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大唐帝师:开局刺杀安禄山 类型:军事历史 作者:三月青墨 角色:颜羽三月青墨 简介:(无女主,主角不干人事,沙雕欢乐) 颜羽穿越到安史之乱初期,激活护国系统 三百影密卫刺杀安禄山,一杆大黑狙爆头史思明 超级肾宝安抚唐明皇,朝堂之上暴打杨国忠 灭吐蕃,征高丽,把大唐的旗帜插在小日子国的脑门儿上 …… 李白:“是颜羽唤醒了我的斗志,带领我在晚年实现了人生抱负!” 杜甫:“颜氏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
第9章 边令诚的军情记录
两人在校场晃了一圈。
发现颜羽的三百甲卫,只有一百人在练军,每人负责七个连队。
剩下的二百人,则装扮成兵卒,散在各个连队里。
反正七万人都被打散了,谁也不认识谁。
一旦哪个连队出现刺头,就有一个影密卫跳出来大喊:“这丫拖后腿!兄弟们干他!”
然后就有一群志在夺魁的大汉们冲出来,给刺头一人两个大逼兜,打得他们连他妈都不认识了!
关键是,这二百个影密卫,还形成了点带面的效应。
一些没有影密卫潜伏的连队里,一旦出现刺头,也立**有彪形大汉有样学样,大逼兜伺候。
几轮下来,老实的、不老实的,都服服帖帖了。
关键是,这些影密卫以兵卒的身份煽风点火,还不会引起兵卒们的抵触,使他们抱团抵抗。
这是从内部进行分化,把外部矛盾直接变成内部矛盾消化了啊。
高仙芝不由感慨:“以兵治兵!颜二郎这一手高明啊!”
而这时,负责操练兵卒的影密卫,忽然将麾下的各个连队都召集了起来。
“给各位宣布一个好消息,章将军又颁发新令了!”
“凡在战场上立功的,根据功绩大小,评定三等、二等和一等英雄!”
“所有被评上的,朝廷会定制专门的牌匾,譬如‘铁二牛,朝廷一等英雄’。”
“然后由县令、县丞带人敲锣打鼓,在十里八乡游街一圈,最终送到你家里去,世世代代挂在堂上!”
“县志也会记载:铁二牛,朝廷一等英雄!镇守潼关,抵御叛贼,勇冠三军,威震关中!”
“从此,二牛你就光宗耀祖,青史留名啦!”
那被点到名的铁二牛,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子。
听到这话,他呼吸急促,脸都涨得通红起来,就好像自己已经是一等英雄了!
铁二牛结结巴巴道:“那……那不是跟状元郎游街一样吗?俺……俺也可以?”
影密卫高喊:“可以,你们所有人都可以!”
顿时,无数人的眼神都亮了!
不论哪朝哪代,一个男人最顶不住的词是什么?
是勇冠三军,是封狼居胥,是光宗耀祖,是扬名立万!
而现在,只要你努力训练,这一切就在眼前!
十年二十年后,跟自己儿子吹起牛来,都能响当当地说:“想当年,你老子我可是朝廷钦定的一等大英雄!”
而不是说:“想当年,你老子我一顿能吃三碗饭……”
不过也有刺头满不在乎:“我家就剩我一个人了,我还在乎这?而且谁知道评这玩意儿有多难啊!”
立马有扮成兵卒的影密卫跳出来大喊:“竖子,安敢坏我道心!兄弟们干他!”
然后几十个大逼兜从天而降,给他打得狗脑子都快飞出来了,两侧脸颊高高肿起,囫囵话都说不出一句来。
一些抱着同样想法的刺头,立马缩了回去。
……
如此数日后,兵卒们的操练热情如火如荼,战斗激情也越发高涨。
而与之相反的是,边大太监的战斗热情却在一天天递减。
这特么天天输钱输的,完全没有游戏体验啊!
这天颜羽又来到监军大帐。
没想到边令诚摆了摆手,嗓音嘶哑道:“不玩儿了,今天玩儿不动了。咱家也该去问一问,何时攻打叛军了。”
颜羽早有所料,惋惜道:“嗨呀,我今儿还说,是不是‘斗安史’不适合您,所以特意琢磨了个新玩儿法。”
“原以为凭着这新游戏,您能大杀四方,如此看来可惜了!”
边令诚顿时双眼放光:“什么新玩儿法,快说与我听听!”
颜羽为难道:“可是公公您还要去巡视军营,我老是粘着公公,是不是不太好啊?圣人知道了,会生气的吧?”
边令诚急切道:“无妨无妨,明日再巡查也是一样的。”
颜羽委屈道:“我只是觉得军营无趣,心疼公公,公公不会怪我吧?要不……要不我还是不叨扰公公了吧?”
边令诚:“二郎哪里话!”
颜羽立刻展颜笑道:“那就好,我只是希望公公每天都能开心鸭!”
边令诚深受感动。
颜羽取出一个新的纸盒,介绍道:“公公,这个玩儿法叫‘三国斩’,比‘斗安史’的可玩性更强!”
“分为身份牌、角色牌、军械牌、战斗牌四种……”
颜羽细细介绍了玩法,边令诚听得双眼放光,连连拍手:“好玩,这个好玩!”
于是又过了几日,边令诚每天的军情记录都是:
腊月初三,打牌。
腊月初四,打牌,今天二郎骂我老逼登,记仇!
腊月初五,打牌,明天一定要去巡营!边令诚,你不能辜负圣人的嘱托!
腊月初六,打牌,嘿嘿!
腊月初七,今天二郎发明了一种新玩法,叫“天黑有刺客”,甚是有趣。
带上干儿子们一起玩,美滋滋!我感觉,我就是天宝狄仁杰!
只是我和干儿子们的钱,都被颜二郎赢走了!
颜二郎这个老六!记仇!
腊月初八,打牌。
……
当然了,这只是边令诚写给自己看的军情记录,给皇帝的另有一份。
转眼到了腊月初十,潼关练军的事情已经走上正轨。
而边令诚也到了每一旬例行的,要回长安述职的日子。
边令诚头大如斗。
这十天来,他天天摸鱼,对目前潼关守军的状态一点儿也不了解。
“要死了要死了,玩忽职守,圣人还不砍了我的脑袋!”
就在这时,颜羽又走了进来:“边公公,何事如此焦急啊?”
边令诚一见颜羽,立刻大倒苦水。
“都怪你,天天拉着我打牌,我今日便要回长安述职,却连奏章都没来得及写!这可如何是好?”
颜羽微微一笑:“我当是什么大事呢。”
他一伸手,身边的李白就将一封写好的奏章递了过来。
“公公,您可是我的挚爱亲朋,手足兄弟啊!我怎么会坑您呢?瞧瞧,我早就让人帮您把奏章都写好了!”
边令诚大喜过望,接过奏章来一看。
只见这封奏章辞藻瑰丽,气势磅礴,将潼关如何募兵、如何治军、如何制定却敌方略等,渲染刻画得淋漓尽致。
字里行间,又凸显了边令诚的监军之功。
边令诚深谙皇帝好大喜功的脾性,深知这封奏章呈上去,必然能得圣人赞誉!
但边令诚有一点不满意的是:“二郎,你这奏章中,怎么没有写明,高仙芝、封常清弃地数百里,还避战不出呢?”
颜羽心中暗骂,老逼登,果然还是贼心不死!
他面上却笑道:“公公糊涂啊!若是这么写了,圣人倘若换将,公公还能每天这么舒坦地打牌吗?”
“而且潼关的兵,都是我手下的亲卫在训练。”
“我的亲卫,可不就是您的亲卫吗?在这潼关呐,您就是这个!”
颜羽一边说一边竖起大拇指。
“那高、封二人,不过是傀儡将军罢了,犯不着节外生枝。”
边令诚深以为然:“既然如此,就容他们多活两日!”
这时颜羽忽然说:“公公,我还有个不情之请。”
边令诚此时心情大爽:“二郎尽管说就是。”
颜羽腼腆地笑道:“这一趟,公公可否带我同去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