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时信件》是由作者“苏蕴宁”创作的火热小说。讲述了:女孩在旧书店买了一本泛黄的日记,发现里面夹着一封未寄出的情书。她回信寄出后,居然收到了对方的回信——时间显示1975年。两人开始了一段跨越时空的笔友恋。【1】遗失的信封傍晚六点半,城市的天空开始褪去浮躁的蓝,晕染成橘粉与暗紫交织的灰调。林笙笙拖着一天疲惫的身子走出地铁口,耳机里放着舒缓的钢琴曲,城市......
林笙笙沈致远是《错时信件》中的主要人物,在这个故事中“苏蕴宁”充分发挥想象,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功,而且故事精彩有创意,以下是内容概括:在尘封的报刊资料室里,她翻阅1975至1976年的旧报纸,查阅那个街区、那段时期的名字与事件。她不敢告诉自己在找什么,只是一步步逼近。在1976年9月的一期《解放日报》上,她看到了一个讣告——“本市青年志愿兵沈致远,年仅21岁,在部队执行任务时不幸牺牲,追授三等功。其事迹已刊于《铁血先锋》栏目...
阅读最新章节
胡同、晾晒着床单的铁阳台毫无关系。
她站了很久,直到寒风灌进脖颈,她才缓缓走开。
她在老邮局旁停下,拿出笔记本,写下今天的日期和感受:“这里曾经有一个叫沈致远的男孩,他在这里写信,等待未来的你。”
她仰头望着窗台,仿佛能看见那年轻的身影,手执笔杆,目光专注。
此刻,她感到一种奇妙的连接。
“这真的可能吗?
一个陌生人,穿越时光而来,在四十九年前等着我回信?”
她问自己,心里有一丝惊慌,也有一丝期待。
她突然觉得,自己这几十年的平凡生活,被一根无形的线紧紧牵引着。
或许,这就是命运吧。
那晚,她失眠了。
台灯亮到凌晨两点,桌上散着所有沈致远寄来的信,她一封封重新读,有些信的墨迹已经开始泛灰,但她每一个字都能背下来。
她心中开始有了一个念头。
第二天,她去了图书馆。
在尘封的报刊资料室里,她翻阅1975至1976年的旧报纸,查阅那个街区、那段时期的名字与事件。
她不敢告诉自己在找什么,只是一步步逼近。
在1976年9月的一期《解放日报》上,她看到了一个讣告——“本市青年志愿兵沈致远,年仅21岁,在部队执行任务时不幸牺牲,追授三等功。
其事迹已刊于《铁血先锋》栏目。”
她的眼前一阵晕眩,手指捏紧报纸边缘,泛白的指节微微颤抖。
她一遍遍默念着那个名字,试图说服自己这是同名同姓,可心里却早已知道答案。
——她的沈致远,那个在信里说“明年春天桃花会开的很漂亮”的人,早在四十九年前就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
空气仿佛瞬间凝结。
她坐在图书馆的木椅上良久,窗外阳光照进来,在她眼底投下一小块模糊的光影。
她忽然意识到,她的眼泪悄悄落在了那张泛黄的纸页上,如同时光本身也为这段错位的相遇哀悼。
那天晚上,她收到了沈致远的最后一封信。
“笙笙,我要走了。
部队通知我调往北边,或许以后就没法再写信了。
可我不遗憾,因为我收到了你这么多回信,比我整个人生的春天都多。
如果你真的来自未来,请答应我一件事:好好活着,替我看看这世界变成了什么样。
替我走完我来不及走的