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言情《港湾不曾语》目前已经迎来尾声,本文是作者“梦里的蓝色火锅”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卫怡靳其宁的人设十分讨喜,主要内容讲述的是:宁波的春天,空气里总带着一丝海水的咸味和新生万物的湿润。在东部新城的摩天大楼里,卫怡和靳其宁是公司最被倚重的搭档。他们的名字总会一起出现在复杂项目的复盘报告上,他们的配合,精确得像工业母机里的齿轮,严丝合缝,效率奇高。没有人比他们更懂对方在项目建议书上的一个改动,在财务模型里的一个假设,或者在客户棘......
小说《港湾不曾语》新书正在积极地更新中,作者为“梦里的蓝色火锅”,主要人物有卫怡靳其宁,本文精彩内容主要讲述了:靳其宁则和王工在一旁低声交谈,了解更深层次的问题和供应链细节。“这材料的韧性明显不对。”卫怡的声音在噪音中清晰可闻,“切割面有明显的毛刺,而且边缘碳化,温度没控制好。”王工凑过来:“卫总监说得没错,我们也是这么判断的...
免费试读
产能出了点问题,不知道具体有多严重。”
靳其宁的眼神锐利起来。
“也就是说,你们在瞒着上面一部分情况?”
王工有些尴尬地点头。
“这也是没办法。
王董最近压力大,我们想先内部消化掉,但现在看来……”卫怡没说话,只是目光扫过王工的办公室,最后落在了墙上挂着的一张安全生产标语上。
“带我们去C线看看吧。”
靳其宁打破了沉默。
在生产线上,机器轰鸣,工人们忙碌。
但C线那块区域,明显比其他地方更紧张,几个工程师围着一台设备,眉头紧锁。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烧焦味。
卫怡走到设备前,仔细观察,又拿起一块废品。
她戴上自带的白色手套,检查废品的切面、瑕疵点。
靳其宁则和王工在一旁低声交谈,了解更深层次的问题和供应链细节。
“这材料的韧性明显不对。”
卫怡的声音在噪音中清晰可闻,“切割面有明显的毛刺,而且边缘碳化,温度没控制好。”
王工凑过来:“卫总监说得没错,我们也是这么判断的。
但温度是自动控制的,我们怀疑是材料本身的化学成分出了问题,和之前批次不一样。”
“有没有留下同一批次的样品?”
卫怡问。
“有,在实验室。”
王工说。
靳其宁这时结束了和王工的对话,走到卫怡身边。
“王工说,这个问题已经持续了两天,他们用了各种办法,都没法把废品率降下来。
而且,这批材料的供应,是王董亲自定的,绕过了采购部正常流程。”
卫怡的眼神看向靳其宁,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问题的复杂性。
这不仅仅是生产问题,还牵扯到客户内部的人事和管理。
“我们能做的是,把问题客观呈现,提供解决方案,而不是充当‘告密者’。”
卫怡平静地说。
“那是自然。
我们的价值在于解决问题,不是制造更多问题。”
靳其宁赞同,“走,去实验室。
我们把这个材料的成分报告弄清楚。”
在实验室,卫怡和靳其宁配合王工,查阅了大量材料检测报告。
卫怡仔细对比着不同批次的成分数据,靳其宁则在一旁和王工讨论供应商的背景,以及是否存在潜在的商业风险。
直到晚上七八点,所有数据才基本收集完毕。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