头上,没有留下丝毫物证。
不过董拙本来也没准备依靠证据抓人,因为这件事的关键,并不在证据上面!
董拙冷笑一声,一双虎目充满杀机的盯在杨彪身上,沉声说道:“杨太尉的意思是,本相冤枉袁隗了?”
“太师自然明察秋毫,但反贼奸诈,未尝不能蒙蔽太师,袁司徒毕竟不是普通人,乃是士族领袖,名望著于海内,还望太师能够详查,还司徒以清白。”杨彪沉声道。
“呵呵呵!”
董拙冷笑数声,脸上杀机忽然隐去,虎目宛如深不可测的深潭,闪烁着不可测度的幽光,淡淡问道:“若是本相不想还袁隗清白呢?若是本相一定要杀他呢?杨太尉,你会如何?”
“若太师坚持如此,则朝中法度不存,老臣作为太尉,不能维持朝廷法度,职责有亏,请陛下允许老臣乞骸骨,告老还乡!”杨彪默然片刻,忽然将手中笏板放在地上,然后对着刘协拜了三拜,神情悲壮道。
看到杨彪这幅样子,其他文武百官也心生兔死狐悲之感,于是断断续续开始有人出列,跟着杨彪跪在身后。
开始人数还略少,但很快便有越来越多的人跟着跪下,最后甚至达到了朝中官员数量的三分之二以上。
“臣等作为 朝中大臣,不能维持朝廷法度,职责有亏,请陛下准许臣等告老还乡!”所有跪地官员齐声说道。
百官请辞!
这才是杨彪的杀手锏!
也是他唯一能够威胁董拙的地方。
说来从董卓入京,到此时也有一年多了。
杨彪与董卓同处朝堂之上,也算知之甚深。
所以他知道董卓并非无智之人。
若真是无智之人,也不可能从普通的寒门子弟,一步步成为太师。
董卓会打压刘协的威望,会针对性的杀掉某个大臣。
但他不会杀掉所有朝臣,甚至不会让这些朝臣离开朝廷。
因为这些朝臣都是来自东汉各大世家的嫡系成员,只要他们还在朝中一日,便可以让那个世家供奉朝廷。
而通过那个世家,又可以影响那个地区,进而影响整个天下。
何为朝廷大义?
便是天下各地的世家,都恭奉朝廷,如此朝廷才是大义。
若是世家不认,那这朝廷也就狗屁不是了。
所以董卓是不会让百官离朝的,甚至不惜为此做出妥协。
这就是朝中会出现这个以杨彪和袁隗为首的朝臣集团的原因。
当杨彪知道董卓抓了袁隗后,他就很清楚。
袁隗是否真的行刺了董卓并不重要。
董卓是否能够拿出袁隗行刺的确凿证据也不重要。
能够救出袁隗的关键,在于能不能让群臣以为,这是董卓要对朝臣集团动手的信号。
只有让群臣认定,董卓这是要对朝臣集团动手,朝臣们才会在兔死狐悲之下,以集体辞官来威胁。
而那时董卓不愿看到手中的朝廷大义失去价值,才可能会选择退步,放袁隗一条生路。
所以,杨彪今日才会在大庆殿中公然质问董卓,一步步引导局势,最终制造出这场百官请辞的大戏!
小说《三国:我,董卓,开局被貂蝉灌醉》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